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范文.docx
4页浅谈《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浅谈《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 江西省宁都县第四中学 罗小山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晚唐散文家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摄人心魄的不朽作品,艺术特色非常鲜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有“古来第一赋”的美称这篇作品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主题重大而出名,更因为它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 一、骈散结合,相得益彰 赋是一种文学体裁,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而《阿房宫赋》是赋中的极品它不拘一格、任意挥洒的风格,使文章大气磅礴、动人心魄《阿房宫赋》用韵句描绘景物,而用散句说理和议论,骈散结合,水乳交融开篇三句,用四个三字句写了阿房宫的地理位置和时代背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气势磅礴、奇峰突起,用画龙点睛的手法写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气概和阿房宫工程的浩大,仅仅十二个字就将时代的气势和帝王的奢侈收于笔下,而且包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对统治者大造宫室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极为不满用简笔描出轮廓之后,再用细笔进行渲染:“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从整体上写阿房宫的大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句式工整、两两相对、章节错落、抑扬舒缓,到这里由远及近、由表及里。
在最后两段里作者采用以“散”为主的形式,推出了写作目的,结束全文 二、处处比喻,美不胜收 比喻在全文里随处可见,由于比喻的巧妙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下面,我们举一些例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那些皇宫中的美女打开梳妆的镜子,如明星闪闪,不可胜数;她们泼掉的洗脸水,使渭河上面涨起了一层油腻美人之多,把统治者的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揭露无疑读者可以想像阿房宫中宫女们奢侈豪华的生活,再加上排比的运用,使得比喻的表现力增加了许多比喻和排比综合运用,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宫女们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 三、时时夸张,令人赞叹 作者在处处设喻的同时,还在时时夸张,夸张的运用,使文章出神入化,气势宏伟磅礴,作者在用比喻的同时,也在夸张例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里既写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声威,也写出了六国破灭的迅速,更突出了阿房宫建筑规模的宏大作者先侧面写建筑所用木料的数量之多:“蜀山兀”,就是把蜀山上的树木都砍光了,来夸张工程之大作者然后笔峰一转,写它的建筑面积“覆压三百余里”,加以强调和夸张。
我们可以想象:在现代的著名的大建筑中,覆压三百多里的有几处呢?在写阿房宫的巍峨高大时,作者用夸张性的语言“阿离天日”使它赫然突出 又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五步”、“十步”夸张建筑稠密、距离之短;“几千万落”夸张宫室之多这些夸张,与比喻交错复迭,互相补充,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大大加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给欣赏者带来了一个充满憧憬美的广阔天地 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正是这篇不朽的作品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作者为什么能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写出如此好的作品呢?陆机在谈到艺术想象时的精神状态时,说作家“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而刘勰更为简单明白,称之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用陆机和刘勰的话来形容杜牧的思维活动是再恰当不过了 后附相关类型参考文章: 浅谈《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