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游词(定稿).docx
8页导游词(定稿) 2007年,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而祭孔大典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敬爱的挚友们,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孔子的家乡曲阜参观巡游,我是曲阜旅行社的导游员李文雅,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今日特别荣幸能成为大家的导游希望您在这里渡过一段充溢而有意义的时间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下面就让我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启我们的孔庙之旅 众说周知,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学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他死后的其次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气概磅礴的孔庙古建筑群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孔庙被称为天下第一庙 最初的孔庙也仅仅是孔子的故居汉代以后,孔子及儒学地位渐渐提高庙宇也随之扩大从古至今,孔庙先后重修扩建七十多次,使曲阜孔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孔庙仿皇宫建筑之制,分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占地约14万平方米,共有房屋466间,门亭54座,碑亭17座,有碑碣近千块,中轴对称布局规模之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全国三大古建筑群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曲阜明故城的正南门外,城门的北面就是被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孔庙。
我们刚刚走过的这条路叫神道是古代特地开拓的通向重要庙宇的通道 挚友们,城门的正上方有“万仞宫墙”四个大字,是隆皇帝的御笔它来源于孔子得意弟子子贡鲁国大会诸侯时,有人提出子贡的学问博大精深,可与孔子同日而语,子贡在场,立刻站起来说,我可不敢与老师孔子比,人的学问好比一堵墙,我这道墙只有一仞之高,老师的墙有数仞之多后人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从夫子之墙数仞,到“百仞”、“千仞”到明代皇帝封孔子学问有“万仞”,赞颂孔子学问高深,这四个字原为明朝钦差所写,乾隆为表示他对孔子的敬重,亲书“万仞宫墙”换上了他的御笔匾额 挚友们,现在看到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是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建于明代,“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学者胡缵宗(zuan)的手迹,“金声玉振”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意思是说孔子学问精湛而完备,犹如奏乐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完整无缺 过了金声玉振坊是一座单孔石桥,名曰“泮水桥”,行宫旁泮水池的水相通 挚友们,前面庙墙外,东西各立一块石碑,叫下马碑,现仅存东边这块,碑上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官员、庶民百姓从今路过下轿下马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孔庙的敬重 挚友们,我们正对的门坊是棂星门。
是第一进院落的大门,明代所建,清代乾隆年间重修,由木制改铁石的棂星门”是乾隆御笔相传棂星是“有二十八宿”中,掌管文化的星,又叫“文曲星”,把孔子与天上管文化的星联系起来,说明文化方面他是最高的 挚友们我们接着往里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门坊是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xian手书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会合之气,“元气”原意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太和元气”也就是说孔子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最名贵的一面,犹如天地生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到达一种至高无上的境地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至圣是赞扬孔子“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好,挚友们,下面我们将穿过圣时门进入孔庙的其次进院落前面就是圣时门了,圣时出自《孟子》,“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过圣时门迎面有座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非常高深 我们现在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建于明朝,是明朝孔庙的正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中“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
再往里走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见有关,“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挚友们,过了大中门便是孔庙的第四进院落了,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座门楼叫同文门,始建于宋代,这座门是一座独门,左右无墙以前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在主体建筑之前常有小型建筑作为屏障,以表示庄重,作用同文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同文门是奎文阁的屏障,那后面这座主体宫殿就是奎文阁了,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始建于宋代,“奎星”,二十八宿之一被人们称为“文官之首”所以,金朝章宗为赞颂孔子是天下文官主,将原藏书楼命名为“奎文阁”奎文阁内现为孔子圣迹图陈设孔子圣迹图现存三套,描绘了孔子一生主要活动 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院内有十三座碑亭,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所设立碑刻57块,从书法上看,真草隶篆、座座不同,其中有蒙古文、满文与汉文比照石碑,通过十三碑亭可窥见出历代建筑技术的发展改变 孔庙由这里起分为三路布局,并列五门,中为“大成门”,左边是“金声门”,右边是“玉振门”,再往西为“启圣门”,再往东为“承圣门”。
经过大成门,在大成门里东侧有一石栏,栏内有一棵桧树,相传为孔子亲自所植树东侧有明万历年间才子杨光训题写了“先师手植桧”的碑石 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非常高深 我们现在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建于明朝,是明朝孔庙的正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中“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 再往里走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见有关,“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挚友们请看,前面就是我们常提起的杏坛了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宋朝时增设了杏坛,相传孔子当时是在土台上,大杏树下给弟子们讲学杏坛的建筑结构较为新颖这种结构在全国来说也是不多见的,四面悬山,十字结脊,从四面观看形态一样,具有独特的建筑特点,大家可以细致品尝一下 挚友们我们无奈最终来到了孔庙最重要的宫殿大成殿了,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 “大成”出自《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 大成殿和北京的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殿高24.8米,阔45.7米,深24.89米。
四周环有28根用整个石头雕成的龙柱,工艺精湛,造诣很深 尤其殿前廊10株深浮雕的滚龙柱实为世之罕见,10棵柱子20条龙,上下对翔,升腾盘绕戏一颗珠子,神态各异,无一雷同,越看越有动意,跃然石上活灵活现这是徽州工匠的杰作皇帝来曲阜朝孔时,孔家都用黄绫把龙柱裹起来,不让皇帝干脆看到龙柱,因为超过了金銮殿,怕皇帝不兴奋,加以指责其余18根柱是八棱的浅浮雕龙柱,一个棱面刻九条龙,每根柱子八个棱,八九72条龙共计雕刻1296条龙这是罕见的石刻艺术珍宝 好,挚友们,今日的巡游到此结束在这一路的旅程中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同时希望大家喜爱我的服务,有缘我们再会 导游词(定稿) 世界导游词[定稿] 颐和园导游词[定稿] 西塘导游词[定稿] 玉泉寺导游词(定稿) 瘦西湖导游词(定稿) 大足石刻导游词(定稿) 导游词的写法(定稿) 老龙潭导游词[定稿] 玉林概况导游词[定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