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探微.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正**
  • 文档编号:40912835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卢梭音乐美学思想探微卢梭音乐美学思想探微【【摘摘 要要】】 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是瑞士裔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浪漫主义作家、政治理论家和作曲家,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现代政治、现代哲学和教育思想卢梭主要音乐美学思想是:音乐艺术应以自然模仿为美,真正的音乐应是以旋律为主,和声次之对卢梭观点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在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欣赏时更好地认识和了解音乐本体中更为深刻的内涵关键词关键词】】卢梭;音乐美学;启蒙思想;旋律派十八世纪在西方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革,欧洲的封建主义制度逐渐走向 崩溃,而资本主义萌芽逐渐成长,变革的理论基础则是由文化启蒙运动提供的 当时的整个西方都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思想方面,还包括人们对 绘画、文学、雕塑、以及音乐的审美准则也在发生着改变例如,普通民众认 为,在音乐舞台中描写英雄、神话等大型题材的作品与人们距离太大,不符合 现实,而对刻画小人物和平民日常生活的作品很感兴趣正是由于这些作品与 人们的生活很接近,所以更加显得亲切,这一切都与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息息 相关卢梭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先后创作了六部歌 剧和上百首歌曲,其中以 1752 年创作的《乡村卜师》最著名。

      在当时,卢梭的 音乐美学观点在西方音乐史上掀起了著名三次争论,分别是“旋律派”与“和 声派”之争;“喜歌剧之争” ;喜歌剧之争(续) 下面笔者将从三次争论来分 析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首先是“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 “旋律派”以德国音乐理论家马泰松、 卢梭为首,他们认为音乐的各种要素中,旋律最为重要,音乐的美取决于旋律 的表情功能 “和声派”以法国作曲家拉莫为首,他们认为和声比旋律更重要, 音乐家应当在和声的基础上建立旋律的规则在张前的《音乐美学教程》中提 到, “旋律派”和“和声派”的争论实际上是两者在音乐本质问题上的深刻分歧, “和声派”的拉莫其实是希望人们更多的关注音乐自身的法则,强调以和声学 为标志的音乐形式是一种客观规律,就像数学中的各种定理这种观点在标榜 自由、灵感、模仿、激情的卢梭看来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旋律派”之所以强调 旋律在音乐中的主导地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一贯将音乐视为“情感的语 言” ,卢梭认为,音乐不仅仅能作为一些悦耳的声音的组合而存在,还必须要表 达某种东西,在他看来音乐是一种“模仿的艺术” 因此他认为,模仿功能在创 作中直接运用来表现其本质就是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它具有着触及心灵的震 撼力量,这种在艺术中的模仿是朴实自然的。

      他还认为,和声音乐不存在模仿 功能,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有着很强大的逻辑力量,这与数理相同,不符合艺术 的感性表现手法,虽然具有和谐的音响效果,但是不存在审美价值所以不是好 的音乐当一部作品中只有和声时,就失去了欣赏的意义更何况和声音乐在 很多时候也是不和谐的,所以不能作为表现作品的最佳手段这场争论在现在 看来其实是音乐美学领域的一场“主观派”与“客观派”的争论,仁者见仁智 者见智,直到今天对这两者的争论还没有平息其次是“喜歌剧之争” 1752 年,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当家》 在巴黎上演获得成功,百科全书派全力拥护这一新兴的艺术形式,卢梭在《论 法国音乐的一封信》中贬斥了法国歌剧音乐并称赞意大利歌剧,这引起了启蒙 思想家同保守派之间长达三年的论战这表面上是一场音乐理论问题的争论,其实质是宫廷美学维护者与启蒙思想者在音乐思想领域的交锋,这种平民歌剧 以一种思想深层的无限蔓延之势动摇和瓦解着专制者的地位卢梭之所以对于 意大利喜歌剧的偏爱,是源于意大利音乐中自由的旋律走向和灵活的调性对比, 从而带给人无尽的想象和情感的抒发这种喜好渗透出了他的近似于“情感论” 的美学取向,由此提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其目的“是把自然和近代腐朽 文化对立起来” 。

