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北京海淀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pdf
20页2023 北京海淀高一(上)期末 化 学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8 页,共两部分,页,共两部分,28 道题满分道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22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随着神州十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6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实现在轨交接空间站中有一套完善的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实现舱内氧气和水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在轨驻留的需求。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点火发射 B.冷凝回收舱内的水蒸气 C.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气 D.还原去除舱内的二氧化碳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Fe OH3)(胶体 B.KCl溶液 C.蔗糖溶液 D.NaOH溶液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乙醇 B.Fe C.HNO3 D.KOH溶液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2SO4属于酸 B.KOH 属于碱 C.NO 属于氧化物 D.石灰水属于纯净物 5.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 Na2O2 B.白色固体 C.能与 H2O反应 D.能与 CO2反应 6.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浓硫酸 7.下列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A.CuCuSO4 B.Fe OFeCl233 C.SOH SO324 D.NHNHSO2344)(8.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操作 D.熄灭少量燃着的金属钠,用干燥沙土覆盖 9.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用FeCl3溶液刻蚀电路板上的铜箔:+2FeCu=Cu2Fe322 B.蔗糖中加入浓硫酸,产生大量气体:+C2H SO24(浓)+CO2SO2H O222 C.次氯酸见光分解:+照光2HClO2HClO2 D.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变暗:+2NaO=Na O222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Cl2的质量是 71 g B.1 mol NH3中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 1023 C.常温常压下,22.4 L CH4的物质的量为1 mol D.Na SO 1 L 1 mol L241溶液中含有+2 mol Na 11.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干燥的Cl2并研究其性质。
其中,a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b、c 分别为湿润和干燥的红纸条,d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用上述装置制备Cl2,所选反应物和收集方法正确是 选项 A B C D 反应物 浓盐酸和MnO2 浓盐酸和MnO2 稀盐酸和MnO2 浓盐酸和高锰酸钾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A.A B.B C.C D.D 12.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干燥的Cl2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b、c 分别为湿润和干燥的红纸条,d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为达成实验目的,甲、乙、丙中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甲中为饱和食盐水 B.甲中为浓硫酸 C.乙中浓硫酸 D.丙中为NaOH溶液 13.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备干燥的Cl2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b、c 分别为湿润和干燥的红纸条,d为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及Cl2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a变蓝 B.b 褪色,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C.b 褪色而 c 不褪色,说明Cl2能与水反应 D.d 先变红,一段时间后褪色 14.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核心和关键,某营养液中含 4种离子(忽略微量离子),对离子浓度的要求如下表所示。
离子种类+K+NH4 NO3 PO43 浓度(mol L1)_ 0.03 0.03 0.01 该营养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1 mol L1 B.0.02 mol L1 C.0.03 mol L1 D.0.04 mol L1 15.营养液是无土栽培的核心和关键,某营养液中含 4种离子(忽略微量离子),对离子浓度的要求如下表所示离子种类+K+NH4 NO3 PO43 浓度(mol L1)_ 0.03 0.03 0.01 用下列物质配成1 L满足上述离子浓度要求的营养液,其他离子对植物的影响可忽略,符合要求的一组是 A.0.01 mol KNO3和0.01 mol Na PO34 B.0.03 mol KCl和0.01 mol NHPO344)(C.0.01 mol KNO3、0.03 mol NH Cl4和0.01 mol Na PO34 D.0.03 mol KCl、0.03 mol NH NO43和0.01 mol Na PO34 16.氮循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无机氮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亚硝酸盐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关于亚硝酸钠NaNO2)(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资料:HNO2为弱酸,NO2在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A.NaNO2具有氧化性 B.NaNO2具有还原性 C.NaNO2能与H SO24反应 D.NaNO2能与NaOH反应 17.氮循环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其中无机氮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海洋无机氮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 2 中,可能需要O2参与反应 B.过程 3 中,发生的均为还原反应 C.过程 4 中,生成+1mol NH4至少转移8mol电子 D.