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户庭院经济发展.doc
13页湖南农业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蓝山县庭院经济发展学生姓名:李建峰考籍号:910913100541 年级专业:2012级工商企业管理4班指导老师及职称: 教授学 院: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湖南•长沙提交日期:2013年11月湖南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 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 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 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作者签名:年 月 口摘要关键词 1刖冷 1二、简介及国内外发展(-)什么是庭院经济 1(二) 国外庭院经济的发展 2(三) 我国庭院经济的发展 3(四) 庭院经济的效益分析 4(五) 庭院经济的制约因素 5三、 蓝山县庭院经济的现状 5(一) 吸纳就业方面 5(二) 增加收入方面 5(三) 改善农村环境方而 5(四) 繁荣农村市场方面 6(五) 缓角军人土也矛盾 6(六) 蓝山县现有的模式 6四、 蓝山县庭院经济发展建议 6(一)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庭院经济布局 6(-)零散经营过度为规模经营 7(三)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培训 7(四) 大力宣传提高农户认识 7(五) 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 7(五)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备级政府对发展庭院经济的推动作五、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9农户庭院经济发展学生:李建峰指导:(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长沙410128)摘要:庭院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以庭院时空为基础,以劳动密集或技术密集为手段,运用自 有可支配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综合配置和开发可以利用的H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市场为 导向,从事集约型商品生产的一种家庭白营经济活动。
我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或小城镇, 家家户户都有大小不等的庭院可以利用,发展庭院经济有很大潜力本文以蓝山县庭院经济 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未来的发展建议关键词:庭院发展网络—、刖吞庭院经济是伴随白给自足经济而出现的、在传统的家庭副业基础上随商品经济的发展而 演变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形式庭院经济可以利用院落占用的白然资源和闲散劳动 力,通过系统组合,用较少投入获得相对较高的经济回报此外,部分庭院经济通过适当改 造,能尽快生产出备种名、优、特产品,经济效益高二、简介及国内外发展(-)什么是庭院经济庭院经济(courtyard economy)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的空间、周I科卄•承包的空坪 隙地和各种资源,从事高度集约化商品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 业有的以一业为主从事专业化生产;有的种、养、加工并举,综合经营;有的利用有限空 间发展立体种养业其产品除部分白给外,可以商品形式出伟庭院经济因实行高秆作物与 低秆作物相结合,种植业与养畜业、漁业相结合,不仅可提高土地和空间利用率,还可充分 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活跃和丰富城乡市场,改 善农村环境,缓解口趋严重的土地、人口、生态间的矛盾。
当前,农村庭院经济也是缓 和人多地少矛盾,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国外庭院经济的发展顾名思义,庭院经济是人们依托所居住的庭院从事的一类经济活动,它与田园经济相并 列,共同构成了农户经济从历史上看,人类经过漫长的采集渔猎,逐步过渡到以农耕畜牧 为中心的原始农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人们通过劳动,使原始农业生产的物质产品 逐步增加,劳动产品开始出现剩余,这不仅改善了人类白身的生存条件,而且还使产品交换 不断发生并导致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的庭院经济由此产生并向前发展随肴种养经验的积累和劳动T•具性能的改善,庭院经济活动也被逐步调整和扩大,农业 生产逐渐向自然资源开发纵深领域发展在古华夏文化、古埃及尼罗河文化、古西亚巴比伦文化、古印度两河文化以及古希腊爱琴文化中,都能发掘到原始庭院经济胡存的踪迹从发展家看,两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古 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其早期的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源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汉漠 拉比法典,就对土地出租和耕耘、放牧和管理牧畜以及修建管理果园等事,有明确的规定 这些地区在公元前就有灌溉农业,但由于盲目开星、盐碱、沙化和战乱,在上古时就逐渐地 衰落了,以庭院为载体的经济活动成为维系农户生计的主体,传统的小农经济在发展家 的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
为了减少土地不足、人口增加的压力,发展家不惜人 力、倚重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来达到增加农产品产量的目的,农业追求的目标是自给自足, 解决温饱农产品商品化稈度低,在生产中主要使用的是铁器工具和畜力耕作,形成的是由 分散的小农来经营、耕织结合的、以种养业为主的“小而全”式的传统产业由于技术落后、 资木不足,一方面导致传统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人地矛丿百口益恶化,一旦发生天灾人 祸,人们则食不果腹,社会动荡不宁;另一方瓯,农业生产积累少,分散的小农经营无力创 造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不能为工业及其他部门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向社会提供充裕的 农产品,使这些国家在很长时期内都难以摆脱农耕社会的桎梏发达国家的庭院经济是和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相伴相生的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制 是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的,对十•地的封分形成了许多H给自足的“采邑”经济活动一 直依附于领主庄园农业长期实行“三圃制”,将土地分为三大耕作区,分别为冬作物、春 作物、休闲地,三年转换一次土地耕作粗放,产量低,育到18世纪丁•业革命才使传统的 农业和庭院经济发生了变化始于15世纪末叶的白由资本主义竞争,在欧洲发生的长达4 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以及在北美大陆上推行的“西进运动”,使农村小农数最急剧减少, 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资木原始积累不断增加,资木主义农场相丿、、Z地发展起来,大大加速 了农业资木主义化的进程。
