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纠正与改善控制程序概要.doc
14页集团程序文件文件编码: Q/DSHG14.06-2012版本/修改码:E/2纠正和改善控制程序生效日期:2014.7.01体系评价管理专业起草部门:企管部1 目的按程序对实际或潜在不符合,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改进措施,防止不符合的发生或再发生;鼓励各单位对集团现状提出改善方案,调动管理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集团技术革新、管理进步和工作改善,以提高效率、经济效益和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2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集团实施纠正、管理改善的控制要点及方法本程序适用于实施纠正的控制和本单位或本专业实施管理改善的控制,若出现重大事故、事件,执行有关规程或启动本单位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新项目开发、对外合作、技术改造、借助外部咨询机构做的项目、合理化建议不适用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集团部室、二级集团(公司)3 术语3.1改善提案是指零投入或投入较小,可带来较为明显改善效果的提案改善效果可分为有形效益或无形效益两类,其中有形效益是指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可以直接为集团带来财务收益的改善活动,无形效益是指降低工作强度、提高操作安全性、改善工作环境、简化工作流程等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改善活动3.2 管理改善是依据改善提案实施改善活动,所取得的改善成果。
4 职责与权限4.1企管部是纠正、管理改善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流程要求等的制定、修订和组织实施4.2纠正职权4.2.1企管部负责对内审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并跟踪验证责任单位实施情况,跟踪验证管理评审所要求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对各程序归口部门纠正措施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4.2.2各程序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归口程序的运行、检查和监督,对发现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跟踪验证责任单位实施情况,并保存有关记录4.2.3二级集团(公司)负责本单位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环境因素、设备管理、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等管理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跟踪验证责任单位实施情况,并保存有关记录4.2.4其他相关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责任范围内不符合原因的调查及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4.3管理改善职权4.3.1企管部负责收集集团改善提案,整理、汇总改善提案中的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对改善提案进行分析、评价,汇总改善措施,对改善提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及相关资料的归档4.3.2集团成立管理改善评审委员会,各二级集团(公司)分别成立管理改善评审小组,负责职权范围内的管理改善奖励评审工作4.3.3集团部室负责分管专业改善措施的审核。
4.3.4二级集团(公司)企管处负责组织对本单位改善的全程管理收集本单位改善提案,整理、汇总改善提案中的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对改善提案进行分析、评价,汇总改善措施,对重大改善提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及相关资料的归档4.3.5改善提案提出单位负责提案的实施5 管理流程与要求5.1纠正管理流程与要求5.1.1不符合信息的来源a 国家安排进行的指令性检查发现的不符合;b集团部室日常检查发现的不符合;c相关方的合理意见、抱怨和投诉;d事故调查时发现的不符合;e内外部审核时发现的不符合;f内外部职业健康、环境监测、能源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g内外部质量抽查中发现的不符合;h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重要耗能设备及耗能工序控制失效;i管理评审的输出;j监视、测量的结果;k数据分析的结果5.1.2不符合评审集团各部室负责对本职责范围内不符合信息的收集、汇总,明确责任单位,并要求责任单位调查分析产生不符合的原因,采取纠正、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纠正是针对不符合进行的措施纠正措施是针对不符合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5.1.3纠正5.1.3.1二级集团(公司)操作工在日常巡检中发现的不符合向班长或车间报告,记录在“交接班日记”上,车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
车间管理人员检查发现的不符合,由车间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并作好记录车间自行整改不了的问题应报本单位主管处室,由本单位主管处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整改二级集团(公司)主管处室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以检查通报的形式通知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实施整改,主管处室跟踪确认,通报完成情况5.1.3.2集团部室经济责任制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以检查上网通报的形式,通知责任单位实施整改,并跟踪验证完成情况5.1.3.2内审中发现的经确定采取纠正的不符合按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执行5.1.4纠正措施5.1.4.1纠正措施的提出 a下述情况由企管部要求责任单位对出现的不符合进行评审、分析不符合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企管部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内部体系审核中发现不合格项时,内审员签发《不符合报告》交受审核单位;---管理评审中发现不合格时,由提交各级评审会议的部门签发《不符合报告》交责任单位;---外部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由企管部负责转发《不符合报告》交受审核单位,按外审的要求进行整改;---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认为需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b 