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doc
17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默认分类 2010-04-24 11:35:19 阅读6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作者:船舶学院 时间:2009-6-16 14:40:51“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教学大纲(COMPUTER CONTROL OF ELECTRICAL MACHINE SYSTEMS) 大纲编制:李哲 教研室主任:李哲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机电系统计算机控制教学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及近机类专业学 时:30(26/4) 学 分:1.5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讲述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和气压传动控制系统,通过这门课让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有直流、交流电机的组成、原理、动态特性及其应用,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分类,分析和设计;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具备分析机电液气系统和设计简单的机电液气系统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相关课程有: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传动;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课液压传动课程侧重于讲述液压传动系统,本课程侧重于液压控制系统 四、教学大纲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骆涵秀主编 机电控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2、参考教材:(李洪人 液压控制系统 国防工业出版社)(邓星钟 机电传动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朱善君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原理 应用 维护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教学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概述(2)本章主要内容有:分别用实例引出机电、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组成,功能和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了解机电液气系统的发展方向和选用原则第二章 直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直流电机的原理,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系统应用;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组成第三章 交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交流电机的原理,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要求学生掌握交流电机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了解交流电机的原理、组成第四章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8)本章主要内容有: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特性和分析;液压动力机构传递函数的建立;液压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特性和分析;液压动力机构传递函数的建立;液压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用Matlab工具分析和仿真液压控制系统。
第五章 气压传动控制系统(8)本章主要内容有: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常见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使用,常见气压传动回路,PLC控制气压传动系统;要求学生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常见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使用,常见气压传动回路,PLC控制气压传动系统;了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合 六、实验课1、 简单气压传动系统实验 (2)(1) 了解常见气动元件(气缸、阀等)(2) 了解常见气动回路2、 PLC控制气压传动回路顺序动作实验 (2)(1) 了解PLC结构(2) 掌握PLC控制气动回路的编程方法 “机电液系统控制”教学大纲(ELECTRICAL MACHINE AND HYDRAULIC SERVO SYSTEMS) 大纲编制:熊伟 教研室主任:李哲 课程编码:S111111 课程名称:机电液系统控制教学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 时:36 学 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适应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讲述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控制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和气压传动控制系统,通过这门课让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有直流、交流电机的组成、原理、动态特性及其应用,液压伺服系统设计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分类,分析和设计;了解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具备分析机电液气系统和设计简单的机电液气系统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深造和适应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相关课程有: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液压传动;电工学、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作为本课程的基础课液压传动课程侧重于讲述液压传动系统,本课程侧重于液压控制系统 四、教学大纲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1、使用教材:(骆涵秀主编 机电控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1月)2、参考教材:(李洪人 液压控制系统 国防工业出版社)(邓星钟 机电传动控制 机械工业出版社)(朱善君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 原理 应用 维护 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教学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概述(2)本章主要内容有:分别用实例引出机电、液压、气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组成,功能和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机电液气系统的组成;了解机电液气系统的发展方向和选用原则第二章 直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直流电机的原理,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和系统应用;了解直流电机的原理、组成。
第三章 交流电机(4)本章主要内容有:交流电机的原理,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要求学生掌握交流电机动态特性分析和系统应用;了解交流电机的原理、组成第四章 液压伺服控制系统(12)本章主要内容有: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特性和分析;液压动力机构传递函数的建立;液压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液压控制阀的结构、特性和分析;液压动力机构传递函数的建立;液压位置控制系统的分析;了解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用Matlab工具分析和仿真液压控制系统第五章 气压传动控制系统(10)本章主要内容有: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常见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使用,常见气压传动回路,PLC控制气压传动系统;要求学生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常见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使用,常见气压传动回路,PLC控制气压传动系统;了解气压传动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合 六、实验课1、 简单气压传动系统实验 (2)(1) 了解常见气动元件(气缸、阀等)(2) 了解常见气动回路2、 PLC控制气压传动回路顺序动作实验 (2)(1) 了解PLC结构(2) 掌握PLC控制气动回路的编程方法 “数控技术” 教学大纲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大纲编制:王冬生 教研室主任:李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数控技术 教学性质:必修 教学对象:机械类专业学时:40 学分:2 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的目的主要是阐明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及操纵数控系统的数控编程技术,同时了解数控技术在未来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数控系统组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机床数控化改造和设计能力。
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有: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系统的组成和分类、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数控编程技术等,使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本质和工作原理,掌握一种先进的机械控制方法,并用该方法实现一些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控制;具备一定的生产设备数控化改造和设计能力 三、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结构设计等基础 四、 教学大纲内容使用教材与参考教材使用教材:赵玉刚等,数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2版 五、 教学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 4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数控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之间的关系等第二章 数控编程技术 ( 8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控编程技术的概念、数控编程技术的主要内容、数控编程坐标系的建立、数控常见指令、手工数控编程技术和数控自动编程技术第三章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8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控系统插补工作原理;插补概念和种类;数据采样插补和基准脉冲插补的特点;逐点比较法插补、DDA法插补和比较积分法插补的工作原理和算法实现流程;数据采样插补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刀具半径补偿中的B刀补和C刀补的实现过程;数控系统的加减速控制等。
第四章 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 ( 4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控系统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数控系统硬件结构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特点;数控系统软件结构的组织形式和特点第五章 数控系统的开关量控制 (4 学时)(可以作为机动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控机床中开关量的控制方法;PLC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PLC与CNC系统的组织关系;典型数控系统PLC的设计、调整方法第六章 数控伺服系统 ( 7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控伺服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数控伺服系统的分类;以步进电机为控制对象的开环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数控系统的测量装置(包括位置测量和速度测量);直流调速系统和位控系统;交流调速系统第七章 数控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 ( 5 学时)本章主要内容有数控系统机械结构的特点和基本要求;主传动的机械结构;进给系统的机械结构;数控系统刀库系统的组织结构及换刀的机械装置《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教学大纲大纲编制:刘雪云 教研室主任:李哲课程编码:0101200010 课程名称:互换性及测量技术教学性质:必修 教学对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学时:36 学分:2一、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础知识和几何参数检测的基本技术,是机械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掌握机械精度设计的基本概念、精度设计的基本步骤、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2、 掌握基本几何量线性尺寸、角度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国标的基本内容,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间的关系具备初步设计几何量精度的能力 3、 了解典型零件及传动件的精度设计基本知识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