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设计工序与钣金件设计系数.pdf
4页铜管与钣金件设计工艺参数 一、 铜管设计工艺参数 1.铜管的规格 常规铜管,我公司用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规格 φ (mm) 4.76 6.35 7.94 9.52 12.7 15.88 19.05 22.23 25.4 28.6 34.9 英制 表示 (“ ) 3/16 1/4 5/16 3/8 1/2 5/8 3/4 7/8 1 1 1/8 1 3/8 壁厚 (mm) 0.7 0.7 0.7 0.8 1 1.2 1.2 1.2 1.2 1.4 1.4 2.铜管的标注方法 例:TP2M φ9.52*t0.8*100 其中 TP2 代表二号磷脱氧铜,为铜管加工主要选用的铜牌号,参考标准为:GB5231- 85 M 代表软态,易于折弯加工,参考标准:GB4423- 92; 附:铜及铜合金拉制管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GB/T1527- 1997) (表 2) 合金 状态 公称外径 mm 抗拉强度 σb MPa 伸长率 δ10 % 伸长率 δ5 % 硬(Y) ≤100 ≥315 —— —— >100~360 ≥295 —— —— 半硬(Y2) ≤100 235~345 —— —— 软(M) 3~360 ≥205 ≥35 ≥40 φ9.52 表示外径,t0.8 表示壁厚为 0.8mm,100 表示展开长度; 3.铜管焊接的配合间隙 a)铜管之间焊接间隙及插入深度(表 3 ) 铜管规格φ 1 / 4 " 3 / 8 " 1 / 2 " 5 / 8 " 3 / 4 " 7 / 8 " 1 " 1 1 / 8 " 1 3 / 8 " 最小插入深度( m m ) 6 6 . 5 8 1 0 1 2 1 4 焊接间隙( m m ) 0 . 0 5 - 0 . 3 5 0 . 0 5 - 0 . 4 5 0 . 0 5 - 0 . 5 5 铜管规格φ 1 5 / 8 " 2 1 / 8 " 3 1 / 8 " 4 1 / 8 " 5 1 / 8 " 最小插入深度( m m ) 2 0 2 5 2 8 3 5 4 0 焊接间隙( m m ) 0 .2 3 0 . 2 0 ~0 . 4 3 0 . 1 0 ~0 . 3 3 0 . 2 0 ~0 . 5 3 b ) 铜管与钢配件之间焊接间隙应为 0 . 0 5 - 0 . 1 2 7 m m 。
4.铜管的扩口与缩口(表 4) 序号 原管径 缩口后管径 扩口后管径 1 O D 6 . 3 5 I D 3 . 0 I D 3 . 2 I D 4 . 0 O D 9 . 5 2 I D 6 . 3 5 2 O D 9 . 5 2 O D 7 . 9 4 O D 6 . 3 5 I D 6 . 3 5 I D 9 . 5 2 I D 1 2 . 7 O D 1 2 . 7 3 O D 1 2 . 7 O D 9 . 5 2 O D 7 . 9 4 I D 1 2 . 7 I D 1 5 . 8 8 4 O D 1 5 . 8 8 I D 9 . 5 2 O D 9 . 5 2 I D 1 2 . 7 I D 1 5 . 8 8 I D 1 9 . 0 5 O D 1 9 . 0 5 5 O D 1 9 . 0 5 O D 1 5 . 8 8 O D 1 2 . 7 I D 1 2 . 7 I D 1 9 . 0 5 O D 2 2 . 2 3 I D 2 2 . 2 3 O D 2 5 . 4 6 O D 2 2 . 2 3 O D 1 9 . 0 5 O D 1 5 . 8 8 I D 2 2 . 2 3 O D 2 5 . 4 I D 2 5 . 