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大学理科基地班(数学)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1800字.docx
18页宁波大学理科基地班(数学)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1800字 宁波大学理科基地班(数学)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基地班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素养,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经济与金融数学、网络与计算技术等数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开发应用、教学和管理工作;具备在数学学科和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的相关学科继续深造的基础和潜能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考研和继续深造的知识和能力的优势2.具有较强的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与应用能力,熟练掌握某一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学科竞赛和知识综合的素质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编写应用程序的能力4.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能适应双语教学5.了解数学科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专业视野6.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等有关政策和法规三、特色培养方案1.引入研究性学习①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方法,在教学中融入研究性的内容和方法②二年级以后成立研究小组,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文献阅读、小组报告、小组讨论等活动,在第三学年完成学年论文 ③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介绍数学学科的前沿动态或新的学科内容④鼓励和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相关研究生的讨论班活动,接受科研方法训练2.建立导师制①选拔(副)教授或优秀的青年博士担任年级导师②从第五学期开始,在年级导师基础上,聘请(副)教授、优秀的青年博士或在读的优秀研究生,担任学生学习导师3.建立学科实训基地项目,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四、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常微分方程、概率论、近世代数2.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概率论、近世代数、数理统计、泛函分析、微分几何、大学物理、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实验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五、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六、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有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七、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课程:(42学分);数学基础课程:(约48学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复变函数、大学物理等;数学专业课程:(约40学分):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数学物理方程、微分几何、数理统计、数学专题讲座、微分方程数值解法、现代控制论基础、数值计算方法、图论及其应用、数学建模、运筹学、组合数学等;经济类课程:(约17 学分):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精算学概论、SAS统计分析及应用、投入产出分析、保险学引论、金融数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课程:(约17学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数学应用软件、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全校任意选修课共8学分创新创业学分共4学分,要求通过参加校级以上学科竞赛,或参加科研项目、发表论文(作品、成果)获得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八、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八、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一)八、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二)八、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三)八、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四)八、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五)八、理科基地班(数学)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六)九、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十、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保险辅修课程设置一览经济管理辅修课程设置一览理科基地班(数学)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理科基地班(数学)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注: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毕业论文,共57.0学分第二篇:宁波大学法学(2+2)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1200字宁波大学法学(2+2)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治建设的需要,在国家立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行政执法部门、财税部门、法律服务机构、涉外商事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实际工作以及法学研究、法学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主要目标是法官、检察官、公务员、仲裁员、律师和企事业法务人员。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我国主要法律、法规、司法实际和有关方针政策;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社会调查和法学分析,研究和解决法律实际问题;能正确处理民商事、行政和刑事案件,撰写法律文书,具有较好的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比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本专业的学位课程为法理学、民法学1、国际经济法在本校参加学位课程考试成绩达到75分是获取学士学位的必备条件之一入学考试民法卷成绩达到卷面总分75%者视为通过民法学1学位课程考试2.主要课程:法理学、民法学、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知识产权概论、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2年,最长学习年限为3年2.毕业最低学分:82学分学生在原高校学习期间必须修读本计划规定的全部接口必修课程凡入学前未通过的接口必修课程,都必须在本校学习阶段完成凡入学前已经修读的接口必修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并获得学分的课程,可以不再修读,但需要多选同等学分的其他法学课程以替代毕业最低学分不变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普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创新创业学分以相应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衡量,相关学分计算依照《宁波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方案》七、宁波大学法学2+2专业课程设置总表注:学生在原高校学习期间必须修读并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共12学分)未取得上述学分的,不足部分必须在本校学习阶段完成获得的学分,可以作为任意选修学分获得“两课”学分也可以以通过以下课程的方式替代,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七、宁波大学法学2+2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一)七、宁波大学法学2+2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二)七、宁波大学法学2+2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三)2.带“◆”号课程为双语教学课程,共6门3.必选课指必须选读但不要求一定取得学分的选修课程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