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真题】2019备考: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附解析.doc
9页最新真题】2019备考: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卷附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A.研究教育现象B.沟通教育问题C.揭示教育规律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法律确定的()A. 政治地位 B.经济地位C. 文化地位 D.社会地位3. 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知识的原理规律这种学习是()A.独立学习 B.发现学习C.掌握学习 D.机械学习4. 使学生能从营养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蔬菜,又能从植物学的角度懂得西红柿是植物的果实它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 逐渐分化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 D.整合协调原则5.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常考)A.自觉性 B.自主性 C.创造性 D.超越性6.下面对学习策略的解释,其中不属于学习策略的定义的观点是( )(易错)A. 学习策略是对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B. 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能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D. 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7.“愤”“悱”二字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就是()A.愤 B.启 C.悱 D.发8. 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的是()A.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非社区型封闭的教师D.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9. 在整个课程编制中最为关键的准则是()A.课程内容 B.教学目标C. 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10. 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和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A.斯宾塞 B.泰勒 C.布卢姆 D.斯腾豪斯11.下列不属于现代教学的非基本组织形式的是()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授课制C.复式教学 D.现场教学12.下列属于现代教育评价理念的是()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13.在教学工作中釆用“提出问题一建立假说一拟定计划一验证假说一交流提高”的操作程序的教学 模式属于()A.自学一指导式 B.目标一导控式C. 传递一接受式 D.问题一探究式14.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是()A.独立学习 B.自主学习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15.历史第一部论述多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A.《心理学大纲》 B.《认知心理学》C.《论灵魂》 D.《生理心理学原理》16.下列不属于多媒体教隐患的是()A.颠倒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大容量导致学业负担加重C.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D.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教学17.为真理而献身的自豪感属于人类情感中的()A.道德感 B.美感 C.责任感 D.理智感18.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的是()A.学习指导 B.生活指导C.择业指导 D.观念引导19.当一个人颜值比较高,他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表现也会得到更好的支持。
这是造成社会知觉偏差 的()A.社会刻板印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投射20.下列不属于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是( )A.校长主持 C.同伴互助B.自我反思 D.专业引领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 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1.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 教师 D.教育媒介2.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 )(常考)A.面向全体学生B.学生全面发展C.促进学生个性发展D.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3.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种教育是()(常考)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4.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的学生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有()A.高水平的智力 B.创造力C.艺术能力 D.领导能力5.幻想的形式包括()A.科学幻想 B 理想 C. 空想 D. D.梦想6.校园文化的内容有()A.校史文化 B.校风校貌C.规章制度 D.名言警句7.加涅把学习结果分为()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 D.态度8.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A.计划策略 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 D.调节策略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 )A. “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B. 示范者角色C. “研究者、学习者、学者”角色D.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10.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具体包括()(常考)A. 学会求知 B.学会做事C.学会生存 D.学会做人11.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有()A.以专家为主体 B.决策分享C.教育叙事研究 D.全员参与12.下列属于新兴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有()A.行动研究法 B.实地研究法C.以学生为主体 D.教育随笔13.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起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属于德育原则中的()A.因材施教原则B.平行教育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D.依靠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4.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的原则有()A.教育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接受原则D.冷处理原则15.下列属于教师和学校不作为侵权的表现有()A.学校组织活动失职B.教师对学生身体关照不力C.教师对生病或受伤的学生救护不力D.教师未及时向学生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填错、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首次以( )形式规定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2.( )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3. ()处于记忆发展的黄金时代4.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它的代表人物是()5. ()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6. 一般认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7.()阶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始阶段和奠基阶段8.()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常考)9.()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易混)10.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它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五大类?并分别列举其中至少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常考)3.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四个领域?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4.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5.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的常考)2.试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解析】略2. D【解析】教师的法律地位是一个与教师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的问题,它是法律所确认的教师的社会地位3. B【解析】发现学习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4. D【解析】奥苏贝尔提出的整合协调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学生能从营养学和植物学两个角度理解西红柿体现的是整合协调原则5. C【解析】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6. A【解析】国外学者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主要是从四个方面来描述学习策略的:(1)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2)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3)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4)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控制的统一体参见上海教师资格证用书•心理学概论)7. A【解析】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怠;发,谓达其辞8. C【解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中,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9. D【解析】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狴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圾为关键的准则。
10. B【解析】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有着“课程评价之父”美誉的泰勒11.A【解析】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12. D【解析】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13. D【解析】问题一探究式的操作程序是: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建立假说;第三步,拟定计划;第四步,验证假说; 第五步,根据验证的结果,交流提高14. A【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15. C【解析】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16. B【解析】多媒体教学的隐患有:(1)颠倒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大容ill:导致教学宽难点模糊不清;(3)盲目利用,浪费教学可用资源;(4)不顾实际强求使用多媒体教学17. D【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为真理而献身的自杂豪感厲属于理智感18. 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生活和择业指导19. B【解析】聚轮效应,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也称光环效应社会心 理学家发现,外表的吸引力有明显的晕轮效应20. A【解析】校本研究的基本要素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二、多项选择题1. ABD【解析】略2. ABCD【解析】略3. ABD【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记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份,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4. ABCD【解析】美国教育部定义,“资质优异”是指儿童在学校中有高水平的智力、创造力、艺术能力和领导能力5. ABC【解析】幻想可分为科学幻想、理想、空想三种形式6. ABCD【解析】校园文化包括:(1)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校园设施等;(2)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3)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规章制度等7. ABCD【解析】按学习结果,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智葸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8. ACD【解析】学习的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