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激发残存碎片的生命活力.pdf

1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5913463
  • 上传时间:2018-03-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13.50KB
  • / 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姻贵州茅台酒厂 (集团) 有限公司协办2013 年 7 月 12 日 星期五 名誉主编: 袁仁国 主编: 李芸 编辑: 于思奇 校对: 福瑞多 Tel押 (010) 51949390 E-mail押dushu@近年来,代表中国农耕文化的古村落消失 速度加快, 作家冯骥才把这种现象比喻成 “文化 悲剧” 实际上, 濒临消失的远不止这些古村落, 更有包括技术、 知识、 物种、 景观等在内的传统 农业生产系统 很多人一谈到传统农业,就认为它是落后 的, 总希望用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 中国科学 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副主任闵庆文在接受 《中国科学报》 记者采访时 表示:“传统农业中有许多至今我们依然没有完 全认识的功能, 比如传统农业的文化功能、 生态 功能, 传统农业中蕴含的科技价值等等 若对其 进行生态、 文化、 科技等多方面价值的挖掘, 十 分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文明的 “活化石”哈尼梯田被中外游客誉为 “中华风度, 世界 奇迹” , 这里的漫山梯田与云海、 森林、 村庄组成 一幅奇妙的图画, 一年四季变幻色彩, 甚至一天 之内也是气象万千, 宛如仙境 与一般的旅游区不同,哈尼梯田的美景 是人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哈尼梯田有着 深厚的文化内涵。

      她是公元 8 世纪至今亚洲 海拔跨度最大、规模最广阔的稻作文化区之 一其灌溉稻作梯田系统在唐代至清代的千 余年间逐渐成形,是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 业扩展和持续发展的一个独特缩影,持续至 今并充满活力 哈尼族人的村寨都建在半山腰,村寨的上 方, 有茂密的森林作为水源地, 村寨的下方是梯 田 森林中渗出水流, 通过自成一体的灌溉网络 通向村庄, 再流入梯田, 最后再以田为渠流向河 谷 闵庆文在考察哈尼梯田后十分感慨, 他说: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梯田成了哈尼族人赖以 生存的物质基地 哈尼梯田的壮观、 美丽和梯田 建造与维护中的巧夺天工令世人瞩目,而哈尼 族人的宗教习俗、 乡规民约、 民居建筑、 节日庆 典、 服饰歌舞、 饮食文化等, 也无不以梯田为核 心,处处渗透出天人合一的梯田生态文化理 念 比如哈尼族人的节日都与梯田劳作有关 像昂玛突节, 就是每年播种前的一个祭祀节日, 矻扎扎节是每年谷子扬花时过的节,新米节则 是在谷子成熟即将收割时过的节由此可见哈 尼文化便是建立在梯田之上的 如今哈尼梯田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作为 一种稀缺的文化遗产资源,这必将助推当地旅 游业的大发展、 大繁荣, 而这也将对弘扬中华农 业文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天人合一” 的生态优势浙江青田传统的稻鱼共作模式是中国第一 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田养鱼在青田县至少有 1200 年的历史, 这种耕作方式, 不施化 肥, 不打农药, 稻鱼双收在田里, 水稻可为鱼类 提供遮阴和有机物质, 而鱼类又通过搅动增氧、 吞食害虫、 排泄肥田而有益于水稻生长 为给我国生态补偿立法提供科学依据, 中 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李文华课题组, 曾以稻鱼共作模式为例, 对比分析了我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常规农业的生 态效益 经李文华课题组详细计算得出,传统农业 生态效益高于现代常规农业,稻鱼共作模式平 均每公顷的综合价值比现代农业高 12591 元 说到这个结论,李文华课题组成员刘某承 说:“传统的经济学评估方法并不全面 一方面忽 略了农业生产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混淆了针对农户的财务分析和针对 国家的经济分析 他介绍, 课题组是从大气调 节、 营养物质保持、 病虫草害防治、 水量调节、 水 质调节乃至于旅游发展等 6 个指标出发, 来衡量 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的外部经济影响的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利用自然生态系统, 并与之较为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场所。

