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戏剧.ppt
37页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希腊、罗马戏剧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西方戏剧发展的历史线索1.源于古希腊、罗马源于古希腊、罗马 公元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世纪罗马帝国灭亡2.中世纪中世纪 宗教独裁宗教独裁 3.中世纪后期中世纪后期 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世纪文艺复兴时期4.17世纪古典主义世纪古典主义5.18世纪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时期世纪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时期6.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7.19世纪后期现代主义、世纪后期现代主义、20世纪后现代主义世纪后现代主义第一节第一节 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酒神:狄奥尼索斯狄奥尼索斯 掌管万物生机、季节更替和掌管万物生机、季节更替和酿酒酿酒•意义:生命力、创造力、自意义:生命力、创造力、自由、欢乐由、欢乐酒神祭祀的演变酒神祭祀的演变•从小亚细亚传入从小亚细亚传入•公元前公元前7世纪盛行于雅典农村世纪盛行于雅典农村•冬春庆祝与祈祷丰收、饮酒酬神冬春庆祝与祈祷丰收、饮酒酬神•酒神颂:事迹表演和赞美酒神颂:事迹表演和赞美•由酒神颂发展到悲剧由酒神颂发展到悲剧•故事内容不断丰富与扩大故事内容不断丰富与扩大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560BC,僭主,僭主庇士特拉妥庇士特拉妥将酒神祭祀引入雅典,每年将酒神祭祀引入雅典,每年4月举行活动,逐渐演变成悲剧。
月举行活动,逐渐演变成悲剧•故事内容不断丰富与扩大故事内容不断丰富与扩大•50人组成歌队,扮演成半人半羊的酒神随从,合唱赞美人组成歌队,扮演成半人半羊的酒神随从,合唱赞美歌•歌队长从歌队中分离出来,担当起演员之职表演取代歌队长从歌队中分离出来,担当起演员之职表演取代叙述,自言体取代了代言体,演员人数逐渐增加叙述,自言体取代了代言体,演员人数逐渐增加•冲突增加,演员有戏可演,观众有戏可看冲突增加,演员有戏可演,观众有戏可看•534BC,人类戏剧史上首次举行了戏剧比赛在雅典举,人类戏剧史上首次举行了戏剧比赛在雅典举办的办的“城市酒神节城市酒神节”中,加入了悲剧演出的竞赛,中,加入了悲剧演出的竞赛,忒斯忒斯尼斯尼斯脱颖而出脱颖而出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流浪艺人的改革:流浪艺人的改革: ①①发明了面具和演员,以发明了面具和演员,以“应和人应和人”取取代祭司所扮演的酒神,与歌队应答、唱和、代祭司所扮演的酒神,与歌队应答、唱和、反驳 ②②规范诗句、歌队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规范诗句、歌队队形变化和舞蹈动作将歌队人数规定在将歌队人数规定在50人古希腊悲剧的形态古希腊悲剧的形态•题材大多取自于荷马史诗里的神话故事和题材大多取自于荷马史诗里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主要表现神的事迹和历史英雄历史传说,主要表现神的事迹和历史英雄的业绩,多采用诗的语言来叙述故事。