4 7 O D 2 5 . 4 O D 2 2 . 2 3 O D 1 9 . 0 5 I D 1 9 . 0 5 I D 2 5 . 4 O D 2 8 . 6 O D 3 4 . 9 I D 2 8 . 6 8 O D 2 8 . 6 O D 2 5 . 4 O D 2 2 . 2 3 I D 3 4 . 9 I D 2 8 . 6 9 O D 3 4 . 9 O D 2 8 . 6 O D 2 5 . 4 I D 4 2 5.铜管的弯曲半径及最小夹紧长度(表 5) 铜管规格 弯曲半径 壁厚(mm) 最小夹紧长度 L(mm) 备注 内部设计标准 φ6.35 R10 0.7 18 φ7.94 R17.5 0.8 22 φ9.52 R15 0.8 25 φ12.7 R20、R25 1 35 φ15.88 R30 1.2 40 φ19.05 R35 1.2 50 φ22.2 R45 1.2 60 φ25.4 R50 1.2 75 φ28.6 R60 1.4 90 φ34.9 R60 1.4 105 对于铜管的最小夹紧长度,如下图: 最小夹紧长度表示两段圆弧弯之间的直线段的长度 L,铜管设计时,L 可以为 0,若 L 不为 0,则必须保证表 5 中所示最小长度。
6.铜管上钻孔(表 6) 铜管规 格 φ6.35 φ7.94 φ9.52 φ12.7 φ15.88 φ19.05 φ22.23 φ25.4 φ28.6 φ34.9 钻孔大 小φ (mm) 利用三 通或四 通 利用三 通或四 通 利用三 通或四 通 φ6.35 及以下 φ9.52 及以下 φ12.7 及以下 φ15.88 及以下 φ19.05 及以下 φ22.23 及以下 φ25.4 及以下 7.注意事项 ? 铜管设计时焊点与机组钣金件表面的距离需≥40mm,防止烧坏钣金件 ? 设计时需防止产生倒焊点 ? 管路结构复杂的系统, 应将组装焊点暴露于易焊接位置, 不要将其隐藏于焊枪不易 达到的位置 ? 两根同管径铜管对接焊接时, 应尽量避免其中一根缩口后插入另一根铜管中, 应让 其中一根扩口后对接焊接较为妥当 ? 在 U 型弯管处,特别是压缩机的吸排气管,应适当增加阻尼减振装置,在高压管 上可以增加橡胶减振块及卡簧,低压管上则可加阻尼块 ? 铜管与铜管之间设计的间距应≥10mm ? 铜管的保温: 对于管路件与翅片换热器、风机相对独立的系统(有隔板隔开的系 统) ,铜管一般不必加保温(无冷凝水排水装置的机型除外) ,反之,则铜管的低压 管需加上保温套管。
? 铜管设计过程中,应防止挡住其他部件的拆装如避免挡住压缩机的接线盒;各种 检修阀,四通阀应安装在可以触及及检修的地方 二、 毛细管艺参数 1, 规格参数常规毛细管,用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表 7) : 规格 OD*IDφ(mm) 2.5x1.3 3.0x1.4 3.2x1.6 3.2x1.9 4x2.2 4x2.4 4.76x2.96 2, 若为外加工毛细管组件,则选用 TP2Y2 牌号的较好,能保证流量;若为自制,则选用 TP2M 牌号,易于加工若为平衡管毛细管,应选用软态毛细管 3, 应避免单根毛细管在整机组装时焊接,即毛细管应以组件形式出现在组装线,可在毛细 管两端加过渡管 4, 毛细管绕圈,一般常用的规格有φ30,φ40,φ50,φ60,如条件可以,应尽量选用直 径较大的圈 三、 钣金件折弯半径与 K 因子设置 钣金件设计的相关系数 板厚 mm 折弯半径 mm K 因子系数 0.8 0.7 0.3982 1.0 0.5 0.2640 1.2 0.8 0.2883 1.5 0.5 0.2185 2.0 0.5 0.3230 2.5 0.5 0.2584 3.0 0.5 0.2154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