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XX年上海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外文言文.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秋***
  • 文档编号:270957052
  • 上传时间:2022-03-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0年七上期末汇编之课外文言文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四)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朱文公受骗朱文公①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②,旋觉轻安③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④,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⑤翁道人得诗径去⑥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⑦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注释】①朱文公:朱熹,宋代哲学家、教育家谥“文”,世称朱文公 ②熨:中医外治法之一,用药热敷 ③旋:一会儿 ④筇:一种竹子,可用来做手杖 ⑤勃窣:跛行,一瘸一拐地走⑥径:就,即 ⑦亟:急忙,赶紧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厚谢之 之____________ (2)但欲追索其诗 但________8. 将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文注意加点字的意思)(2分)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9. 朱文公的神态经历了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变化,从他想要追回诗作的做法来看,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分)【答案】7. (1). (1)他,代道人 (2). (2)只,只是 8. 没过几天,腿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

      9. (1). 大喜 (2). 叹息 (3). 为他人着想/有责任心【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之”,代词,代指“道人”;“但”,古今异义,“只,只是”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8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然后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两句中重点的词有:作:发作;于:比9题详解】第一问,道士为朱文公针灸热敷,“公大喜”;没有几天,朱文公脚病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且“莫知其所往”时,“公叹息”写出了朱文公的神态变化第二问,“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意思是“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表现了朱熹是一个为他人着想,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人。

      点睛】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安适朱熹非常高兴,重重地感谢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扶着我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儿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直接离开了没有几天,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2019学年第一学期金山区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8分)八哥与蝉对话①鸲鹆②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③而调④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言,唯数句而已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注释】①本文据《叔苴子》改编②鸲鹆(qú yù):即八哥③罗:张网捕捉④调:调教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能效人言(         )(2)甚善(         )12.下列对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你能跟我一起鸣唱自己的心意吗? B.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C.为什么像我一样自鸣得意呢?D.怎么能像我一样自鸣得意呢?                          13.八哥为什么“俯首而惭”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效仿(1分)(2)好(1分)12.B(2分)                       13.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

      2分)    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2分)【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能效人言:它能像人一样说话效,效仿2)甚善:非常好善,好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曷,怎么鸣,鸣唱其,自己的意,意思哉,语气词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结合“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可知,八哥“俯首而惭”,是因为它知道蝉说的是对的,蝉批评它虽然学了人的话,但是没有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好像没说一样故其“俯首而惭”的原因是: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2)结合“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可知这个故事通过蝉批评八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说话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能鹦鹉学舌点睛】译文:八哥这种鸟生长在南方,有人张网捕捉后调教它的舌头,时间长了,它能像人一样说话,但是只能仿效几声就停止了;整天说的话,只有那么几句罢了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八哥低下头感到惭愧,以后再也不学人说话了。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王恭从会稽还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恭:东晋重臣②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③王大:王恭的族叔④簟(diàn):竹席子⑤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⑥领:量词,相当于“条”⑦荐:草垫⑧丈人: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⑨长物:多余的东西11. 解释文中加点词1)因语恭__________(2)故求耳______________12. “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翻译,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可以把一条跟我的相比吗 B. 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C. 可以让我拿一条吗 D. 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13. 从王恭对王大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答案】11. (1). 告诉、对……说 (2). 所以,因此 12. B 13. 节俭【解析】【11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可以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便对王恭说语:告诉、对……说2)大意:所以问你要故:所以,因此12题详解】B.这句话的重点解释是:可,可以;以,把;一领,一条;及,给13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把握人物的相关描写进行具体分析王恭对王大的回答“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意思是: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王恭只有一张竹席子,送给王大后,他就只能坐草席子了由此可以看出,王恭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点睛】译文: 王恭从会稽回来后,王大去看望他看见他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子,便对王恭说:“你从东边回来,自然会有这种东西,可以拿一张给我王恭没有说什么王大走后,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张竹席送给王大自己既没有多余的竹席,就坐在草席子上后来王大听说这件事,很吃惊,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多余的,所以问你要呢王恭回答说:“您不了解我,我为人处世,没有多余的东西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小题陶母责子陶侃为东晋之大将军,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

      世人重之陶公时少,为鱼梁吏尝以坩①鲊②饷③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注释]①坩:盛物的陶器②蚱:腌制的鱼类食品,如腌鱼③饷:赠送8. 解释加点字(1)世人重之:_________ (2)反书责侃:_________9. 翻译句子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10. 陶母为何拒收陶侃送给她的一罐腌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在你眼里,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 (1)敬重、尊重 (2)写信 9. 对国家来说,他是栋梁;对老百姓来说,他如同父母 10. 因为这腌鱼是公家的东西,陶母觉得,儿子拿公家的东西孝敬他,不但对她没有益处,发而增加她的忧心 11. 陶母是一个深明大义、不贪便宜、教子有方的人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

      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世人重之”翻译为“世间的人(都很)敬重他”,“重”意思是“敬重”反书责侃”翻译为“回信责备陶侃”,“书”意思是“写信”9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句中“于”意思是“对于”,“若”意思是“好像”据此翻译即可10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通过疏通文意,我们知道了,陶母面对儿子送来的腌鱼,不仅没有收下,还给儿子写信责备“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意思是“你做为官吏,把公家的物品拿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担忧”,看来母亲是因为儿子拿公家的东西来孝敬自己,所以才不收11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从文中对陶侃的描写“于国为栋梁,于民若父母”侧面表现了陶母教子有方,从“母封鲊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