的业绩,多采用诗的语言来叙述故事 •古希腊悲剧的演出任务由演员和歌队共同古希腊悲剧的演出任务由演员和歌队共同承担:承担: — 演员负责表演、装扮人物演员负责表演、装扮人物 — 歌队负责吟诵歌队负责吟诵“开场歌开场歌”、、“进场歌进场歌”、、“退场歌退场歌”以及插曲以及插曲古希腊悲剧的形态古希腊悲剧的形态 古希腊悲剧首先有一场介绍剧情,叫做古希腊悲剧首先有一场介绍剧情,叫做“开开场场”,此后是歌队的,此后是歌队的“进场曲进场曲”歌队进场歌队进场之后,通常有三至五场戏和三至五首之后,通常有三至五场戏和三至五首“合唱合唱歌歌”彼此交织起来剧情紧张的时候还加进彼此交织起来剧情紧张的时候还加进“抒情歌抒情歌”或或“哀歌哀歌”最后以宁静的最后以宁静的“退退场场”结束,剧中人物及歌队随即退场结束,剧中人物及歌队随即退场歌队的作用歌队的作用•歌队最大的作用是代替幕歌队唱一支歌,剧中歌队最大的作用是代替幕歌队唱一支歌,剧中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发生变化,时间可能过去若干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发生变化,时间可能过去若干年,地点可能已换成另一个地方年,地点可能已换成另一个地方•歌队跳舞、唱歌,安慰剧中人物,对剧中事件发歌队跳舞、唱歌,安慰剧中人物,对剧中事件发表感想,向观众解释剧情,代表剧作者发表政治表感想,向观众解释剧情,代表剧作者发表政治见解和哲学思想,有时预先引起新的气氛,表示见解和哲学思想,有时预先引起新的气氛,表示有恐怖事件即将发生。
有时还参加剧中的活动有恐怖事件即将发生有时还参加剧中的活动•戏剧成分和歌队的抒情成分是古希腊悲剧的两个戏剧成分和歌队的抒情成分是古希腊悲剧的两个组成部分组成部分悲剧三大家悲剧三大家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525BC~456BC)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496BC~406BC)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480BC~406BC)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悲剧之父”•增加了第二位演员,减少了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增加了第二位演员,减少了合唱队的抒情成分,给戏剧对话以首要地位,使两个人物之间直接给戏剧对话以首要地位,使两个人物之间直接产生戏剧冲突产生戏剧冲突•发明了戏服(头饰、胖袄、高底靴等)发明了戏服(头饰、胖袄、高底靴等)•绘制了定型面具绘制了定型面具•第一个采用第一个采用“三联剧三联剧”•代表作:代表作:《《俄瑞斯提亚俄瑞斯提亚》》、、《《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俄瑞斯提亚俄瑞斯提亚》》:三联剧:三联剧——《《阿伽门农阿伽门农》》、、《《奠酒人奠酒人》》、、《《报仇神报仇神》》阿伽门农阿伽门农归来途中遇海难,杀死女儿献祭归来途中遇海难,杀死女儿献祭→王后王后克吕泰墨斯克吕泰墨斯特拉特拉杀死丈夫杀死丈夫阿伽门农阿伽门农为女儿报仇,与奸夫霸占国家为女儿报仇,与奸夫霸占国家→阿伽阿伽门农门农之子之子俄瑞斯提斯俄瑞斯提斯回国,遵照回国,遵照阿波罗阿波罗的谕令先杀奸夫再杀的谕令先杀奸夫再杀母亲为父报仇母亲为父报仇→俄瑞斯提斯俄瑞斯提斯被复仇女神追踪被复仇女神追踪→俄瑞斯提斯俄瑞斯提斯按按阿波罗阿波罗的指令逃至雅典请求的指令逃至雅典请求雅典娜雅典娜的帮助的帮助→被复仇女神指控被复仇女神指控后,法庭上对后,法庭上对俄瑞斯提斯俄瑞斯提斯的定罪票与赦罪票持平,的定罪票与赦罪票持平,雅典娜雅典娜最最后投下赦罪票。
