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诗词教学中的渗透.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6728370
  • 上传时间:2022-06-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张帆中职学校培养的不仅是未来的一线技术人员,更是能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新生力量这就要求中职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要具备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心理素质与普通中学生相比,中职生没有高考压力,空闲时间较多,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都源自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那么,中职学校应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就心理健康教育与诗词教学的融合谈几点看法一、古诗词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1.符合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对于中职生而言,深奥的理论文章难度较大,容易让他们产生厌学心理,难以从中获取成就感而古诗词大都篇幅短小、音韵上口,内容包罗万象且蕴含哲理如:曹操的《短歌行》,短短几句,很容易背诵,能较好体察古人的精神世界,学生自然乐意接受2.蕴含德育功能,易与心理健康教育契合我国文学起源于诗歌,记事言志,独抒性灵大批题材广泛、意境深远的诗作,体现了作者人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与理想、意志诗人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与现代人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学生很容易与这些作品产生共鸣对古诗词,教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使其转变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绝好范本。

      二、古诗词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1.反复吟诵,挖掘智力潜能大声吟诵,可以使口、耳、心达到立体化的协调,体味诗词中蕴含的美和情感,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吟诵时需要强调:第一,倾注感情,反复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只要全身心投入,就能体会到诗歌字里行间的意蕴第二,通过对作品抑扬顿挫的吟咏来把握感情基调美的文字与音韵会把人带到作品所描述的情境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形象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提高了2.激发共鸣,自我调节情绪评价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关键不在于他是否会产生消极情绪,而是看这种情绪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负面情绪在整个情绪中所占的比重无论情绪是积极高涨还是颓废沮丧,都能迅速地调整到自然、平衡的心态,这才是中职生应有的健康心理,也是诗词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和关注点具体做法如下:一是细心观察学生的举止与情绪,选择一些与学生相关的诗词进行讲解,因势利导,拓展学生视野,将学生情绪转移其中,达到训练学生自我调控情绪能力的目的二是借助多媒体,配以画面、音乐等,多方位刺激学生感官,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融入到诗词中,实现隔着时空与作者对话,从对比体验中达到自我调节,保持良好心态。

      3.联系作者人生,塑造良好品格良好的品格和坚强不屈的意志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然而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如果只是一味地正面说教,学生容易产生防范和抵抗心理教师可以借助诗词教学平台,联系一些古代诗人坎坷曲折的经历,不着痕迹地激励学生的意志一是选择一些生平经历富有正能量的诗人为学生树立人生榜样,如屈原、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文天祥等,他们或受讥谗、或被贬谪、或遭放逐,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是身处困境、面临挫折时,仍然坚定信念、愈挫愈勇面对风雨交加的人生,他们乐观面对厄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勇敢迎接挑战,“一蓑烟雨任平生”;到头来,超然世外、物我两忘,“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大起大落的人生,如果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励志教育,会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二是在古诗词的选择上,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和人生经历仅仅靠培养顽强意志去战胜困难,学生总有一天会超越心理承受极限所以,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经历,在诗词中寻找坚定意志与适度减压的平衡点,不可将过激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强加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自我调控时才能做到收放自如4.体悟意境,正确认识自我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当他们的梦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内心会产生自卑、孤寂、失落等负面情绪,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以理智的目光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败与得失。

      而古诗词中个人的形象多种多样,读一首诗词就是在和一个灵魂对话学生可以通过诗词中的意境来体会人物的举止与思想,与古人对话,碰撞心灵,寻找正确的自我,这对于中职生走入社会后平和心态、抵制浮躁大有裨益本文系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当代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JC14127 )(责编 黄紫鹃)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