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椎病应用解剖2.ppt
68页颈椎应用解剖陈张荣颈椎的骨性结构•颈椎共有7块,第1、第2和第7颈椎因形状有所差异,称为特殊颈椎;其余4块颈椎形态基本相似,称为普通颈椎关节突关节关节突关节((1 1)、)、颈颈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位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位 ((2 2)、)、胸胸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位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位 ((3 3)、)、腰腰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失状位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失状位颈椎整体观隆椎•颈椎的横突短而宽,较小,中央部有椭圆形横突孔,横突末端分成横突前、后结节,两结节间的深沟通过脊神经的前支第7颈椎前结节长而肥大,形成颈助• 关节突呈短柱状,与椎体轴呈45度角这种结构形式在遭受屈曲外力时易产生脱位和半脱位其前方直接与脊神经根相贴,因此,当发生增生、肿胀或脱位时,易压迫脊神经根引起压迫症状普通颈椎的基本形态• 普通颈椎每块椎骨均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部分组成• (一)椎体• 椎体自第2颈椎至第6颈椎椎体逐渐增大,椎体的横径约为矢状径的1.5倍,上面略小于下面,后缘略高于前缘椎体椎体椎孔椎孔棘突棘突横突孔横突孔上关节面上关节面钩突钩突颈椎上面观颈椎上面观椎体椎体上关节突上关节突钩突钩突下关节突下关节突颈椎前面观颈椎前面观上关节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下关节突棘突棘突颈椎左侧面观颈椎左侧面观• 二、特珠颈椎的结构特点二、特珠颈椎的结构特点• (一(一) )第第1 1颈椎(寰推颈椎(寰推) )• 该颈椎由前后两弓及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该颈椎由前后两弓及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上与枕骨髁相关节,下与枢椎构成关节。
上与枕骨髁相关节,下与枢椎构成关节• 1 1.前弓.前弓 约占寰椎的约占寰椎的1 1//5 5,为连结两侧侧块的,为连结两侧侧块的弓形板,向前隆凸,中央有小结节,称为前结节,弓形板,向前隆凸,中央有小结节,称为前结节,为颈长肌及前纵韧带的附着部后方正中有圆形为颈长肌及前纵韧带的附着部后方正中有圆形的齿突关节面,与枢推的齿突构成寰齿关节前的齿突关节面,与枢推的齿突构成寰齿关节前弓的上下缘分别有寰枕前膜和前纵韧带附着弓的上下缘分别有寰枕前膜和前纵韧带附着• l寰椎寰椎atlas•无椎体、棘突、关节突•组成:前弓、后弓、侧块•(二)第二颈椎(枢椎)•枢椎的齿突,是限制寰椎水平移位的枢轴枢椎上关节面呈凸形,而下关节面是典型的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参与颈椎关节柱的组成椎体的前下缘呈唇状突起,遮盖其下的椎间盘和第3颈椎椎体l枢椎枢椎枢椎枢椎axisaxis•齿突齿突第七颈椎棘突:髓核髓核纤维环纤维环(三)、脊柱(三)、脊柱---椎骨间连接椎骨间连接1 1、、椎椎间盘:占脊柱全长约间盘:占脊柱全长约1/41/4,颈、腰段最厚颈、腰段最厚椎间盘•颈部的C1—2之间没有椎间盘,因而在颈椎只有6个椎间盘。
颈椎椎间盘前缘高度约为后缘的2—3倍,颈椎间盘高度的总和约为颈段脊柱高度的1/4髓核多在椎间盘中部稍前,颈段脊柱运动曲线由此通过从矢状面来看,纤维环在后部较前部为厚椎间盘不伸展至钩椎关节的内侧边界•成年人的椎间盘除纤维环的周缘部外,无血管和神经,其营养主要靠椎体内血管经软骨板弥散而来椎间盘的弹性及张力取决于软骨板的通透性和髓核的渗透能力,椎间盘这种吸液性能如果发生改变,不仅影响椎体间的稳定性,而且与椎间盘的变性有关• 软骨终板软骨终板髓核髓核纤维环纤维环椎间盘结构棘突第二节 颈椎的连接•一、颈椎椎间关节• 颈椎椎间关节又称为关节突关节,有引导和限制运动节段运动方向的作用椎间关节构成椎间孔的后壁,其前方与椎动脉相邻近下部颈椎的椎间关节所承受的压力较上部者大,引起骨质增生的机会也较多二、钩椎关节•钩椎关节钩椎关节是由于适应颈椎运动功能的发展,屈伸运动时,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钩椎关节的关节面之间也有相应的滑动,这时钩椎关节起引导颈椎屈伸运动的作用钩椎关节常骨质增生,钩突骨赘对神经根和椎动脉会产生直接压迫 •三、寰枕关节 寰枕关节关节囊松弛,此关节借寰枕前、后膜加强稳定,这两个膜将寰椎和枕骨间的裂隙封闭。