后投下赦罪票善与恶、美与丑、正与误都不是孤立的生活的险恶并非人善与恶、美与丑、正与误都不是孤立的生活的险恶并非人们难以从善,而在于无法避恶们难以从善,而在于无法避恶黑格尔指出希腊悲剧的精髓黑格尔指出希腊悲剧的精髓——道德力量的局部的道德力量的局部的“对对”与与“对对”的抗争•《《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三联剧:三联剧:——《《被缚的普罗米修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被释的普罗米修斯》》、、《《带火的普罗米带火的普罗米修斯修斯》》•反对反对“僭主专制僭主专制”,赞扬和提倡民主精神赞扬和提倡民主精神•“僭主专制僭主专制”:是希腊奴隶社会历史上从传统的:是希腊奴隶社会历史上从传统的贵族专制统治向民主制国家过渡时期的产物贵族专制统治向民主制国家过渡时期的产物•作者强调了:作者强调了: 1.普罗米修斯的正义性普罗米修斯的正义性 2.普罗米修斯遭受苦难折磨的历史必然性普罗米修斯遭受苦难折磨的历史必然性 3.普罗米修斯在苦难与折磨面前的顽强意志和乐普罗米修斯在苦难与折磨面前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观精神 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注重形象的创造,人物多意志坚强、性格注重形象的创造,人物多意志坚强、性格刚毅,不是普通人刚毅,不是普通人•风格崇高,语言优美,富于抒情气氛风格崇高,语言优美,富于抒情气氛•擅用三联剧的形式,衔接严谨,情节不复擅用三联剧的形式,衔接严谨,情节不复杂,但矛盾冲突激烈杂,但矛盾冲突激烈•赞美民主赞美民主 索福克勒斯索福克勒斯•“戏剧界的荷马戏剧界的荷马”•增加了第三位演员,冲突加强,叙述比重下降增加了第三位演员,冲突加强,叙述比重下降•歌队被削弱,但成为演出的有机组成部分歌队被削弱,但成为演出的有机组成部分•打破了三联剧形式,创作单本剧打破了三联剧形式,创作单本剧•首创首创“锁闭式锁闭式”结构,结构,善于用善于用“回顾回顾”、、“发现发现”、、“突转突转”等手法等手法 •人取代了神,性格开始成为戏剧动力,但更多的是人取代了神,性格开始成为戏剧动力,但更多的是“应应有的人有的人”,即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即理想中的英雄人物•代表作: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故事梗概:故事梗概: 忒拜城忒拜城瘟疫横行,民众向国王瘟疫横行,民众向国王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乞援,俄狄乞援,俄狄浦斯派浦斯派克瑞翁克瑞翁求神示,神示表明只要找出杀害先王求神示,神示表明只要找出杀害先王的凶手就能解除瘟疫。
城中先知预言俄狄浦斯便是的凶手就能解除瘟疫城中先知预言俄狄浦斯便是凶手→为劝慰丈夫,王后说出以前先知曾说先王将死在他为劝慰丈夫,王后说出以前先知曾说先王将死在他自己和她所生的孩子手中,但先王是被一群强盗所自己和她所生的孩子手中,但先王是被一群强盗所杀,而他们的孩子出生三天后就被钉住脚跟丢弃了,杀,而他们的孩子出生三天后就被钉住脚跟丢弃了,可见先知之言不可信但俄狄浦斯闻言惊惧不安,可见先知之言不可信但俄狄浦斯闻言惊惧不安,怀疑是自己误杀了先王怀疑是自己误杀了先王→俄狄浦斯说出自己曾因被预言有杀父娶母的命运而远俄狄浦斯说出自己曾因被预言有杀父娶母的命运而远走他乡,曾在先王被害的地点杀过路人后来到了忒走他乡,曾在先王被害的地点杀过路人后来到了忒拜城解开了拜城解开了斯芬克斯斯芬克斯之谜才继承了王位、娶了先王遗之谜才继承了王位、娶了先王遗孀→此时有送信人来到忒拜城,送来了俄狄浦斯的父亲、此时有送信人来到忒拜城,送来了俄狄浦斯的父亲、科任托斯科任托斯国王的死讯科任托斯国王的自然死亡似乎国王的死讯科任托斯国王的自然死亡似乎解除了俄狄浦斯身上杀父娶母的预言,但报信人为了解除了俄狄浦斯身上杀父娶母的预言,但报信人为了安慰俄狄浦斯,说出了俄狄浦斯并非科任托斯国王的安慰俄狄浦斯,说出了俄狄浦斯并非科任托斯国王的亲子,而是由牧羊人交给国王收养,当时孩子的脚跟亲子,而是由牧羊人交给国王收养,当时孩子的脚跟被钉在一起。
