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ppt
42页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第10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知识点一:知识点一:澶渊之盟澶渊之盟 §(1).北宋建立: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都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定都汴京(今天的河南开封)赵匡胤汴京(今天的河南开封)赵匡胤为宋太祖为宋太祖§(2).北宋的统一:北宋统一后,陆北宋的统一:北宋统一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续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原的南方的广大地区原的南方的广大地区1.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相关链接相关链接§五代十国:五代十国:907年年朱温灭唐称帝建立后朱温灭唐称帝建立后梁此后,政权更替频繁,在黄河流域先梁此后,政权更替频繁,在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在南山和山西地区五个朝代,史称五代在南山和山西地区先后出现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先后出现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或并立或相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或并立或相继的十个政权,称为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继的十个政权,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军阀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军阀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十分困苦960年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赵匡胤建立北宋,五代结束979年,北宋年,北宋灭北汉,十国结束实现了局部统一灭北汉,十国结束实现了局部统一 赵匡胤 赵匡胤 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后周禁军最高将领陈陈桥桥兵兵变变 黄黄袍袍加加身身相关链接§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死后,继位的是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死后,继位的是七岁的柴宗训,大权掌握在禁军统帅赵匡七岁的柴宗训,大权掌握在禁军统帅赵匡胤手中为了夺取政权,赵匡胤布置了一胤手中为了夺取政权,赵匡胤布置了一幕幕“陈桥兵变陈桥兵变”960年的正月,突然接到年的正月,突然接到北方边境的紧急战报,赵匡胤出兵抵御,北方边境的紧急战报,赵匡胤出兵抵御,到了陈桥驿,其弟赵匡光和亲信赵普及随到了陈桥驿,其弟赵匡光和亲信赵普及随征将领早已经准备好的龙袍披在了赵匡胤征将领早已经准备好的龙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并向他跪拜,高呼身上,并向他跪拜,高呼“万岁万岁”,赵匡,赵匡胤立即回军,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后周的政胤立即回军,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后周的政权注意§北宋末能统一全国,同时并北宋末能统一全国,同时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政权立的还有辽、西夏等政权§这一局部的统一顺应了人民这一局部的统一顺应了人民的意愿,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的意愿,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发源辽河上游发源辽河上游 关于关于契丹族契丹族的起源,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有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男子乘白马自湟河(今西拉木伦河)而来,女西拉木伦河)而来,女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子乘青牛自土河(今老哈河)而来,二者相遇,哈河)而来,二者相遇,结为配偶,生八子他结为配偶,生八子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后的契丹族 契契丹丹人人的的生生活活:: 行行营营到到处处即即为为家家,,一一卓卓穹穹庐庐数数乘乘车车千千里里山山川川无无土土著著,,四四时时畋畋猎猎是是生生涯涯2.辽政权的建立§契丹族的居住地:辽河上游一带契丹族的居住地:辽河上游一带§社会发展:过着游牧生活,在同中原社会发展:过着游牧生活,在同中原人民的密切交往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人民的密切交往中,他们逐渐学会了农耕,并开始定居生活农耕,并开始定居生活§契丹各部的统一:契丹各部的统一:10世纪初,契丹族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辽的建立辽的建立: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辽太祖建立时间:建立时间: 916916年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都城:上京 契契丹丹((辽辽))建立时间:建立时间: 960960年年 建立者:赵匡胤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都城:汴京 北北宋宋3.宋辽之间的和战§北宋对辽进行北伐:北宋为北宋对辽进行北伐:北宋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几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几次北伐,都遭到了失败次北伐,都遭到了失败§北伐失败后和政策:几次北北伐失败后和政策:几次北伐失败后,北宋转而采取伐失败后,北宋转而采取“守内虚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的消极防御政策相关链接§多次失败后北宋产生了多次失败后北宋产生了“畏辽畏辽”的心理,加之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心理,加之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宋朝开始侧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宋朝开始侧重于对反抗百姓的镇压,对辽和重于对反抗百姓的镇压,对辽和政策由进攻变成了防御,采取政策由进攻变成了防御,采取“守内虚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的消极防御政策澶渊之战澶渊之战§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了大年,辽军对北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前锋直指靠近黄河规模的进攻,前锋直指靠近黄河的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的澶州城,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的安全。
宰相寇准反对迁都的主张,安全宰相寇准反对迁都的主张,坚决主张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坚决主张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宋真宗到了澶州城,宋军士气宋真宗到了澶州城,宋军士气受到鼓舞受到鼓舞澶渊之盟澶渊之盟§(1).时间:时间: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2).议和的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议和的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之为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之为“岁币岁币”历史上称这次和约为历史上称这次和约为“澶渊之盟澶渊之盟”§(3).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澶洲之盟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此澶洲之盟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年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现出繁荣的景象说一说说一说你是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角色A:辽的契丹人角色B:北宋的汉人角色C:中国人(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时间:时间: 年年内容:双方内容:双方 ,宋,宋 .影响:影响:消极消极——加重加重 ,开战争赔款先河,开战争赔款先河积极积极——保持保持 ,, 不绝不绝北宋人民负担北宋人民负担百余年和平百余年和平互市互市10051005撤军撤军送岁币送岁币宋辽澶渊之盟宋辽澶渊之盟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知识点二:宋夏和战知识点二:宋夏和战西夏的建立:§(1).党项族:北宋时期,在今天宁夏、甘肃一带生活着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党项族。
