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三角形变式题专题.docx
8页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有关三角形变式题专题 2.已知: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交MC于点E,BM交CN于点F.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O,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不要求证明). 二、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为基础 5.(20xx山东泰安)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1所示放置,图2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 (1)请找出图2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图1 图1 图2 D C E A B (第22题) (2)证明:. 6、(20xx年牡丹江)已知中,为边的中点, 绕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或它们的延长线)于、 当绕点旋转到于时(如图1),易证 当绕点旋转到不垂直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A A E C F B D 图1 图3 A D F E C B A D B C E 图2 F 7、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ACD拼成菱形ABCD.把一个含60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与点A重合,两边分别与AB、AC重合.将三角尺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相交于点E、F时(如图所示),通过观察或测量BE、CF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F时(如图所示),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8.如图1、图2、图3,△AOB,△COD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COD=90o, (1)在图1中,AC与BD相等吗,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2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那种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3)若△COD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图3的位置,请问AC与BD还相等吗?还具有上问中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10.已知:在△ABC中,∠ACB为锐角,点D为射线BC上一动点,连接AD,以AD为一边且在AD的左侧作等腰直角△ADE,解答下列各题:如果AB=AC,∠BAC=90. (i)当点D段BC上时(与点B不重合),如图甲,线段BD,CE之间的位置关系为(ii)当点D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乙,i)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为什么? 15、如图①,OP是∠MON的平分线,请你利用该图形画一对以OP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全等三角形请你参考这个作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②,在△ABC中,∠ACB是直角,∠B=60,AD、CE分别是∠BAC、∠BCA的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F。
请你判断并写出FE与FD之间的数量关系; OPAMNE O P A M N E B C D F A C E F B D 图① 图② 图③ 17、如图,过线段AB的两个端点作射线AM、BN,使AM∥BN,按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 画∠MAB、∠NBA的平分线交于E (1)∠AEB是什么角? (2)过点E作一直线交AM于D,交BN于C,观察线段DE、CE,你有何发现? (3)无论DC的两端点在AM、BN如何移动,只要DC经过点E,①AD+BC=AB;②AD+BC=CD谁成立?并说明理由 19、如图所示,已知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一点,它到两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DE、DF,CM⊥AB,垂足为M,请你探索一下线段DE、DF、CM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并给予证明. 20.如图,在△ABC中,∠A=90,D是AC上的一点,BD=DC,P是BC上的任一点,PE⊥BD,PF⊥AC,E、F为垂足.求证:PE+PF=AB. 21、已知四边形中,,,,,,绕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或它们的延长线)于. 当绕点旋转到时(如图1),易证. 当绕点旋转到时,在图2和图3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 (图1) (图2) (图3) 22(20xx年浙江省杭州市模2)(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1,点P、Q分别是边长为4cm的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同时出发,且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 (1)连接AQ、CP交于点M,则在P、Q运动的过程中,∠CMQ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则求出它的度数; (2)何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APB A P B Q C M 第8题图2 A P B Q C M 第8题图1 24、如图①,E、F分别为线段AC上的两个动点,且DE⊥AC于E,BF⊥AC于F,若AB=CD,AF=CE,BD交AC于点M. 求证:MB=MD,ME=MF 当E、F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28.已知,如图①所示,在和中,,,,且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①;②; CENDABM图 C E N D A B M 图① C A E M B D N 图② 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