明白一切的王后疯了并自杀了,俄狄浦被钉在一起明白一切的王后疯了并自杀了,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流放了自己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流放了自己《《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命运悲剧——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的形象:俄狄浦斯的形象: 诚实、正直、善良、坚强、智慧、负责、诚实、正直、善良、坚强、智慧、负责、勇于抵抗命运、勇于自我惩处的勇于抵抗命运、勇于自我惩处的凡人英雄凡人英雄•剧作特色:剧作特色: •①①“回顾式回顾式”的结构方法:的结构方法: 指的是从一系列因果相承的事件中,选取临近结指的是从一系列因果相承的事件中,选取临近结局的事件作为剧本情节的主体内容,在情节发展局的事件作为剧本情节的主体内容,在情节发展中用中用“回顾回顾”、、“倒叙倒叙”的方法,把以前的事件的方法,把以前的事件交代出来交代出来 •成功之处:成功之处: A.适于表现此类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的剧本适于表现此类人物少、人物关系简单的剧本 B.有利于实现有利于实现“情节单一情节单一”的原则的原则 C.可以避免在场面中表现一系列事件的过程可以避免在场面中表现一系列事件的过程•②②发现和突转发现和突转——剧作技巧的运用剧作技巧的运用 •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诗学》》中把戏剧事件分为两种:中把戏剧事件分为两种:“凡事件,按照凡事件,按照我们的定义讲来,是连续的、一致的,不通过我们的定义讲来,是连续的、一致的,不通过‘突转突转’与与‘发现发现’而到达结局,这种事件是简单的事件。
凡通过而到达结局,这种事件是简单的事件凡通过‘发现发现’或或‘突突转转’或兼此二者而到达结局的事件,则是复杂的事件或兼此二者而到达结局的事件,则是复杂的事件 •所谓所谓“发现发现”,意味着,意味着“从不知转变到知从不知转变到知”,主要,主要指主人公对自己同其他人物之间真正关系的指主人公对自己同其他人物之间真正关系的“发现发现”,对自己过去的某些行为产生后果的,对自己过去的某些行为产生后果的“发现发现”,,当然也包含着对自己命运的当然也包含着对自己命运的“发现发现” •所谓所谓“突转突转”,实际上是指那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突,实际上是指那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突然的然的“转变转变”,也就是,在某种情况下,戏剧情势,也就是,在某种情况下,戏剧情势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在悲剧中,主要指人物由突然向相反的方向转变在悲剧中,主要指人物由顺境突然转入逆境顺境突然转入逆境•人物、梗概:人物、梗概:•厄忒俄克勒斯厄忒俄克勒斯(忠诚的勇士)、(忠诚的勇士)、波吕涅克斯波吕涅克斯(背叛城邦)(背叛城邦)——俄狄浦斯俄狄浦斯的儿子的儿子•克瑞翁克瑞翁 (国王(国王 不许任何人埋葬波吕涅克斯)不许任何人埋葬波吕涅克斯)•安提戈涅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的女儿(不顾禁令,埋葬自己的哥哥,俄狄浦斯的女儿(不顾禁令,埋葬自己的哥哥,被下令处死)被下令处死)•海蒙海蒙——安提戈涅的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攻击克瑞翁后安提戈涅的未婚夫、克瑞翁的儿子(攻击克瑞翁后自杀)自杀)•欧律狄刻欧律狄刻——克瑞翁的妻子(见儿子已死,也自杀了)克瑞翁的妻子(见儿子已死,也自杀了)•人物分析:人物分析: •《《安提戈涅安提戈涅》》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理性主义原则与另一种理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理性主义原则与另一种理性主义原则的冲撞性主义原则的冲撞,即安提戈涅代表的家庭义务、道义人性即安提戈涅代表的家庭义务、道义人性冲撞以克瑞翁为代表的国家法律。