过程 5 中,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均降低 18.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Ca2、+Mg2、SO42,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滤液 1 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Na B.Cl C.+Mg2 D.SO42 19.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Ca2、+Mg2、SO42,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下列关于粗食盐水提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 ii的目的是除去SO42 B.过程 i和 ii的顺序可互换 C.过程 iii中加入的试剂 X为Na CO23 D.沉淀 3 的成分是BaCO3 20.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Ca2、+Mg2、SO42,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整个提纯过程中,未用到的实验仪器是 A 蒸发皿 B.玻璃棒 C.漏斗 D.烧瓶 21.用如图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灯光变化呈“亮灭亮”的是 A B C D 试剂 a 盐酸 硫酸 CuSO4溶液 蔗糖溶液 试剂 b NaOH溶液 Na CO23溶液 Ba OH2)(溶液 蒸馏水 A.A B.B C.C D.D 22.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很快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B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溶液一定含有+Fe2 C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 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一定是CO2 A.A B.B C.C D.D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6 题,共题,共 56 分。
分23.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并回答问题用途 物质 A.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 a.Na B.84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 b.Na CO23 C.厨房中的食用碱 c.Fe O34 D.打印机墨粉中的磁性成分 dNaClO (1)上图连线_(2)上述NaClO的用途,利用了它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Na可以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24.我国科学家用CO2人工合成淀粉时,第一步需要将CO2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件条定一+CO3HCH OHH O22321)做还原剂的物质是_,碳元素的化合价_(填“升高”或“降低”)2)反应中每生成1 mol CH OH3,消耗CO2的物质的量是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25.实验小组同学需要配制500mL0.4mol L NaCl1溶液方法如下:(1)需要称取NaCl的质量为_g2)为完成实验,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和_3)在转移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是_(填字母)A.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没有烘干 B.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C.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几滴蒸馏水 26.某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并探究SO2的性质。
1)制备S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所用硫酸的浓度较低,反应时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是_2)能体现SO2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3)中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生成,说明SO2具有_(填“氧化”或“还原”)性4)中观察到蓝色褪去,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27.高铁酸钾(K FeO24,其中Fe元素为+6价)是新型绿色水处理剂,其制备方法如下图所示(部分步骤已略去)已知: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度:K FeONa FeO2424 (1)过程 I 的目的是制备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过程 II 为碱性条件下制备高铁酸钠(Na FeO24)补全过程 I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ClO_=+FeO42_+H O2_除Na FeO24外,过程 II中还可能生成一种含铁元素的难溶性杂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3)过程 I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过程 IIII 中,需要进行过滤操作的是_(填序号)5)可将氨氮废水中的转化为2N除去从价态角度分析,能处理氨氮废水的原因是_28.某补铁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说明书中建议“本品与维生素 C 同服”。
小组同学为探究其原理,用放置 7 天的溶液(pH4)进行下列实验资料:维生素()686C C H O又称抗坏血酸,易溶于水,其溶液呈酸性I.检验铁元素的价态 实验序号 试管中的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i 2 mL放置后的溶液 滴加 5 滴 KSCN溶液后,溶液变浅红色 ii 2 mL放置后的溶液,0.1 g维生素 C 维生素 C 溶解,溶液pH3,滴加 5滴 KSCN溶液后,溶液 仍呈无色 (1)i中观察到_,说明溶液中存在将氧化的物质是_2)小组同学推测,ii中溶液仍为无色是因为维生素C与发生了反应补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686C H O+3+Fe=_666C H O+H+_ 甲同学认为,可以取 ii中溶液加入酸性溶液验证反应产物乙同学认为该方法不可行,理由是_3)丙同学认为 ii中检验方案不严谨,应考虑 pH对反应的影响,依据是_II.探究 pH对 ii中反应的影响 小组同学补充了如下实验,继续探究 pH对 ii中反应的影响实验序号 试剂 实验操作及现象 iii 滴加 5 滴 KSCN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浅红色比 i中加深(4)判断下列关于实验结论的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pH 对与SCN的显色反应有影响 加维生素C后pH3,导致 ii中未末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