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与施肥指标体系建立.doc
38页1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与施肥指标体系建立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最佳施肥数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不同作物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田间肥效试验,获取土壤养分测试值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修正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一、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一)试验的典型性典型性又可称为代表性典型性是指进行的试验是否符合当地的自然情况、生产条件与经济条件,它决定试验结果在当地具体情况下可能利用的程度即试验地的气候、土质、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等要能代表本地区大部分地块的基本特点,便于试验结果能够比较有把握的推广使用也有些田间试验需要选择特定的土壤才能得到试验结果,如不同钾肥种类肥效比较试验,应选择缺钾土壤,在钾肥效果显著的基础上才能比较不同种类钾肥的肥效差异二)试验的精确性指田间试验所获得数量上的结果通常只是在消除了偶然因素影响下真实结果的近似反映。
因此在试验所得的结果和真实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这个差异愈小,试验误差就愈小,试验的精确性也就愈大精确性一般区分为准确度和精确度两个概念;一个观察值的准确度是指测定结果接近真值的程度;精确度则是指一个试验单位重复测定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或者指测定结果接近平均值的程度2(三)试验的重现性也称可重复性,就是要在相类似的条件下,重复相同试验,应该得到与原来试验相类似的结果这对于推广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极为重要要保证试验的重现性,除了尽可能保证试验条件的代表性和试验结果的正确性之外,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整个过程的各项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状况作好详细而完善的记载,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另外,考虑年度间气候变异的特点,需要将试验重复进行1~3 年,从而获得较为可靠的结果以增加试验的重现性二、田间试验误差的控制二、田间试验误差的控制试验误差的正确估计,对于评定一个试验结果的利用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在试验中一般发生的误差,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片面误差这是由于植物生长发育的条件不同而引起的误差例如,不同时期收获的种子,因不同发芽率和发芽势引起的误差,以及由于试验小区面积测定的不准确、施肥不匀、中耕和灌溉不均等若干农业技术上的差异所引起的误差;另一类是偶然误差。
主要是由于试验地的土壤肥力不均匀所引起,这是田间试验误差中最难于控制的,其他如病虫侵害的不均匀,个别小区管理上的微小差异,收获和称重时一些无法避免的损失等,这些都是属于小心管理下仍不能消除的剩余误差,统称偶然误差在试验过程中,狭义的试验误差即指偶然误差而言,要控制和消除试验误差,以提高试验的精确度,应当从正确选择试验地,科学进行试验设计,降低偶然误差,以及改进试验过程中的操作技术,控制片面误差等方面着手一)试验地的选择正确选择试验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位置适当、视野开阔试验地不宜位于周围有很大树林、冲刷沟边、池塘、道路、堆肥场所、建筑、村庄等地方,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自3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畜损坏等对试验的影响同时,试验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形状整齐的土地,不应在谷地、低洼地或斜坡地上,地势的变化将会引起试验地各个部分的土壤温度、湿度不均匀,土壤通气情况不同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2、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试验地最好安排在平坦的田地进行,因为试验地不平,一方面土壤肥力很难一致,另一方面排灌也很困难,水田严格要求田块平坦,以防灌水深浅不一,影响作物生长。
在坡地上试验,须特别注意重复和小区的排列,务使同一重复的各小区设置在同一等高线上,肥力和排水状况应当基本一致要保证试验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条件,如试验地遇涝能排,遇旱能灌,旱涝保收3、肥力均匀、无人为干扰肥力均匀是提高试验精度的首要条件,肥力的差异可能掩盖处理效应,导致试验失败甚至得出错误结论可以通过作物长势的整齐度来大致了解肥力差异还要了解试验地的历史变迁,试验地上曾否填平道路、池塘、积肥坑、土地平整后填方挖方等,这样的地段不能作为试验地有些农业技术措施对土壤的后效比较大,如施用石灰、磷矿粉、厩肥或其它有机肥料,也要加以考虑此外还要查明近年来田间的使用情况,如前作、耕作制度、施肥量等因素如有不同,都可能引起肥力不均匀,设置试验时必须注意,尽量避免或降低土壤肥力差异的影响4、土壤理化性状清楚试验地初步确定以后,必须进行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测定,如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pH 值等一般仅作耕层土壤分析土壤测定的具体内容决定于试验目的和任务,测定结果不仅是最后选定试验地的依据,而且对试验结果的解释也有很大帮助二)试验小区设置41、小区排列田间试验小区排列的基本原则是随机区组排列。
田间试验小区的间子宽度高度要适宜,间子要分三次(三天)最后一次用塑料薄膜包裹试验重复间的排灌沟宽度要适宜,以脚直行时不影响两边的间子为宜试验小区的面积要适当 在田间试验中,安排一个处理的小块地段称为试验小区试验小区面积大小对减少土壤差异的影响和提高试验精确性有密切身关系2、小区面积一般来说,小区面积越大试验误差越小;反之则大采用适当的试验小区面积,可以克服土壤差异,获得较准确的试验结果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 》的要求,大田作物和露地蔬菜作物小区面积一般为 20—50m2,密植作物可小些,中耕作物可大些;设施蔬菜作物一般为 20—30m2,至少 5 行以上小区宽度:密植作物不小于 3m,中耕作物不小于 4m多年生果树类选择土壤肥力差异小的地块和树龄相同、株形和产量相对一致的成年果树进行试验,每个处理不少于 4 株小区面积过小,容易发生多种由于操作疏忽而引起的误差,土壤的差异性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当小区面积逐渐增大则土壤差异性逐渐降低,从而提高试验的精确性3、小区形状和方向小区形状原则上以狭长为宜,使小区的排列方向与土壤肥力递变方向垂直当小区长度向着土壤差异性的方向增加时,这种狭长形能够使每一小区内包括最不均匀的土壤。
