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pdf
56页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仲 雷 日期: 2007 年 5 月 1 日 3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不保密 √ √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仲 雷 指导教师签名:罗守贵 日期:2007 年 5 月 1 日 日期:2007 年 5 月 1 日 4流动人口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常熟市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长三角”的中心腹地,东邻上海,南接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进入新世纪以来,常熟市进入了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先后获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二、全国百强县市第五位等 20 多项国家先进荣誉 常熟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效,是全市 104 万人民“全民创业” 、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其中,也凝聚着广大外来流动人口的贡献截至 2006 年底,常熟市外来暂住人口已超过 80 万人,与同期户籍人口 104 万人相比,比例达到 1:1.3,相当于每个传统意义上的“常熟人”就基本对应 1 个“外地人” 流动人口已经成为常熟人口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增长,既为常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对地方政府的传统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本论文就流动人口对常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展开研究,应该说,本论文的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仅对深入认识常熟市流动人口问题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发达地区同类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充分利用抽样调查等第一手资料,详细描述了常熟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常熟流动人口的现状特征第三章客观分析了流动人口对常熟人口结构、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着重分析了常熟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提出要科学地认识流动人口问题第五章就加强常熟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和设想,为常熟更好地开展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流动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常熟 5THE INFLUEN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ON CHANGSHU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ABSTRACT Changshu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developed area “the longtriangle”, close to China's largest economic hub Shanghai, in addition to the Suzhou, possess a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Changshu is a historical city,and is a new industrial city. IN the new century, Changshu enters the time tha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bestness in its history. Changshu ranks second in the list of “the National County-level Economy Basic Competitiveness”,and ranks fifths in the list of “the National Hundred Strong County-level Cities”,and won the national honors more than 20 items. These achievements come from the innovative undertaking of the city's 1.04 million people, and also include a large number of floating population’s contribution. Up to the end of 2006, the number of Changshu floating population is over 800,000, the ratio between “Changshu person” and floating population is 1:1.3 .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hangshu population. The rapid growth of floating population furnishes vigor to Changshu’s development,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 is facing serious crisis and challenge.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he influence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on Changshu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eeks the countermeasures,and has som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bviously. It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of Changshu floating population,and 6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other similar cities. This dissertation has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summarizes the purposes, significances, present research conditions,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this paper. Chapter 2 describ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hangshu floating population by using large amounts of sampling survey materials,and grasps their principal character accurately. Chapter 3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on Changshu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objectively. Chapter 4 completely analyses the new situation which Changshu floating population management will face. At last, this pap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floating popula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KEYWORDS: floating population,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Changshu 10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流动人口产生、发展的背景 常熟市的流动人口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全国性背景。
从全国范围看,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发展大致经过了这样的几个时期: 建国初期,为适应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国家采取了让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移的政策,这个时期,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转为工人和城市居民 1958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以此为标志,我国采取了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政策, 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亦由此形成 此后的 20 年间,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 1980 年代后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劳动力需求旺盛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地调整政策,由严格控制改变为局部松动所谓“局部松动” ,即农民可以在不改变户籍身份的前提下进城务工据不完全统计,10 年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由初期的不到 200 万人猛增到 3000 万人,形成初期的“民工潮” 1990 年代,特别是 1992 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各地经济普遍提速,人口流动异常活跃但在 1990 年代的中后期,由于城市普遍面临农民进城务工、城市新增就业以及下岗分流“三峰叠加”的就业形势,一些城市对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劳动力采取了限制性措施,致使流动人口规模在数量增长上放缓 进入 21 世纪,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流动人口的数量规模也相应快速增长。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公报显示,在全国 13.0628 亿人口中,流动人口为 14735 万人 我国地区差别巨大,城乡差别巨大,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持续的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流动,生动地诠释了经典的“推拉理论” 二、研究意义 常熟,地处长江三角洲沿江开发带,东倚上海,南邻苏州,西接无锡,北与南通隔江相望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得名面积 1264 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 56.811平方公里,人口 105 万人,1986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服装城” 进入新世纪以来,常熟市积极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努力构筑“大工业、大市场、大港口、大交通、大城市”五大新优势,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在各个领域取得明显进步,率先实现了全面小康的目标,进入了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先后获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二、全国百强县市第五位、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 20 多项国家先进荣誉,并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第一个荣获“国际花园城市”桂冠。
“十五”期间,常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21.3%,2005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680亿元,人均 GDP 超 8000 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 5 年累计投入 810 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 2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 25.5%;到 2005 年底,全市累计注册外资 80 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57 亿美元;累计建办私营企业 1.2 万家,民营经济累计注册资本超过 300 亿元十五”期间,常熟科教。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