为了追求农业剩余,工业资木、商业资本大举渗入农村,同时伴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解 体、产业革命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广泛应用,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以及15枇纪末 地理大发现后国际市场的扩大,欧洲、北美等资木主义国家的家庭农场和农业发展发生了根 木性的转折一方面通过土地集中和兼并,在小农户破产的同时产生了大批资本主义农场, 另一方面,小农迅速丧失土地沦为佃农和农业工人,为资木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提供 了大量的产业后备军为了追逐利润,资木主义农场不断采用农业机械和科学技术成果,通 过扩大经营规模来进行扩大再生产,使农场和农业企业间岀现口益明显的社会分工,商品经 济完全代替小农经济,彻底摆脱了传统“小而全”的生产结构,转向为市场专门生产或主要 生产某种(或某类)农产品,依托家庭的生产项li或者消失,或者降到从属地位,由此产生 出谷物农场、果树农场、养猪农场、奶牛农场等专门农场资木集约化不仅推动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也推动了庭院经济的多样化和现代 化在西欧、北欧等地,家庭农场被视为社会可靠的稳定器、就业者的来源及消除贫困的保 障对经营农业的人们来说,身处乡村广袤的空间,与活生生的大白然打交道,带来的是对 自由、独立的体验,是人与白然的融合,农业把人与自然紧密地联系起來。
20世纪90年代 以来,在欧洲的乡村地区,许多家庭农场和庄园都推出了集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生态旅游, 并带动家庭制作工艺品、传统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目前,在发达国家,庭院经济已被看作是与市场经济并列的一种经济形式,被定义为“利 用家庭资木和家庭成员中不付薪金的劳动力,来生产供家庭白己使用的产品和服务的家庭生 产活动”这类活动主要包括有家庭食物的准备、家庭清洁、房屋修缮装饰、庭院园艺以及 为如他家庭或社区提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同时又被称为“非市场生产”(non・ market production)o这类活动虽然不向市场提供产出,但需要在市场中购买中间环节的产品和服务, 并消耗应付费的水、电资源,实际上是一方面创造了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增 添了家庭和社区的福利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上分析,即使是未得到酬金的劳动力在 所进行的未向市场出卖产品和服务的家庭活动中,也都创造了经济价值例如,一个家庭在 市场上购买价值10美元的蔬菜、肉类等原料,通过使用厨房设备和水、电消耗,制作出市 场价值30美元的饭菜,实际上是将原料增值20美元,按照国民经济核算方式来计算,如扣 除中间成本10美元,这顿饭菜制作的增加值则为10美元。
根据三次大范围对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内的庭院经济(Household Economy)调杳数据的 分析,庭院经济创造的经济产值约占各国政府所统计的市场经济规模的一半多为了全面统 计庭院经济活动的规模,人们提出了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并行的新的社会经济核算方式, 用以不付薪金劳动力创造的家庭生产总值(Gross Household Product,缩写为GHP)和以付 薪金劳动力创造的市场生产总值(Gross Market Product,缩写为GMP)统计指标和方法, 同时设计出经济生产总值(Gross Economic Product,缩写为GEP)-來统计所有经济增值的 社会活动,并代替不完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式这样,理论上GEP就等于GHP 与GMPZ和为此,经济学和统计学科研人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和数据分析活动, 取得了显著进展,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并围绕家庭生产安 全和居民健康、居住环境保持清洁等方血,提出了发展庭院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三)我国的庭院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庭院经济就一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主要活动据考古发现,在河 北磁山、河南裴里岗、浙江河姆渡文化的遗址中,出土的石斧、石铲、石刀、石镰以及陶器 等物品,适应了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方血的需要。
《淮南了 •氾论训》载:“伯余Z初作衣也, 镁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这是古代曲籍追述的最原始的纺织水平到战国时, 秦国商鞅提出“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这一时期社会追求的理想是,“五亩Z宅,树 Z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Z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Z田,勿 夺其时,八口Z家可以无饥矣”(《孟了 •梁惠王上》)并且,当时的社会都是以农业为“木 业”,以“雕文刻镂” 一类奢侈品的生产与流通为“末业”战国后期,“末”的范围进一步 扩大到整个工商业,从而形成农木工商末的概念此后,这种依“宅”据“皿”、“前植榆、 槐、桐、梓,后种竹,旁冶圃,中庭植果树”(《补农书》)、“务本抑末”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一 直延续下来,经久不衰新建立后,庭院经济发展一波三折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的“一大二公”运动,制约并削弱了以家庭为基础的庭院经济发展在“文化大革-命”期 间,庭院经济又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家庭副业遭受到严重打击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 家庭承包制,耕地及自留地的『I主经营权又重新冋到农民手中,使家庭经济由自产留用逐步 转到商品生产,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庭院经济凭借其特有的小规模、品种多、转向快, 既能快速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又能联合起来实行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不仅受到广大农户的普 遍欢迎,也为开拓市场的企业带来商机,为寻找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例如,山东省枣庄市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采取逆向思维方式,在注重大田、大棚开发 的同时,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把农户庭院开发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走出了一 条依靠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