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理智与情感(理智与情感的纠结)范文.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05179435
  • 上传时间:2021-10-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5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理智与情感(理智与情感的纠结)   摘 要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其中有多篇写到了女性的复杂心理本文就《诗经》中集中展示女子恋爱心理冲突的《郑风将仲子》做了简单分析,尝试以一斑窥全豹,让我们共同感受《诗经》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诗经纠结恋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很多作品着墨于女性这些作品描写她们的喜、怒、哀、乐,展示她们的爱情、婚姻、家庭等生活内容在诗中,作者刻画了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展示出女性复杂微妙的心理,今天看来,仍然让人感觉真实、细腻,值得把玩现以《郑风将仲子》为例分析诗经时代的女性恋爱时内心的纠结与挣扎  《周礼地官媒氏》有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这一观念反映在《诗经》中,有《郑风野有蔓草》男女不期而遇、相互悦纳的欢乐;也有《郑风溱洧》情侣手持香草,自由穿行人群中,享受爱情甜蜜的自然;更有《卫风木瓜》中深情款款表达的爱之浪漫其中并无半点礼教和贞洁观念的束缚,也不掺杂世俗功利的考虑,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美好爱情的赞歌可叹的是,社会环境逐渐变化,礼教观念次第登场在《豳风伐柯》就很严肃地声称“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娶妻如何?匪媒不得”;《齐风南山》中亦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1]表明男女相合必得父母之命,依靠媒人成全,即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可见,礼教观念正逐渐侵袭青年男女情感,自由爱情与礼教思想的矛盾已经产生,爱情不能自由、自主的焦虑使得年轻人纠结不已  《郑风将仲子》就以一个少女的独白形式集中反映了这种焦虑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2]  本诗形象写出了一位少女希望自己的恋人能够前来与自己约会,但又怕别人察觉的矛盾心态诗的内容很简单:一对青年男女要约会,热恋中的“仲子” 鲁莽地要翻墙偷会心上人女主人公吓了一跳,低声请求,“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诗中没有写仲子的回应,可以想见的是他因被拒绝而不快面对情郎的失望,她很担心他误解,因此立刻解释,“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话里满是体贴与为难:我不是怕折了我家杞树,我只怕父母知道。

      我是爱你的呀,却不能让你翻墙折杞前来,我实在……为难啊一个“畏”字,把她因无法面对父母的申斥而产生的担忧展示无遗可怜的女主人公在恐慌之余,仍不忘给小情郎温言软语的安慰:“仲可怀也”—“我天天想着你呀!只是,只是—一旦事发,可教我把脸儿往哪里搁呀”絮絮细语中寻求情郎的理解女主人公的不忍与惶惑、又想爱又害怕他人发现的情态跃然而出现实中男子可以鲁莽行动,女子却受不了被人轻贱的闲话所以女主人公的畏惧也随之扩展,由“畏我父母”至于“畏我诸兄”,最后“畏”到左邻右舍的“人之多言”  不准青年男女恋爱私会的礼法之网日渐箍紧人们的思想,从家庭一直延伸到社会,谁也无法挣得脱它一个小女子要面对“父母”、“诸兄”、和“人之多言”的重重围裹,会是怎样的无奈与弱势!由此看来,女主人公的哀告之语,也难怪一次比一次显得急切和焦灼—她实在孤立无助,难于面对这众口铄金的舆论压力啊!  诗作把女主人公恋着情郎却又不敢公示于人的纠结心理写得非常生动女孩儿家的一往情深和未经世事、天真纯朴,也由此而得到鲜明的体现一边是自己的父母诸兄和她应该遵循的社会规则,另一边是自己所爱的意中人“仲子”—她热恋的的“小二哥”,这让她如何选择呢?她知道心上人会不顾一切翻越她家的院墙而来,这令她激动,又使她担忧,她喃喃哀求,言不由衷地请他不要来,但心里实在是爱他的;怎么办呢,当真是相当地矛盾,万般地纠结啊。

      这是一个对恋爱自由有着强烈渴求的女子  同样的纠结心理也见于《卫风有狐》诗中女子热恋着那个仪态从容的男子,碍于礼教的条条框框,难以主动亲近但她的内心却常常挂念着男子的冷暖,“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多么温柔多情的姑娘呀!可是礼教捆住了她的手脚,让她寸步难行,使她变得胆怯忧郁,充满哀怨  再如《郑风东门之墠》中那个爱慕邻家帅小伙的姑娘,“其室则迩”,他就近在眼前,而她却因着社会舆论不能坦白告诉他;只能“其人甚远”,感觉他如在天边她只是无声地在心中叹息“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让一颗灼热的心在痛苦的单相思中煎熬  从《郑风溱洧》到《卫风木瓜》再到《郑风将仲子》,我们看到由于礼教的阴云逐渐遮住了先民自由恋爱的天空,《诗经》中的女性显得越来越畏缩社会学家说过,如果有一个社会或时期,人们会以某种行为方式为耻,那么对这个社会或时期的人们的理性就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了当礼教观念大行其道的时候,诗经时代早期那种恋爱自由、感情健康热烈的率性之作只能是遥远的绝响了在爱情受到无形的礼教思想拦截后,她们只好压抑自我,欲说还休,也让后人为之掬一捧叹息相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