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考纲变化.docx
19页关注考纲变化结合热点备考一、了解新考纲总体精神(一) 九个不变1. 考纲总体编制思路不变,基于一个课程标准不变(一纲多本);2. 坚持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不变;3. 考试性质与目标不变;4. 考试内容与要求总体上不变;5. 考试时间不变;6. 试卷分值不变;7. 题型不变;8. 考试水平与难度要求不变;9. 例证性试题数量不变二) 稳中求变、稳中求新2018年之前的考纲己经渗透了 2011年课程标准,2019年是对2018年的自然过渡,编写依据 发生变化;考试性质与目标有变化(分层);考试内容和要求有了微变;具体内容体现在2018年考 纲共99条,减至2019年90条,减少90. 9%;保留原考纲33条,占36. 7%,体现了稳定性;基 于新课标微调新增12条;确保新老考纲平稳过渡,修改或部分调整39处二、考纲变化解读(一)课程名称的变化2018年之前课名是《思想品德》;今年课程名称改为《道德与法治》,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部 编教材(全国多版本,我省三版本,一标多本),八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法治教育专册),九年级 分上、下分册二)课程标准的变化2019年之前一直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2003年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徳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内容和要求而制定的考纲;2019年是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 内容和要求而制定的考纲。
三)编写说明的变化这部分主要是说明了依据的变化即课程标准的变化四)考试性质与目标的变化第一,考试性质与考试FI标分列,这样我们对二者界定就更为明晰第二,在考试性质中增加了 “主要衡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方而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 的程度”第三,在考试目标中提法上更完善,坚持立徳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初中能力,引导学生 全面发展五)考试内容与要求的变化第一,具体内容分列为“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与要求”两部分第二,考试范围中板块内容随课程标准的调整而调整,“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 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调整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第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增加“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六)具体的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变化较大(详见下表)2018 年2019 年成长中的我(一)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过度的考试焦 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 选择的心理准备(C)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过度的考试焦 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C)(增 加)“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调 整到:三(一)理解情绪的多样性(B)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B)(文字 有变化)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知道认识自我 的途径和方法,懂得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 接纳自我(A)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A)从“我心目中的我” “同学心目中的我” “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 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全血认识自我整 体形象(B)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形成 客观、完整的自我概念(C)(文字有变化)(二)自尊自强认识生命形态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 不开大自然的哺育(B)(增加)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 贵(B)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感受生命的可 贵(B)(文字有变化)通过调查或观察到的某个物种或某个生 命个体的独特性,感受生命世界的神奇,珍 爱生命(C)珍爱生命,能够进行慕本的自救自护(C) (增加)认识到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的点 滴做起(B)体会牛•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 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B)(文字有)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不做有损人格的 事(B)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C)(增 加)(三)学法用法改为“心小有法”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B)(删除)三(三)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B)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 [由原三(三)调到此处]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 径(A)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 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C)(修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口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C)搜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 例,分析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 意义(C)根据案例,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 因,增强自我防范意识(C)(增加)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涉及未 成年人容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根据案例,分析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 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等具有社会危害的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 的危害(C)性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C)(增加)我与他人的关系改为“我与他人和集体”(一)交往与沟通根据与他人交流的不同感受,说明讲文 明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文明礼貌的行 为习惯(C)理解文明交往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B) (增加)(二)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 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苦,能尽口己所能孝 敬父母和长辈(B)理解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 父母和长辈(B)(文字有变化)能够与父母平等沟通,止确认识父母对 自己的关爱与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 调适“逆反”心理。
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 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C)以“我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 说明解决矛盾的方法,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 经验(C)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 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 能力(C)(文字有变化)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其危害(A)(删除)学会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用恰 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C)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理解交 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B)学会用恰门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 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 原则和尺度C)(二)交往的品徳改为“在集体中成长”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团队意 识和集体荣誉感(B) [rh原三(一)调整来]主动参与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 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B)[由原三(一) 调整来]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 解、宽容和帮助(B)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和尊重他人,做到 与人为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因家 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C)在与同学发生争吵时,如何通过换位思 考或其他方式化解矛盾(C)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 帮助他人,与人为善(C)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 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 卑,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C)(由三条 整合为现两条)知道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懂得对人 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 活中诚实的复杂性(A)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 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B)(本条要求有变化, 另一条有关诚信C层次要求保留)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认识社 会生活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队合作、乐于 助人的品质(B)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B)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 争,善于合作(C)[由二(…)调入并分 为二]知道人与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 的(A)理解平等主要表现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 (B)(要求有变化)(三)权利与义务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 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 保护(A)了解法律保护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自 觉尊重他人(A)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 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口觉 地尊重他人的隐私(A)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 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A)(三条整合为…条)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 康,不得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C)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C)根据搜集到的因侵犯人身权利而受到法 律严厉惩处的案例,学握运用维护公民人身 权利的途径和方法(C)(两条整合为…条)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改为“我与国家和社会”(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改为“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承担社会责任”并入其中)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 值(A)(增加)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C)由 一(一)调至此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 果(B)“增强责任意识”(C)了解承担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代价,知道 不承担责任的后果(A)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B)(单列为一条, 文字有变化)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 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B)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C)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对于社会 稳定的重要性,止确认识和理解社会矛盾(B) (两条整合后为一条,同时要求有变化)二(二)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 守公徳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A)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 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C)积极参与公共生活、公益活动,自觉爱 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有为他人、为 社会服务的精神(C)(两条合并为一条并有 变化)正确认识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 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 感(B)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 运之间的联系(B)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提窩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C)(由一 条分为两条并有要求上的变化)(文字有变 化)设计一次“祖国发展我成长”的主题活 动,认识祖国发展的大好形势,回顾自己的 成长历程,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C)(增加)(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由(四)调整至(二)]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为主题,根据本地区的环境状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根据本地区的 资源或环境状况,设计一次以“保护环境,设计一次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C)人人有责”为主题的实践活动(C)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 解少数民族风情(A)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 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 共同发展(B)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 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 共同发展(A)(两条合并为…条,要求有变 化)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 识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 自身素质(B)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 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B) (删去其中一个点)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A) 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 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B)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 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而建成 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A)(二 合,要求有变化)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 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删除)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 社会带來的巨大变化,知道中国共产党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增)作为自 己的行动指南(A)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 政治制度(A)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A)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了解 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 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