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传媒学院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学长整理自己.pdf
23页浙江传媒学院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学长整理自己浙江传媒学院语文期末考试复习学长整理自己补充补充大学语文复习 A 计划浙江传媒学院 薛忠宇(命中率 80%! ! ! )填空(20%)+翻译(12%)+简答(16%)+阅读(22%)+写作(30%)十套试题《大同》P21.选择——《礼记》是战国秦汉之间儒家思想文献的汇编,以对古代礼制的讨论与阐发为主要内容 《礼运》是其中第九篇,大同指儒家理想中上古尧舜时代的和平状态2.大同与小康的区别(简答) :大同没有礼教的束缚,属于公有制社会,天下都是公家的;小康有礼教的制约,私有制社会,天下都是私家的,强调用礼来规范社会关系3.“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本句反映了孔子道德递衰的史观4.《大同》一文的语言风格:文字铺张扬厉,语句谐韵,视野开阔,气势充沛,流露出对人类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爱之情,可谓情理并重,典雅崇高5.《大同》前两段的重点句翻译: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者的行列仲尼之叹,盖叹鲁也:孔子之感叹,大概是叹鲁国吧!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原始社会至善至美的那些准则的实行,跟夏商周三代杰出人物(禹汤文武相比) ,我赶不上他们,却也有志于此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男有分,女有归 ,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
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男人有职份,女人有夫家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 ,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6.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滑铁卢的一分钟》P181.本文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主要作品《象棋的故事》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传记文学《三大师》 、 《罗曼*罗兰》和《与恶魔的搏斗》 。
司汤达,法国作家,代表作《红与黑》 1806-1814 在拿破仑军中任职,随大军转战欧洲大陆,他在《巴马修道院》中所描写的滑铁卢战役是该小说的著名篇章2. 写作题:关于对文章前两段和最后一段的了解 P22 茨威格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一些非常重要的、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这些时刻一旦发生就会决定历史的进程 “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做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这样的时刻就是他说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七月》P301.选自《毛诗正义》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最初叫“诗” 、“诗三百” 到汉代称作“诗经” 共收西周至春秋的诗歌 305 篇,分为十五风、大小雅、周鲁商颂三部分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2 本文选自《诗经*豳风》 ,诗的第一章前段言衣之始(1、2、3 句) ,后段(4、5 句)言食之始朱熹评价:第二到第五章终一章前段之意,六至八章,终后段之意3.《七月》描写的是时代背景是:西周初期4《七月》用语朴素平淡,结构回环复沓,节奏错落有致;整节一韵,重章叠句(绵词叠词) ,富有变化 (简答)《招魂》P35屈原,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楚辞》由西汉刘向编纂是一部具有楚地语言、名物、乐调的辞赋作品选集《喝茶》P411.选自《雨天的书》 ,周作人,原名周櫆寿,字启明,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学者、散文集《自己的园地》 、 《雨天的书》 、 《知堂回想录》 2.中西方饮茶文化的区别:西方红茶配土司仅当饭,在肚饥时食之而已,是物质上的满足,是形而下者之器;中国的饮茶未必在于解渴,而在于品茶,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是形而上者的道3.周作人喝茶之意即将茶作为饮料,喝茶在于解渴;喝茶之道意谓喝茶更在于赏鉴其色与香与味,获得精神上的享受4.周作人的“闲话”散文意味隽永,从容舒徐,其“闲话”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为“名士雅趣” ,在体式上平和自然,文风恬适闲逸,如话家常在审美追求上,周作人融西方随笔的谈话风格、中国散文的抒情韵味以及日本俳句的笔墨情趣于一体,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闲话”体言志的小品文,《喝茶》是其中代表之作《萧萧》P481.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中国现代作家、古文物专家小说《边城》 、 《长河》 ,散文《湘行游记》 、 《湘西》 京派小说代表人物曾和丁玲、虎胡世频办刊物《红黑》 描写的大多是湘西世界的乡土人情。
2.女学生出场的背景意义:1、时代背景:新文化之后 萧萧与女学生的遵从与反抗,自在与自觉的对照,女学生更代表着一种对于旧制度的自觉的反省于反抗的力量;2、 “自由”的一种象征,给萧萧带来影响却无实质性的变化;3、暗示沈从文对女学生受现代文明冲击下人性异化和道德堕落的变态现象的批判3.沈从文的湘西世界:1.用水一般的流动抒情笔致,清新明静的文字创造出不受近代文明沾染,淳朴自然、自在自得的世界;2.表现一种自然优美健康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是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3.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生哲学4.湘西小说特点:a. 在现实主义的细腻描写中,浸透着浪漫主义的抒怀幻想b.怀着对故土的挚爱,力图从乡村原始淳厚的民俗民风里寻找人性复归的 “人性美” , 在淡泊从容的处世态度里追求和谐恬静的美学风格c. 简洁生动的艺术语言和浓郁古朴的地方色彩 ”浓浓的地方色香,淡淡的时代投影” d.他的小说被称为“抒情小说、诗小说、文化小说” 《晋公子重耳之亡》P961.