      刘某承 还强调,在自然植被一再缩减和环境问题日益 严峻的今天,农田生态系统已超越了其作为食 物生产地和原材料提供地的功能,还具有诸如 调节大气化学成分、 调蓄洪水、 净化环境等许多 其他服务和功能 与此同理,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的间作套种、桑基鱼塘、 旱地农业、 农林复合等很多传统农业 模式也极具生态优势有待探索的科技之谜农业文化遗产除了文化、生态功能外, 里 面还蕴含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 “科技秘密” 在哈尼梯田中,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发现 了一个经久不衰的水稻品种———ACUCE他 不明白哈尼族人为何世世代代一直种植这个 秸秆比人还高的品种为此, 他在哈尼山顶建 立了研究站 有一天,在一所 1890 年修建的老房子里, 朱有勇找到了 2 株哈尼族祭祀用的水稻谷穗 经测定, 一颗采自 1922 年, 一颗采自 1891 年, 已有 120 余年历史 “哈尼人现在种的水稻与 120 年的那颗是同样的品种么?” 朱有勇脑子里 闪出这个疑问 他带领课题组对此开展研究 他们发现, 相 隔百年的水稻种子,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完全 一样 为了进一步证实, 他还请日本和韩国专家 去哈尼再次鉴定,确认百余年前的品种与现在 的品种没有差别。

      作为一名科学家, 朱有勇知道, 现代水稻品 种一般推广 3~8 年就会被淘汰为何哈尼人会 种这个品种上百年? 朱有勇再次展开了试验和调查其课题组 发现, 如果种一株现代品种的水稻在哈尼梯田,3 年后的发病率达到 20%, 而哈尼人一直种植的 品种, 20 年间的发病率未超过 6% 而让他感觉更有意思的是,哈尼人的传统 品种不能用化肥,只要用化肥就生病,没有收 成而与现代品种只在某个海拔高度才有较高 产量不同,哈尼人的传统品种在任何海拔高度 的生长产量变化都不大 多年的探究让朱有勇最终揭开了谜底: 哈 尼人种植的传统水稻品种的基因,平均长于现 代品种 3.18 倍, 抗病、 耐温, 是非常难得的水稻 品种朱有勇认为, 保护哈尼梯田水稻品种并解 析其千年不衰之谜意义极为重大 中华民族的先人经过几千年才总结出的农业 “真经” 和农业技术, 许多还停留在 “经验” 的层次 上, 还有待通过各种现代科技手段解开谜团 而这 一切都保存在我们的农业文化遗产中科 学 普 及 出 版 社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中国天文学史大系”农业文化遗产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北京联 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文化与遗产旅游研究所 所长孙业红告诉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浙江青田 “稻鱼共生”系统自 2005 年被列为全球重要文 化遗产以来,旅游业迅速发展。

      据初步统计, 2008 年接待国内游客 118 万人, 比 2004 年增长 141.8%; 国内旅游收入达到 7.6 亿元; 接待入境 游客 6.1 万人次, 收入达 16955.7 万美元 “而且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是其实 现动态保护的重要途径 孙业红说 但许多地区成为旅游热点后,原生态便被 破坏, 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业文化遗产, 生 态脆弱, 因其地域偏僻, 一旦修路、 建宾馆, 不仅 环境越来越差, 还会失去原景观怎样才能保证 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之后仍保持原生态 呢?听到记者的疑问,孙业红说:“你的忧虑不 无道理, 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是把双刃剑发展旅 游, 一方面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可能 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发展 旅游, 是个良心活儿恰当地利用, 造福子孙万 代, 若利用不当, 则贻害无穷 她提到,我国一处有一定知名度的梯田, 成立旅游公司后, 参观的人群逐年增加在特 定节日的活动简单地变成了商业化项目, 到处 是 “猪八戒背媳妇” 、 结婚典礼等, 破坏了文化 景观因进入人太多, 垃圾增加, 还踩踏了部分 梯田, 生态遭到破坏而且, 因旅游得到的经济 收入分配不公, 原本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也受 到损害。