冲撞以克瑞翁为代表的国家法律 《《安提戈涅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欧里庇得斯•剧场里的剧场里的“哲学家哲学家”,说理性较强,说理性较强•第一个采用日常生活题材,标志了第一个采用日常生活题材,标志了“英雄悲剧英雄悲剧”的终结,神其实就是人的终结,神其实就是人•善于描写心理,尤其是女性心理,首先发现了善于描写心理,尤其是女性心理,首先发现了女人,作品中有女人,作品中有2/3写女性写女性•悲喜结合,充满浪漫情调甚至闹剧气氛悲喜结合,充满浪漫情调甚至闹剧气氛•代表作:代表作:《《美狄亚美狄亚》》美狄亚美狄亚•故事梗概:故事梗概: 美狄亚与王子伊阿宋一见钟情,帮助他盗取了金羊美狄亚与王子伊阿宋一见钟情,帮助他盗取了金羊毛,与他一起回希腊为了伊阿宋,她背叛了自己毛,与他一起回希腊为了伊阿宋,她背叛了自己的父亲,并杀死了来追赶她的哥哥的父亲,并杀死了来追赶她的哥哥→夫妇俩来到科林索斯,生下两个二子夫妇俩来到科林索斯,生下两个二子→伊阿宋变心,想做科林索斯的女婿,并要把妻儿赶伊阿宋变心,想做科林索斯的女婿,并要把妻儿赶出境外这激起了美狄亚的愤怒这激起了美狄亚的愤怒→美狄亚毒死了科林索斯的公主和国王,又忍痛杀死美狄亚毒死了科林索斯的公主和国王,又忍痛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绝了伊阿宋的后嗣。
伊阿宋抑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绝了伊阿宋的后嗣伊阿宋抑郁而死美狄亚乘龙车飞往雅典美狄亚乘龙车飞往雅典美狄亚美狄亚•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美狄亚:聪明倔强、个性热烈、敢爱敢恨、美狄亚:聪明倔强、个性热烈、敢爱敢恨、追求平等、泼辣、果敢、富有反抗精神追求平等、泼辣、果敢、富有反抗精神•伊阿宋:时而隐藏时而暴露的自私伊阿宋:时而隐藏时而暴露的自私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喜剧的诞生:喜剧的诞生:•Comedy “狂欢游行之歌狂欢游行之歌”•酒神祭祀中的玩笑部分酒神祭祀中的玩笑部分•487BC才成为酒神节比赛的一部分才成为酒神节比赛的一部分•源自源自“低级表演的临时口占低级表演的临时口占”和讽刺诗(和讽刺诗(亚里亚里士多德士多德 《《诗学诗学·第四章第四章》》))•喜剧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琐事喜剧表现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琐事古希腊悲、喜剧的比较古希腊悲、喜剧的比较•①①内容上:内容上: 悲剧主要是写神与英雄,写命运的不可抗拒悲剧主要是写神与英雄,写命运的不可抗拒 喜剧是写人的,写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喜剧是写人的,写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社会 政治政治 •②②风格上风格上:: 悲剧是严肃的,崇高的,悲壮的,恐怖的悲剧是严肃的,崇高的,悲壮的,恐怖的 喜剧是逗乐的,嘲讽的,滑稽的,荒诞的喜剧是逗乐的,嘲讽的,滑稽的,荒诞的•③③形式上:形式上: 悲剧有悲剧有“三联剧三联剧”;喜剧则没有,就是一本戏;喜剧则没有,就是一本戏 •④④语言上:语言上: 悲剧要求用高雅的语言;喜剧用大众化的口语悲剧要求用高雅的语言;喜剧用大众化的口语古希腊喜剧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希腊喜剧发展的三个阶段•①①旧喜剧:旧喜剧:政治时事题材为主政治时事题材为主(仅存阿里斯托(仅存阿里斯托芬剧本)芬剧本)•②②中期喜剧:中期喜剧:属于过渡阶段,哲学、文学属于过渡阶段,哲学、文学为主要表现内容为主要表现内容(仅存剧目片段)(仅存剧目片段)•③③世态喜剧(新喜剧):世态喜剧(新喜剧):以日常生活为题以日常生活为题材,对罗马喜剧影响较大材,对罗马喜剧影响较大(仅存米南德的一部作(仅存米南德的一部作品及片段)品及片段)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生活于雅典城邦渐趋衰落的时代。