《左传》 ,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 、 《左氏春秋》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重耳,晋献公之子,史称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2.翻译: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 “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番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依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 “臣下听说上天所辅助的人,其他人是赶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在国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 本来应该以礼相待, 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要辅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对曰: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gaojian) ,以君以周旋 ”重耳回答说: “如果托您的福, 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
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 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 ”3 叙述特点:本文采用选择记述典型事例的方法表现重耳流亡 19 年纷繁复杂的生活经历,兼具叙事性、戏剧性语言简明生动,精炼含蕴,叙事详略得当,唐刘知几在《史通》里评论到: “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惊梦》P1091.本文选自《牡丹亭》第十出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晚年号茧翁,自署清远道人,临川人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文学家 《牡丹亭》又称《还魂记》 ,是中国戏曲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杰作与他创作的另外三个传奇《紫钗记》 、 《南柯记》 、 《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 2【醉扶归】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天然” :大自然、清新纯洁;爱好,好即美,爱美是天生的背诵语句: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3.“至情论” ,肯定情的重要性,强调用情到极致《惊梦》是《牡丹亭》中最富有神韵与表现力的一出,主要描写主人公杜丽娘的美貌与娇羞,描写她对美与爱的发现与拥抱,前半部分写“游园”时大自然唤醒了她对爱情的强烈渴求,后半部分写通过梦幻冲破封建礼教,体验刻骨铭心的爱情, “两情和合,真是个千般爱惜,万种温存” ,这是她主动追求理想爱情的开始,其间浸润着浪漫主义的感伤之美、追求之美、情爱之美和理想之美,这是对自然、青春和爱情的礼赞。
《伤逝——涓生的手记》 (选自小说集《彷徨》 )P1141.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1918 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使用鲁迅笔名有小说集《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2.《伤逝》采用了手记体的形式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诗化小说的风格3.名句: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爱不能脱离生活,要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涓生子君忽视了获得生存权的重要,缺少韧性战斗的思想准备,以至于突如其来的经济打击面前惊慌失措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对于爱情理解的狭隘造成了两人的悲剧,未能正确认识爱情在全部人生中的位置,以至于组成家庭的目标实现后没有新的人生动力,生活失去应有的光彩 P112 中,真实和空虚意味着什么?选择两者对于涓生的悲剧有何不同?债,重担《封锁》P1371.张爱玲,生于天津,长于上海,后移居美国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短篇小说集《传奇》 ,长篇小说《十八春》 、 《怨女》 、散文《流言》 2.文章开头与结尾对主旨有何用?预示生活的单调,前后照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乌壳虫:放松虚伪的常态;大多数人都处在无聊空虚中度过。
吕宗桢在封锁中的深情表现与封锁解除后的淡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显示了他的虚伪也呈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精神空虚,缺少思想的麻木状态3.期中考试: 《封锁》首段的描写:采用了复迭的修辞手法,如“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 , “没有完,没有完” ,这些词句暗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重复、乏味和枯燥但是面对这样的生活态度, “开电车的开电车,然而他不发疯” ,为什么不发疯?人们似乎毫无思索的全盘接受了这样的生活状态,幽默的文字背后是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嘲讽首段的描写营造了压抑的氛围,为电车“封锁”后暴露出的复杂人性做铺垫小说透视特定状态下人们释放出来的欲念和潜意识,而首段的描写正与这种释放出来的欲念和潜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文章两次描写“叮铃……”的作用?5.“开电车的人开电车”意味,与后文联系?隐含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无聊的生命,没有感情的生活,没有波澜的人生何其无味!这难道不是我们庸庸大众的日常生活以此开头,折射无奈,富于象征意味勾起读者兴趣铺陈下文6.反讽: 反讽的实质——反讽总是涉及字面所讲与陈述的实际意思之间的不一致①表明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即只有在封锁中才会发生这样的故事②揭示了现代都市人的心灵的空虚和无聊。
他们都有在荒漠的心田上滋生情感的需要翠远渴望真实的生活和感情,宗桢需要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