下述情况由生产运行部要求责任单位对出现的不符合进行评审、分析不符合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生产运行部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该过程中发生的重要耗能设备及耗能工序管理失效及造成严重能源浪费的事件和相关方的投诉;---产品交付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引起顾客的抱怨和投拆;---未按国家或行业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出现的不符合性而引起异议c下述情况由安全环保部要求责任单位对出现的不符合进行评审、分析不符合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安全环保部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管理失控及对社会造成影响的环境事件和相关方的投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失控及相关方的投诉d产品交付过程中出现的服务问题,引起顾客的抱怨和投诉,由销售公司要求责任单位对出现的不符合进行评审、分析不符合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销售公司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e各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重复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事项时,应要求责任单位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监督实施f下述情况由二级集团(公司)主管处室要求责任单位对出现的不符合进行评审、分析不符合发生的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主管处室监督检查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指标、环保指标、能源消耗指标不合格;---设备检修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应采取措施,作好标识,防止其预期的使用,按要求提出纠正措施;---发现重大设备缺陷;---同一单位,重复发生性质相同的设备缺陷时;---发生人身轻伤事故\事件时;---发现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违章事故;---同一单位,重复发现性质相同的违章事故5.1.4.2纠正措施的制定和评审a发生事故、事件、不符合在原因分析之后,应制定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中,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之前,应对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风险评价,当评价结果确认不会引起固有风险的显著变化及产生新的重大风险级别以上的危险时,可组织实施并验证效果,否则要重新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当确认可以实施纠正/预防措施会带来新的危害因素,各单位应补充《危害因素辩识表》纠正/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与伴随的风险相适应,对纠正/预防措施引起文件的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中的规定,并予以记录对不符合纠正涉及员工、相关方的,应及时进行协商和沟通b各责任单位在7日内针对不合格、不符合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由主管部室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c纠正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与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明确各项措施的负责单位或负责人及完成时间;---当负责单位涉及多个时,应明确协调单位;---对拟采取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预防措施,要进行风险评价d当不符合的提出部门与责任单位在措施内容上看法不一致时,双方应进行充分的协商,如经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由上一级主管领导协调,并制定出措施5.1.4.3纠正措施的实施与验证a各项不符合的责任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制定的纠正措施;b纠正措施要求的提出部门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记录验证情况;c 纠正措施完成后,责任单位应向主管部门汇报实施情况,并由主管部门对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检查验证;d验证结果应保留记录;e验证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分析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由责任单位实施;f由于纠正措施而产生的对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5.1.4.4 纠正措施的保存a纠正措施执行完毕后,有关不符合的评审结果、原因分析的结果、制定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的监督检查情况,以及对纠正措施的评审结果均要保持记录,并妥善保管b管理评审会议前,各单位要将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报企管部,由企管部对集团针对性的纠正措施控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将分析报告及预防措施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5.2改善管理流程与要求5.2.1受理改善提案的范围a重点建设性改善---对集团采购、营销、生产、安全与职业健康、环保、能源、仓储、物流运输、行政、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现场控制、管理流程与制度建设等改善;---市场渠道开拓方案、营销手段及营销创意与实施等;---节约成本费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等新方法的创立与实施;---作业流程的改善及简化作业的创建与实施等;---集团急需解决的管理难题;---其它能给集团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提案与实施等b一般性改善---对工时成本减少、各种操作方法的改善及现场改善;---设备保养方法、废料利用、节约能源、作业安全等的改善;---对于质量、管理制度、人员结构、各项隐患防护及安全等的改善;---减少或预防浪费的方法c 不予受理的提案项目---对错误的纠正、违反集团规定或要求的整改;---非建设性之批评或意见、人身攻击;---个人津贴及人事异动;---已经有集团其他单位或员工实施,直接引用的;---法规或政策性不允许的;---改善效果无法证实的;---不符合提案改善定义或要求的其它提案或其它不按程序经提案评审组认定为不属于受理范围的提案5.2.2改善的信息来源---《不符合报告》、《不合格报告单》、《不符合通知单》、《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检查通报》等;---顾客需求和期望的评审;---市场分析报告;---管理评审的输出;---数据分析的输出;---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结果;---产品、活动和过程的监测结果;---管理体系和过程的记录,包括各种报表和报告;---相关方信息的汇总和分析;---从以往的经验和资料中获得的教训和警示;---预警系统的报告或预告。
5.2.3集团部室改善管理流程5.2.3.1提案的申报提案部室申请人填写《管理改善方案》(附表1),经部室负责人签字后,报送企管部其中,《管理改善方案》要包含以下六个步骤的内容:a评审/对标,用现状或待改善项同先进单位或同行业先进指标作对比;b确定问题项/待改善项的一级指标(标杆目标);c挖掘和确定关键成功要素;d分解出各要素新的工作标准;e制定每项标准的保障措施;f明确资源保障和效益预估提案部室负责人应按提案内容的可操作性及成功率、所需经费大小与优先顺序等综合因素对本部门改善提案进行初步评定审核,确认有。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