生活于雅典城邦渐趋衰落的时代•427BC参加比赛,共创作喜剧参加比赛,共创作喜剧44部,部,流传至今流传至今11部,政治倾向性较强部,政治倾向性较强•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和平:《《阿卡奈人阿卡奈人》》、、《《骑士骑士》》•反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反对社会不公和贫富分化:《《财神财神》》•反对城市教育和诡辩哲学:反对城市教育和诡辩哲学:《《云云》》•表现乌托邦理想:表现乌托邦理想:《《鸟鸟》》阿氏喜剧特点阿氏喜剧特点•严肃的题材,活泼的形式严肃的题材,活泼的形式•集闹剧、狂想、抒情和滑稽于一体集闹剧、狂想、抒情和滑稽于一体•语言朴素生动、节奏鲜明语言朴素生动、节奏鲜明•表演多为戏谑性的模拟,配以独特的扮相、古怪表演多为戏谑性的模拟,配以独特的扮相、古怪的服装和面具,形象生动有趣的服装和面具,形象生动有趣•情节出人意料、夸张,富于讽刺意味情节出人意料、夸张,富于讽刺意味•结构松散,寓意深刻结构松散,寓意深刻米南德米南德•古希腊后期新喜剧的代表人物古希腊后期新喜剧的代表人物•唯一完整存世的剧本是唯一完整存世的剧本是《《恨世者恨世者》》•不再似阿里斯托芬般尖锐锋利地讽刺,而是充满不再似阿里斯托芬般尖锐锋利地讽刺,而是充满和煦温情和机敏睿智的喜剧趣味。
和煦温情和机敏睿智的喜剧趣味•当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风光不再,当统治者的权威当古希腊的民主政治风光不再,当统治者的权威越来越集中的时候,越来越集中的时候,阿里斯托芬式的攻击型喜剧阿里斯托芬式的攻击型喜剧便难以为继,便难以为继,米南德式的和解性喜剧米南德式的和解性喜剧渐渐风生水渐渐风生水起•对后世古罗马、中世纪的喜剧作家影响颇大对后世古罗马、中世纪的喜剧作家影响颇大古希腊戏剧理论古希腊戏剧理论•对戏剧形式诸基本要素的一切认对戏剧形式诸基本要素的一切认真研究,都是以真研究,都是以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的《《诗学诗学》》为依据的为依据的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Aristoteles,,公公元前元前384-322 384-322 年)年) •《《诗学诗学》》对于戏剧艺术,特别是对于戏剧艺术,特别是悲剧艺术,作了详细的阐述悲剧艺术,作了详细的阐述 •《《诗学诗学》》中的一些观点:中的一些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摹仿”” •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于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亚里士多德还强调情节的整一性他指出:亚里士多德还强调情节的整一性他指出:““情情节既然是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节既然是行动的摹仿,它所摹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完整的行动,里面的事件要有紧密的组织,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动脱节要是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是一部分可有可无,并不引起显著的差异,那就不是整体的有机部分不是整体的有机部分 