椎动脉由寰枕后膜穿过人颅,而第1颈神经由此穿出,有时寰枕后膜远侧部分可以钙化,在椎动脉及第1颈神经的后方形成一个骨弓,在头后仰时可能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寰枢关节寰枢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寰枢正中关节寰枢正中关节寰枢正中关节寰枢正中关节寰椎横韧带寰椎横韧带寰椎横韧带寰椎横韧带寰椎十字韧带寰椎十字韧带寰椎十字韧带寰椎十字韧带四、寰齿关节与寰枢关节 •寰椎与枢椎之间形成由寰椎前弓和枢椎齿突构成的寰齿关节和是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 1.关节囊 侧方的寰枢关节囊,薄而松弛,连接寰椎侧块的边缘与枢椎的下关节面• 2.前寰枢椎韧带 从寰椎前弓下缘至枢椎椎体前面之间• 韧带韧带((1 1)、)、前前纵韧带纵韧带 ((2 2)、)、后后纵韧带纵韧带 ((3 3)、)、黄黄韧带韧带 ((4 4)、)、棘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上韧带与棘间韧带 ((5 5)、)、横横突间韧带突间韧带颈部韧带•1.1.前纵韧带前纵韧带 它起自枕骨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弓及各椎它起自枕骨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弓及各椎体的前面,止于第体的前面,止于第1 1或第或第2 2骶椎的前面。
前纵韧带坚固附着骶椎的前面前纵韧带坚固附着于椎体,但疏松附着于椎间盘于椎体,但疏松附着于椎间盘•2.2.后纵韧带后纵韧带 位于椎管的前壁,其作用为限制颈椎屈曲运位于椎管的前壁,其作用为限制颈椎屈曲运动它起自枢椎,向上移行为覆膜它起自枢椎,向上移行为覆膜前纵韧带环枕前膜覆膜与前纵韧带覆膜后纵韧带(1)前纵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后纵韧带覆膜覆膜(2)覆膜深部翼状韧带翼状韧带齿状尖韧带(3)后纵韧带后纵韧带椎间盘椎间盘椎体椎体脊柱后面观椎体间连结黄韧带黄韧带椎弓间连结•黄韧带 向上附着于上位椎板下缘的前面,向下附着于下位椎板上缘的后面,薄而较宽黄韧带向外延展至椎间关节囊,但不与其融合黄韧带有一定弹性,颈椎屈曲时,可使相邻椎板稍分开,过伸时可稍缩短,而不致发生皱褶突人椎管内,这样其弹性张力可协助须部肌肉维持头颈直立• 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关节运动屈伸运动•寰枢关节的复合体:中间的寰枢关节和两侧的骨寰枢关节的复合体:中间的寰枢关节和两侧的骨突关节•20%-25% 20%-25% 发生在枕颈区,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发生在枕颈区,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的复合体,其余部分发生在的复合体,其余部分发生在C2-C7C2-C7骨关节突。
骨关节突•寰枕关节:伸展时,凸起的枕骨隆突在伸展位时寰枕关节:伸展时,凸起的枕骨隆突在伸展位时沿凹陷的寰椎上关节突向后滑动,屈曲相反沿凹陷的寰椎上关节突向后滑动,屈曲相反•C2-C7C2-C7:在伸展的时候,首先是下颈椎:在伸展的时候,首先是下颈椎(C4-C7)(C4-C7)伸伸展旋转运动•左右旋转约90°,加起来就180°,再加上眼睛的水平活动度为150°——160°,活动的总视野约为360°•主要发生是在寰枢关节•C2-C7关节面与水平面和额状面成45°角在旋转时,相同恻关节面向后向向下滑动,另外一侧向上向前滑动侧屈•侧屈多数是发生在C2-C7,有5°的侧屈是发生在寰枢关节•侧屈侧的下关节面向下并轻度向后活动,相反的•侧屈是可以发生在额状面和水平面上的•侧屈和旋转是同时发生的•黄韧带 向上附着于上位椎板下缘的前面,向下附着于下位椎板上缘的后面,薄而较宽黄韧带向外延展至椎间关节囊,但不与其融合黄韧带有一定弹性,颈椎屈曲时,可使相邻椎板稍分开,过伸时可稍缩短,而不致发生皱褶突人椎管内,这样其弹性张力可协助须部肌肉维持头颈直立• 颈椎体表标志触诊•寰椎后结节•枢椎棘突•寰椎横突•枢椎横突•颈椎关节突•第七颈椎棘突•第六颈椎棘突头部后伸实验: 坐姿,头部中间位。
检查者右手的示指和中指置于假定的C7和T1,检查者的左手置于其额部,控制被检者的头部作极度后伸,若感觉到上位的棘突在脊柱的生理性前凸中消失,即为C7,而T1棘突仍然在手下没有移动头部旋转实验: 坐姿,头中立位, 检查者右手的示指和中指置于假定的C7和T1,检查者的左手置于其额部,控制被检者的头部作左右的旋转,第七颈椎棘突能触到一个轻微的运动,而T1棘突没有移动第六颈椎棘突 触诊:确认C7后,向左和向右重复旋转头部能够确认 (第六颈椎棘突在检查者的手指下移动明显)寰椎后结节•触诊:枕外隆突下方凹陷处,•平枕骨大孔检查者用拇指在凹陷处能直接触到后结节 枢椎棘突•触诊:寰椎后结节所处的凹陷的下方触到的骨性结构当被检查者的头部做轻微的屈伸运动,则枢椎棘突在检查者的手指下更明显 寰椎横突 触诊:在下颌骨的下颌支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用示指按压枢椎横突 触诊:下颌角和胸锁乳突肌之间,此横突更不显著第3到第7颈椎横突•触诊:位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之间手指上下滑动可以触到,•14.颈椎关节突的整体触诊•检查者的手指位于斜方肌颈部肌束的前方,为了更清晰接触到颈椎关节突,可以置另一手于被检查者额部,使其颈部左右侧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