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第五章.pptx

24页
  • 卖家[上传人]:种****
  • 文档编号:320839214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798.97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 第五章 目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小学综合实践活课程设计的方法01020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04第一节一、主体性原则二、实践性原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三、整合性原则四、生成性原则五、创新性原则0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一、主体性原则(一)学生要有选择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从熟知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经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选择要探究和实践的内容,自由结成活动小组二)学生要有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要一活动为载体,让许学生自主性地参与 到活动中去,独立完成活动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给予学生熟悉、自由的情境 2.教师与学生建立伙伴关系0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二、实践性原则(一)开放的实践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应该面向学生的全部生活领域,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践空间,充分利用课内外、校内外课程资源,组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二)创新的实践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势很丰富,常见的有旅游考察、参观访问、 调查研究、网上查找资料,写研究报告、文艺表演等,这些活动形式具 有一定的实践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可能存在大部分靠教师组织 安排、过于注重实践结果等情况。

      0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三、整合性原则(一)各领域间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四大指定领域,分别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对各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二)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采用两种方式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第一种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融入 学科领域的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挖掘、延伸、综合与重组;第二种 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引入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 并在教学中对问题进行探究,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加深0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四、生成性原则(一)注重整体规划、宏观把握与思路预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宏观把握与思路预设,目的是形成一个框架,引领学生探究的方向,防止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而对于活动中学生的具体行为和表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预设,也不应该预设二)预留活动生成空间,方便活动的调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重视生成性,强调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 自主地、“奔跑”,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应预留活动生成空间, 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为新情况、新问题留有余地。

      0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五、创新性原则(一)主题新颖,内容突出地方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一般来源于大自然、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和可能的未来生活,不管从哪个领域挖掘主题,都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具有新颖性二)独辟蹊径,活动形式新鲜有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很强,可以随时融入新的知识、信息、 活动方式等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师生可以通过富有时代气息的 形式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安排活动01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五、创新性原则(三)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除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形成,比如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特点及良好的习惯等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因素,比如,选择活动主题时,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又如,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专注地进行探究活动,克服活动中碰到的困难,努力达成活动的目标等第二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活动目标的基本要求二、活动过程的基本要求三、活动内容的基本要求四、活动形式的基本要求0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活动目标的基本要求(一)明确清晰 (二)全面具体二、活动过程的基本要求(一)突出参与性(二)体现探究性(三)注重体验性三、活动内容的基本要求(一)内容广泛 (二)切实可行四、活动形式的基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要求多样化。

      第三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方法一、活动目标的设计二、活动方式的设计三、活动过程的设计0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方法一、活动目标的设计(一)活动目标设计的依据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学段目标2. 学生的发展情况(二)活动目标设计的方法1. 依据总体目标,细化各级目标2. 依据领域目标,生成具体目标3. 注重目标清晰、恰当的表述0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方法二、活动方式的设计(一)活动方式设计的依据1. 活动内容2. 活动目标(二)常见的活动方式介绍1. 观察法2. 调查法3. 实验法0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方法三、活动过程的设计(一)活动开端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端设计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后续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端的设计要注意通过对初始活动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的巧妙安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绪和活动兴趣二)活动主体阶段的设计1. 为活动生成留有空间2. 关键细节设计0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方法三、活动过程的设计(三)活动完成阶段的设计这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整理活动成果,即学生对已有的成果进行统整、设计、归纳、细化,并完善自己的成果。

      其中,成果的表现形式由学生依据活动类型、方式自己选择四)活动总结阶段的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结阶段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完成的阶段,活动目标是多维度的,活动总结也应是多维度的在活动总结阶段,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包括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角度进行总结第四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一、做好准备工作二、确立活动主题三、撰写活动方案四、评价活动方案0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一、做好准备工作(一)知识准备1. 理论知识的学习准备2. 方案设计的示范准备3. 资料搜集的准备4. 资料整理的准备(二)心理准备在活动开展中,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一系列变化,这就需要教师有排除学生心理压力的准备,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0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一、做好准备工作(三)资源准备1. 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条件准备2. 了解学生的资源准备(1)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结构2)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3)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4)了解学生的处境与疑问5)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发展需要0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二、确立活动主题确立活动主题有多种方式,可以是学生自发议论的,也可以是师生聊天“聊”出来的。

      不管这些活动主题所包含的问题是操作性的、探索性的、批判性的,抑或是发现性的,都必须是教师和学生协商的结果,这是确立活动主题的基本原则活动主题的产生和提出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准备一些新颖有趣、对学生有较大吸引力的问题,对学生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心理0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三、撰写活动方案(一)活动方案的形式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活动背景及意义、活动目标、活动条件及相关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总结等内容常见的活动方案形式有表格式和文本式两种二)活动主题的撰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是整个活动的“窗口”和“眼睛”,是对活动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应反映出整个活动的主要特征主题设计应新颖醒目、清晰明了,能吸引活动对象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研究的兴趣0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三、撰写活动方案(三)活动目标的撰写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包括认知性目标、操作性目标、情感性目标三个维度,活动目标的撰写是指具体描述活动行为目标,也就是从三个维度出发对行为目标进行具体而又明确的表述四)活动主题的撰写1. 准阶段备2. 实施阶段3. 总结阶段04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四、评价活动方案(一)对活动主题的评价活动主题主要从活动主题是否有价值、是否有特色、是否有趣味、是否贴近生活、是否切实可行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活动目标的评价活动目标的评价主要是评价目标是否全面、是否具体、是否恰当、是否明确、是否可测等三)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是评价活动阶段划分是否合理、活动方式是否多样得当、活动过程是否反映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结果能否反应活动过程等Thank you汇报完毕 感谢欣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