第二节第二节 古罗马戏剧古罗马戏剧•罗马人在武力上征服了希腊,却在文化上被希腊征罗马人在武力上征服了希腊,却在文化上被希腊征服,服,古罗马成为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古罗马成为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一、古罗马喜剧:一、古罗马喜剧:((1)舍弃了歌队的上场)舍弃了歌队的上场 ((2)加强了整个演出过程中的音乐作用和人物对话)加强了整个演出过程中的音乐作用和人物对话 ((3)开始有女演员参加表演)开始有女演员参加表演 ((4)人物是类型化的,服装的色彩有一定的象征性)人物是类型化的,服装的色彩有一定的象征性 古罗马喜剧古罗马喜剧•普劳图斯:普劳图斯:•译编古希腊新喜剧,大刀阔斧的改编为主,减少了译编古希腊新喜剧,大刀阔斧的改编为主,减少了希腊后期喜剧严肃的气氛,加强了滑稽笑闹的喜剧希腊后期喜剧严肃的气氛,加强了滑稽笑闹的喜剧因素。
以雅典影射罗马以雅典影射罗马•剧作中奴隶占有重要地位,是机智幽默、乐于助人剧作中奴隶占有重要地位,是机智幽默、乐于助人的人物;富裕阶层的人往往受到鞭挞的人物;富裕阶层的人往往受到鞭挞•抒情歌唱丰富,结构松弛,集中描写人物性格、滑抒情歌唱丰富,结构松弛,集中描写人物性格、滑稽的场面、强烈的动作语言丰富,行文泼辣、果稽的场面、强烈的动作语言丰富,行文泼辣、果敢,用词机警,擅用双关语敢,用词机警,擅用双关语•滑稽喜剧:滑稽喜剧:《《撒谎者撒谎者》》,严肃喜剧:,严肃喜剧:《《俘虏俘虏》》古罗马喜剧古罗马喜剧•泰伦斯:泰伦斯:•他的剧作更接近与希腊后期喜剧的特征,他的剧作更接近与希腊后期喜剧的特征,文学性较强,文字精炼,文体优美,人物文学性较强,文字精炼,文体优美,人物性格突出,结构形式完整性格突出,结构形式完整 •代表作:代表作:《《婆母婆母》》、、《《佛尔缪佛尔缪》》古罗马悲剧古罗马悲剧•塞内加:塞内加:•剧作中多体现其阴暗的世界观和悲观绝望的思想剧作中多体现其阴暗的世界观和悲观绝望的思想感情•故事情节简单,戏剧动作常常沿一条直线发展,故事情节简单,戏剧动作常常沿一条直线发展,经过一些极其可怕的场面,达到悲剧的结局。
经过一些极其可怕的场面,达到悲剧的结局•代表作:代表作:《《美狄亚美狄亚》》不同于欧里庇得斯的不同于欧里庇得斯的《《美美狄亚狄亚》》,在塞内加笔下,美狄亚除了复仇几乎没,在塞内加笔下,美狄亚除了复仇几乎没有别的情感,残酷至极,对丈夫不抱幻想,对孩有别的情感,残酷至极,对丈夫不抱幻想,对孩子没有留恋,最后当着观众杀死自己的孩子子没有留恋,最后当着观众杀死自己的孩子古罗马戏剧理论古罗马戏剧理论•贺拉修斯的贺拉修斯的《《诗艺诗艺》》::•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提出寓教于乐的观点•摹仿自然摹仿自然 •重视艺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重视艺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作家要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也要有真实的感情作家要有真实的生活感受,也要有真实的感情•作家应注意不同类型人物的塑造作家应注意不同类型人物的塑造•强调尊重古代希腊艺术传统强调尊重古代希腊艺术传统•提倡运用人所共知的传统题材如荷马史诗编写戏剧提倡运用人所共知的传统题材如荷马史诗编写戏剧•规定了作家应该把剧本分成五幕来完成规定了作家应该把剧本分成五幕来完成•古典主义的戏剧理论主要从此论著中承袭古典主义的戏剧理论主要从此论著中承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