§(2).政权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的皇帝,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夏位于北宋的西北,历史上称为西夏§积极向汉族学习:西夏统治者重视学习中原文化,任用汉人担任一些重要的官职宋夏之间的战争§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元昊称帝后,西夏军队不断向北宋边境大举进攻西夏虽然多次宋边境大举进攻西夏虽然多次取得胜利,但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取得胜利,但战争破坏了双方正常的贸易,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常的贸易,北宋中断对西夏粮食供应,西夏统治者转而向北宋提供应,西夏统治者转而向北宋提出议和宋夏议和宋夏议和§间时:间时:1044年年§内容: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给内容: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银、绢、茶叶等西夏银、绢、茶叶等“岁币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影响: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影响: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西方巨患历八十年西方巨患历八十年,朝廷倾天下之力朝廷倾天下之力,竭四方财用竭四方财用以供馈饷以供馈饷,尚日夜偏偏然尚日夜偏偏然,惟恐其盗边也惟恐其盗边也 ——宋神宗宋神宗宋神宗所说的:宋神宗所说的:“西方巨患西方巨患”指什么?指什么?这个这个“巨患巨患”对宋朝最大的威协是什么?对宋朝最大的威协是什么?西夏西夏“盗边盗边”宋夏和约宋夏和约时间:时间: 年年内容:夏称内容:夏称 ,宋送,宋送 、、 、、 等等““岁币岁币” ” 10441044臣臣银银绢绢茶叶茶叶2、宋夏和战、宋夏和战教材问题探究p56请思考§西夏和北宋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西夏和北宋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实力§。
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胜利,但战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胜利,但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也破坏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也破坏了双方正常的贸易,北宋中断对西夏了双方正常的贸易,北宋中断对西夏的粮食供应,严重影响了西夏人民的的粮食供应,严重影响了西夏人民的生活,西夏人民反对战争,西夏统治生活,西夏人民反对战争,西夏统治者提出了议和,北宋统治者也同意议者提出了议和,北宋统治者也同意议和建立时间:建立时间: 916916年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都城:上京 契契丹丹((辽辽))建立时间:建立时间: 960960年年 建立者:赵匡胤建立者:赵匡胤 都城:汴京都城:汴京 北北宋宋西西夏夏都城都城: :兴庆兴庆建立者建立者: :元昊元昊建立时间建立时间:1038:1038年年P56-b辽、宋、西夏并立图§在图上找出辽,宋,西夏在图上找出辽,宋,西夏政权所在的位置,记住它政权所在的位置,记住它们各自的都城,找出澶洲们各自的都城,找出澶洲的地理位置,并注意田加的地理位置,并注意田加强对上述知识的记忆此强对上述知识的记忆此图很重要,经常被考查图很重要,经常被考查知识点三:碰撞中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融合的表现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融合的表现§(1).学会农耕,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学会农耕,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民族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
的融合§(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治度,辽统治者在推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治度,辽统治者在推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行汉法的同时,还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3).西夏还模仿汉字的结构,创造出西夏文字;西夏还模仿汉字的结构,创造出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的中原典籍和佛经,并用汉字铸翻译、印刷大量的中原典籍和佛经,并用汉字铸造钱币§影响:促进了辽和西夏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影响:促进了辽和西夏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 有利于汉族的发展有利于汉族的发展 文字三、碰撞中的融合三、碰撞中的融合§①①移民移民§②②推行汉法革除弊端推行汉法革除弊端§③③仿汉字制西夏文仿汉字制西夏文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文化:文化:仿汉制仿汉制学农耕学农耕仿文字,学风俗仿文字,学风俗辽辽西夏西夏西夏西夏 印章辽辽西夏西夏 器物辽辽西夏西夏 钱币辽辽西夏西夏西夏贡米西夏“兽面瓦当”西夏铜牛P -57“辽代汉人火葬琉璃棺”§这是民族融合,少这是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重要体现P-57想一想§说明了契丹族与汉族的说明了契丹族与汉族的融合,契丹族也是中华融合,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说明民族的一部分;也说明了契丹政权曾经强盛一了契丹政权曾经强盛一时。
时兴庆兴庆1038大夏国皇帝元大夏国皇帝元昊昊今宁夏、今宁夏、甘肃一带甘肃一带党项党项西夏西夏汴京汴京960年年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匡胤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汉宋宋上京上京916年年辽太祖耶律阿太祖耶律阿保机保机辽河上游河上游契丹契丹契丹契丹( (辽) )都城都城时间人物人物原生地原生地民族民族政政权三个政权契丹族,阿保机,九一六年建政权;宋太宗,北伐败,遗患澶州城下盟;宋岁币,各撤兵,宋辽对峙民族融;党项族,都兴庆,元昊攻宋战事频;后和议,夏称臣,宋夏之间边境宁 B 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盟约中有辽撤兵的内容 C 北宋答应给辽北宋答应给辽“岁币岁币” D 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 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它是北宋战败后于辽达成的盟约““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族的生活:( )) A.A.契丹族契丹族 B. B.女真族女真族 C. C.汉族汉族 D. D.匈匈奴族奴族 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A.辽和西夏辽和西夏 B.北宋和辽北宋和辽 C.北宋和西夏北宋和西夏 D.北宋和吐蕃北宋和吐蕃西夏的建立者是西夏的建立者是 A.阿保机.阿保机 B.阿骨打.阿骨打 C.元昊.元昊 D.铁木真.铁木真1004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年秋,辽军大举进攻北宋,宰相相 坚决主张抵抗。
坚决主张抵抗 A、杨业、杨业 B、岳飞、岳飞C、包拯、包拯 D、寇准、寇准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是哪个皇帝御驾亲征,打退了辽军 ??A、宋太祖、宋太祖 B、宋太宗、宋太宗C、宋真宗、宋真宗 D、宋神宗、宋神宗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的开发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活§下节课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