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课程设计.docx
6页瓦渡乡中心小学艺术课程的设计瓦渡乡中心小学 2012年3月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不仅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知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还是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学科的综合以及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一门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探求综合性改革的新型课程 一、设计思路 总目标 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目标的四个方面 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 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 音乐 美术 戏剧 舞蹈等 二、教学案例 案例1:猜猜我是谁 1.适用年级:1~2年级 2.教学思路:本课是从戏剧切入的艺术课学生喜欢小动物,爱看它们的憨态,愿意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叫声课堂教学应充分注意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的活动方式适合他们的心理,与他们的爱好一致起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如在模仿动物的叫声中,体会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通过对动物动作的模仿,使肢体动作进一步协调,并得到发展在对动物生活的体验与模仿中,引发学生思考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使他们感悟到要爱护动物,珍惜生命本课需1课时 3.教学目标: ● 在游戏活动中引发学生对动物生存问题的关注。
● 通过对动物的声音、形象、动作的辨别和模仿,了解表演艺术的基本要素 4.活动建议: ● 倾听:学生闭上眼睛,听动物的叫声,猜出动物的名称 ● 模仿:模仿常见动物的叫声注意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音色等也可让学生模仿两个或多个动物的叫声(如一个鸭妈妈和她的孩子一起叫,小鸡和小鸭子、小鸟一起叫) ● 表演:一个同学模仿动物的动作,其他同学猜测是什么动物 ● 评价:对同学的表演做出评价,哪个同学认为自己有更好的模仿办法,请表演 ● 比较:比较不同动物的身体动作、皮毛颜色、外形、五官、神情等有什么区别(如把熊和猴子进行比较),学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出它们的不同,并能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如快慢、笨重、灵巧等,能说出一些常见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白色、黑色等 ● 游戏:一个同学模仿一种动物,其他同学向他学大家都变成了这种动物,很多动物碰到了一起,它们干什么(一个同学模仿小猴子,其他同学仿照,众多小猴子在一起,打闹、对叫、跑跳……) ● 冲突:师生可以创编故事,一群小老鼠正在玩,忽然,来了一只猫,发生了什么事?在戏剧冲突中,尝试即兴表演 ● 讨论:小动物和孩子一样,也有爸爸妈妈,也爱玩耍。
人能不能随意伤害动物?为什么? 5.其他选择: ● 课前布置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寻找动物图片资料,详细了解一两种动物课堂上布置动物的图片展览,每人做讲解员,向别人讲解 ● 课堂上设计制作动物头饰,分组表演听过的动物童话故事(如《龟兔赛跑》) ● 听赏《动物狂欢节》片段,猜猜乐曲中表现了哪些动物 ● 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参观动物园,或者观看《动物世界》的光碟,加深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 结合自己的生肖属相或喜爱的动物,画一张动物图片 ● 演唱一首描绘动物的歌曲,分组分段加入动物的叫声 案例2:秋虫赛歌会 1.适用年级:1~2年级 2.教学思路:本课是从音乐切入的艺术课秋日原野昆虫的鸣叫声清脆悦耳,这来自花间草丛里的原唱对于初入学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具有诱惑力本课要利用学生喜爱昆虫的特点,设计趣味活动,使课堂教学成为发生在百草园里的故事在欢快的游戏中,蕴涵着对知识的学习如通过模仿秋虫的鸣叫声,体会音色、音高的差异;通过模仿众多昆虫的和声鸣叫,体会力度、节奏的变化课堂上可以使用的教学手段有很多,如用录音机播放昆虫的叫声;用节奏乐器、音高乐器的敲打和演奏,模仿虫鸣的音高、节奏;还可以结合童话故事,把学生带入对秋天的幻想中,加深对秋天的体验。
本课需1课时 3.教学目标: ● 学生有兴趣和大家一起唱歌、游戏,体验表演的乐趣 ● 能使用简单的节奏乐器、音高乐器,模仿特定音色、节奏 ● 尝试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4.活动建议: ● 情境设定:随着有趣的音乐声,如《玩具兵进行曲》或弹奏《秋虫赛歌会》的主题曲,学生进入教室上课后,教师首先弹奏《秋曲》前四小节,要演奏得慢而柔和,让学生感到宁静、神秘再用语言把学生带入童话世界"昆虫王国到了!我们已经变得和小虫子一样大了!" ● 倾听:录音机里传来蟋蟀的鸣叫声,这叫声有高有低还有蝈蝈、知了、青蛙和不知名的小虫或单或合的叫声 ● 讨论:教师随着虫鸣提一些问题,如:"这是什么虫子的叫声?""还有哪些昆虫在叫?""它们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人们喜欢在家里养秋虫?" ● 观看:看图片,观察昆虫的形状、色彩,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 ● 模仿:学生对秋虫的声音进行模仿,了解秋虫发音的独特方式,注意辨别音色、音高、节奏等特点"铃!铃!铃!""呱!呱!呱!""吱!吱!吱!"看谁模仿得像 ● 评价:请模仿得好的同学单独表演,大家与他比较,想想自己的模仿哪里还可以改进,引导学生从音色、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考虑。
这是对同学的评价,也是对自我的反思 ● 图谱:对有高低、长短之分的声音,确定其具体的音高音长,并用点、线、团块、线等形象的方式画成图谱 ● 模唱:结合本课主题曲曲谱启发学生模唱出歌曲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对全班同学的表演进行评价 (提示:模仿、画图谱和模唱三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在几个环节中,要注意让学生听辨音的高低、长短,学会用图谱的方式记录,并能模唱出歌曲 ● 游戏:设计声音游戏,练习歌曲尾声的和声部分学生分组模仿各种昆虫的叫声,使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和声 ● 表演:唱《秋虫赛歌会》主题曲,配秋虫的叫声与打击乐 ● 联想:秋虫的歌声那么愉快,那么嘹亮,秋天有什么特色?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秋天是美丽的,美在硕果累累,美在天高气爽、秋叶红遍,美在人们的心里 5.其他选择: ● 设置秋天的情景,一部分学生装扮成秋天的植物,另一部分学生戴上昆虫的头饰和胸饰,一起模仿秋天与昆虫的声音 ● 搜集昆虫的标本或者活体(如蝈蝈、蛐蛐、金铃子等),让大家观赏、玩耍,介绍昆虫的习性和喂养技巧,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兴趣 ● 教师选择或自己创编一首表现秋天的曲子,设定一种歌词的格式,学生创编、填词演唱。
● 在教室里挂几幅秋天的风景画,让学生欣赏,同时倾听"百鸟朝凤"的乐曲,使视觉、听觉连通起来,感受秋天的美妙 ● 学生自由地选择会唱的歌曲,即兴改词,说唱表演如歌曲《找朋友》的歌词,改为"我是一只小知了,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我为大家唱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