      在这里“自然的模仿”是对人的自然情感的模仿,是对作为独 立个体的人的本真回归笔者看来,喜歌剧打破了法国古典歌剧的精神束缚,朴实幽默的音乐风格 拉近了艺术与人们的距离将情感因素注入到音乐的本体之中,使高度理性化、 程式化的古典歌剧得以滋养,在这种相互的补充渗透中,歌剧艺术逐渐的充盈 并涌动着鲜活的生命力,从而以更加成熟高雅的姿态登上历史的舞台第三次争论则是围绕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格” ,在张前的书中被认为是“喜 歌剧之争”的继续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思想联系着于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他 强调音乐在歌剧中应当始终与剧情内容相统一,必须摒弃一切华而不实的因素, 使音乐回到它应有的功能上去,不用多余的装饰音造成中断冲淡剧情,以便加 强感情的表达和场景的效果这正符合启蒙思想家对于音乐的要求,即在简单 质朴的音乐中追求情感表达的深度在何乾三的《西方音乐美学史稿》中,把卢梭的观点总结如下:第一,科学与艺术无助于移风化俗因为在卢梭看来科学和艺术败坏德行, 削弱勇气,便于君主们奴役,无益于治理国家和引起人间的不平等为此,他 提倡返回自然,返于人们原始状态第二,追求和表现平民精神世界的美何乾三认为卢梭之所以批评法国歌 剧、高度赞扬意大利歌剧,正是由于意大利喜歌剧《女仆作夫人》反映普通人 的生活,内容朴实清新,透出一种民主气息。

      第三,音乐是模仿的艺术,但不是直接表面的模仿卢梭在《卢梭论旋律 与和声》中说:音乐家的艺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对象存在本身所 造成的意境”在何乾三看来,卢梭认为音乐是“唤起”人们,并不是直接把人 投入某种情感体验,也不是直接驱使人们进入音乐所表现的特定的意境第四,旋律最重要,因为它表现感情卢梭认为旋律比语言具有更高的感 染力,旋律模仿人声的变化,模仿语言音调和语气,是为了表现人们的情感体 验第五,卢梭认为旋律第一性,和声只是模仿的音乐中的辅助手段因为卢 梭认为和声仅构成音乐的物理因素,不表现感情;旋律才是表现和激起情感的 最重要的手段而且和声不带有民族性,对一切国家来说是统一的甚至他认 为和声的美是程式化的,一般听众不能感受,甚至连自然声音的美所带来的快 感也随之消逝了而在笔者认为,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观点主要概括为“自然”二字在 “喜歌剧之争”中,卢梭提出了“返回自然”的观点何乾三的《西方音乐美 学史稿》中认为,这是反对贵族和宫廷的艺术题材及风格中不自然的一边,主 张表现平民精神世界的美在卢梭看来, “自然”不是一个抽象的观念,一个哲 学范畴,而是活生生的实在物,充满了一切可以用感官享受的富有,它是灵感 的源泉,是人的知己。

      而“自然”在卢梭那指的不是自然界,而是人类的本性, 这里卢梭所追求的“自然之美”应该理解为简约、朴素之美,这种美代表的是 大多的普通民众,也可以称之为平民美,和代表法国贵族、皇族的华丽、繁琐 审美观相对立如此一来,对卢梭的各种美学及音乐美学思想就很容易解释了, 也可以认为卢梭的音乐美学观是构建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为这思想所服务然 而这也使得其中部分观点出现了自身思想的矛盾尴尬首先是卢梭认为科学与艺术无助于移风化俗的观点,在他看来科学促使的 是工艺的进步和乐器的发展,而这两种进步使得音乐的构成更加复杂和华丽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说:“科学产生于怠惰,反过来又滋长怠惰,因此 它们对社会所必然造成的第一种伤害,就是无可弥补的时间损失” , “奢侈很少 是不伴随着科学与艺术的,而科学与艺术则永远不会不伴随着奢侈 ”从中不难 看出,卢梭反对的并不是科学和艺术本身,而是反对它们所带来的文化上精神 上的奢侈和浪费其次,在音乐是模仿的艺术,但不是直接表面的模仿的观点中,卢梭认为 音乐模仿的是人最本质的情感,这种情感我认为是一种不加任何修饰、掩饰或 是改变过的情感,内心中最根本,朴实,真实的东西这也是他大力推崇《女 仆作夫人》这部歌剧的原因,因为这部歌剧它不同于法国过去英雄主义的题材, 而它表达的是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

      不仅仅因为它反映的是平民阶 级题材和没有太多舞台以及音乐上的修饰不可否认,卢梭的观点很多时候都有过分偏激的一面,但毫无疑问的是卢 梭在的启蒙主义新思想给十八世纪法国旧的音乐美学体系猛烈的一击,也推动 了歌剧在法国的发展同时,他的观点在建立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要求“个性 解放”的基础上影响了下一个时代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和音乐家,为音乐的发展 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 2 月 [2]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年 1 月 [3]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年 7 月 [4]伍维曦《让-雅克·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J].中国音乐学网,2005 年 4 月 [5]王维《启蒙运动中卢梭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喜歌剧之争”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6 年 3 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