区组形状应尽可能取正方形,使区、组排列方向与土壤肥力递变方向相一致,保证同一区组内土壤肥力差异最小5错 误正确小区 1 小区 2 小区 3小 区 1小 区 2小 区 3小 区 4小区 4肥→瘦肥→瘦(肥力倾向)(肥力倾向)图 1 按土壤肥力倾向确定小区排列方向正确错误重复 1 重复 2 重复 3重 复 1重 复 2重 复 3重 复 4重复 4肥→瘦肥→瘦(肥力倾向)(肥力倾向)图 2 按照土壤肥力倾向来确定重复的区排列方向4、小区重复试验要有重复,为保证试验精度,减少人为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肥料效应田间试验一般设 3—4 次重复(或区组) 其原因是:①相同的试验处理分散地分布在不同差异程度的土壤上,比之在邻近而地力较相同的土壤上更能反映出试验地段的平均质量,使各个处理的相互比较更为可靠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的重复次数一般不少于 3次②将几个重复小区产量相加后得到的平均产量,比只从一个小区测得的产量更为准确,因为正负偏差可以得到抵消③只有在试验内设有多次重复才能进行数理统计6因此,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可称之为重复原理,通过重复来提高试验的精确度5、保护行设置为了确保田间小区试验的各处理不受边际影响,能够在比较均一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进行准确的比较,应在试验田的周围设立保护行,保护行的作用是:①防止外来因素的损坏,例如人畜的践踏;②防止接近试验田边界的小区受不一致的生长环境的影响,例如靠近路边的小区植株和每个小区两端的植株,都容易受到这种边际影响。
三、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的主要任务三、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的主要任务为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使田间试验结果尽可能符合生产实际,实现测土配方施肥与耕地地力建设和有机肥料建设相结合,体现测土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基础的初衷,我省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过程中,重点开展四类试验:(一) “3415”田间小区试验各地在增设一个既不施化肥、也不施有机肥处理的基础上,按照当地有机肥施用习惯(有机肥种类、数量和施用方法) ,在进行氮、磷、钾3 因素、4 水平、14 个处理的“3414”田间肥效试验时,统一施用有机肥,综合考虑有机肥肥效,实事求是地评价化肥的增产效果其中 4 个水平的含义:0 水平指不施肥;2 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 水平=2 水平×0.5,3 水平=2 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2006年 5 月,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田间肥效试验示范方案》 ,通过专家论证,设计了主要农作物的“3415”试验方案(详情请登陆湖南土壤肥料信息网( 7早稻试验方案设计早稻试验方案设计(kg/667m2)代号处 理M (有机肥)NP2O5K2O备 注1MN0P0K015000.000.000.002MN0P2K215000.004.804.503MN1P2K215004.504.804.504MN2P0K215009.000.004.505MN2P1K215009.002.404.506MN2P2K215009.004.804.507MN2P3K215009.007.204.508MN2P2K015009.004.800.009MN2P2K115009.004.802.2510MN2P2K315009.004.806.7511MN3P2K2150013.504.804.5012MN1P1K215004.502.404.5013MN1P2K115004.504.802.2514MN2P1K115009.002.402.2515M0N0P0K000.000.000.00对缺锌土壤施用锌肥 0.5—1kg/667m2。
注:本方案所指的有机肥是鲜基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 0.55%、0.55%和 0.35%的猪粪,其他有机肥用量以其氮磷钾养分含量的最高值为基准,参照该标准执行,如某鸡粪氮磷钾养分含量分别为 1.03%、0.41%、0.72%,则以氮为基准折合鸡粪施用量为每 667m2800 公斤,其他依此类推,下同1、科学确定“3415”试验中第二个水平(相对合理施肥量) 3415”试验中氮、磷、钾第二个水平的确定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如果第二个水平太低,就有可能造成得到的方程出现外推的情况(最佳施肥量超出第三水平) ;如果第二个水平太高,又会造成设计的施肥水平离8最佳施肥量太远,不能准确地捕捉到最佳施肥量原则上,应大量、系统地归纳和总结近年来的田间试验结果,同时要广泛调查和认真总结当地的高产施肥经验,特别是当地劳模的高产施肥经验,并根据试验田可能获得的目标产量来设计第二个水平2、科学确定“3415”试验中肥料的基追肥比例一般有机肥、磷肥作基肥施用,而氮、钾肥的基追肥比例,传统的施肥方法一般为 6:4或 7:3,但这个观念需要转变,特别是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一个关键措施是调控土壤、使肥料的氮素供应与作物的氮素需求相同步。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土壤肥力低、施肥量低,精量早播的栽培方式又要求前期早发,因此必须重施基肥而目前,土壤供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施肥水平已数倍于八十年代,在栽培上很多地区又采取适量晚播的方式,因此,不仅氮肥总量需要控制,基肥的比例也要下调目前来说,宜将氮肥基肥用量控制在 50%左右但应根据土壤质地、作物生育期的长短来确定,一般质地粘重的土壤和生育期短的作物可适当加大基肥的比例;砂质或壤质土壤和生育期长的作物可适当加大追肥的比例3、因地制宜设置试验重复 “3415”试验有 15 个处理,从田间小区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