      7 月份,孙业红将再次去云南红河哈尼梯 田,对比研究红河州元阳县和红河县旅游社区与非旅游社区居民对当地灾害风险的认知和适 应差异,观察旅游在其生计改善过程中的地位 变化和由此启发的不同适应这是她正在开展 的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农业文化 遗产地旅游社区灾害风险认知及适应过程研 究: 以云南红河为例” 孙业红说:“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做旅游, 必 须坚守 4 个原则: 第一, 保护优先; 第二, 社区参 与, 最底层的百姓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 没 有他们的参与不可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第三, 因 地制宜,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耕作系统, 需要根据 各自的特征合理规划; 第四, 考虑当地农民的生 计,发展旅游业最根本的目地就是提高农民的 生活水平 更重要的是,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旅游区还 有很多 “特殊要求” , 比如说, 它并不适合所有人群旅游, 并不适合建度假区、 开 SPA 等农业文 化遗产主要吸引对文化有兴趣或修学的人同 时,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旅游还必须考虑承载 能力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地理与环境管理学教 授、中国科学院访问教授 Geoffrey Wall 特别指 出,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发展旅游具有潜在的风 险,不能让旅游取代农业文化遗产地原有的经 济产业, 而应该使其成为一种补充。

      必须让当地 人意识到外界发生的事情,还要让他们在深层 次上认识自己的文化文化遗产的申报往往会 牵涉多方利益, 但只有当地人是遗产的主人, 因 为他们创造了当地的文化让他们充分获得这 种文化带来的利益,才能使他们继承和保护好 自己创造的文化,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和长 久的利益奇葩” 博物馆 7 月 7 日, 作家马伯庸在自己的博客中发表 了一篇题为《少年 Ma 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 的 博文, 详尽披露了河北冀州冀宝斋博物馆的 “惊 人” 藏品 其中有 “雍正年制” 的金陵十二钗大缸、 颠覆中国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纹筒瓶、 分公母的 青花釉里红描金 12 生肖等作者称这里的部分 藏品足以毁掉观者的三观和大脑 马伯庸并不是第一位质疑这家博物馆展品 真伪的人2012 年 8 月, 收藏专家马未都也专门 写博文 “吐槽” 过这个博物馆:“藏品应有尽有, 当 年震惊中国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的 ‘长 信宫灯’ , 馆长不仅有一个比国宝大的, 还配成了 一对, 一男一女, 让宫女一人持灯太孤单 该博物馆于 2010 年 7 月开馆, 2012 年 7 月 被评为国家 3A 级旅游区, 是冀州市在 “九州之 首”文化建设中重点打造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也 是衡水市 “十馆一中心一剧院” 重点项目之一。

      点评: 这篇博文的阅读量已超过 80 万次, 博 主的奇幻之旅让网友 “笑抽了” 让人匪夷所思的 是这家博物馆的资格审查是怎么过关的?据了 解,“该馆先后被确定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 基地、 衡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 年还成为河 北第三批 ‘省级科普基地’ ” 这不是坑青少年嘛纸老虎关闭近 60 家书店 “每过一个月, 我们就要多投入 100 万元 目前,纸老虎已经关闭了上海的 27 家和北京的 近 30 家小规模书店,仅在北京保留金源店等四 家面积较大的门店 “最多再撑 3 个月,如果国家的扶持政策再 不出台, 我们只能选择关门 ” 民营连锁书店纸老 虎公司董事长曹章武如是说这家成立于 1999 年、 在业内颇具知名度的书店, 如今萌生了退意 另一家实体书店将要关门的消息也引发许 多人的关注 网络上, 有关北师大东门 “野草书店 将要关门” 的微博被转发数万次, 慕名而来的顾 客数量猛增不过, 几日的超高销量不能改变书 店经营三年多仍没有回本的现实 曹章武说实体书店经营难的原因有三个, 一 是房租飙升; 二是民营书店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任 何税收优惠; 三是受到网络书店价格战的影响尤 为严重。

      点评: 民营实体书店一家家倒闭已是不争的 事实, 难道民营书店即将成为消失的行业?“朕知道了” 胶带引网友热捧 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知名社交网站的粉丝团 贴出一款 “朕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