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工企业薪酬和企业行为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oc
4页职工企业薪酬和企业行为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王可 邹洲 南京财经大学 摘 要: 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因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和区域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 甚至社会的稳定, 和许多其他因素的变化都与劳动力成本相关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作为研究的对象, 以制造业为研究的重要部分, 通过数据的分析并规划数据, 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走向、变动的原因, 以及变动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后果进行了研究根据江苏省近些年劳动力成本变动的数据, 结合江苏省企业特点, 进一步对其发展提出针对性意见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企业; 发展;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基金项目“财务重述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2014SJD132) 阶段性成果一、前言市场的经济主体是由中小企业构造的, 中小企业推动着国民经济发展, 增使社会更加的稳定尤其在现在, 中小企业对就业压力的缓解、对科教兴国的实现、对经济结构的优化等, 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一切都要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的条件下因此, 改革的正确指导, 支持其发展, 已迫在眉睫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于劳动者来说, 面对物价飞速上涨消费水平不断攀升, 当然需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来满足自身需要。
而对中小企业来说, 盈利为其终极目标, 当然要尽量削减成本来缓解竞争压力这对矛盾如何解决, 首先需要弄清楚劳动力成本变化实际情况, 再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的重要影响, 从根源上为中小企业发展寻找出路, 同时也为政府在此背景下调整发展战略寻找新的竞争优势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二、职工薪酬与劳动力成本职工薪酬是企业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由企业供给, 职工能够以此来决定是否留任, 通常涵盖了不同形式的报酬等职工薪酬需要对多个群体负责, 不仅仅是员工本人, 还包括员工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个体这是企业会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能够一线职工薪酬对职工创造价值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劳动力成本是企业必须的一项支出, 在这项支出的支持下, 其能够获得劳动力结合组成结构看,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按照国际提出的要求, 劳动力成本的内容不只是通过货币呈现出来, 同时还能够通过其他物质、非物质方式展示, 其范围大于工资, (如节假日福利、社会保障、技术培训等) 劳动力成本是劳动者所有报酬之和, 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职工保险金和公积金是劳动力总成本的四项基本内容三、江苏省劳动力成本变动情况劳动力成本的绝对变化主要通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的变化趋势来观察, 我省近十五年的数据如下:图 1:2003-2013 江苏省制造业平均工资 下载原图(资料来源:根据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以 2003 年为基年, 15 年来江苏省制造业职工平均薪酬呈上升趋势。
从 2003 年的 13512 元上升到 2013 的 53979 元, 累计增长 299.49%, 年平均增长率为29.95%, 并且近几年增长率呈急速上升的趋势四、劳动力成本上升原因1.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随着九年义务制教育日趋成熟, 再加上高等教育扩招, 进一步减少了低端廉价劳动力的供给招不到足够的员工也就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发展, 企业只能提高工资水平2.劳动生产率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 经过多年劳动的积累已经变成拥有熟练技术的工人中国的教育, 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么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不可避免的3.物价水平上涨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 一个国家经济高增长率一般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而通货膨胀率的上涨直接导致更高的生活成本, 也就必然推动了工资的增长4.最低工资水平的提高中国已逐步建立职工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 同时,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以及谈判、协商的制度都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目前, 按照市场的要求, 成本信息指导制度等已经逐渐走向完善在多方面条件得到提升的情况下, 企业基层员工能够尽快解决工资难题, 从而从根本上推动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
五、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策略(一) 企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作为对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微观主体, 现阶段, 企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积极面对劳动力成本增高带来的现实压力:1.加强劳动力成本管理;2.积极进行产品和技术创新, 实现企业转型;3.培育和发展新的竞争优势二) 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1.深化收入分配改革2.深化税收制度改革保障3.强化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六、总结综上所述,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必然与不可逆转的经济规律我们应积极地应对, 避害就利, 而不是妄图改变规律首先, 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 自身应该先行动起来, 结合各地企业发展的特点, 对症下药, 从内部突破发展瓶颈, 加强劳动力成本管理, 积极研究技术创新, 努力培育新发展优势等等而政府也要发挥其引导作用, 其不仅仅需要关注投资硬环境, 还需要重点看待软环境的完善另外, 政府需要保障合理的优惠力度, 积极鼓励企业创新创造, 维护和完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冲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的束缚, 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制度, 使政府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外商问题, 保护其合法权益其次, 推动企业实现创新, 政府可以实施部分优惠税收政策, 并引导企业进行企业的革新, 进而实现生产率的突破, 并且赋予产品更高的技术值, 让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动。
参考文献[1]陈湘蕊.劳动力成本变动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D].宏观经济管理, 2011 (8) . [2]胡雅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分析[D].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9) . [3]金三林, 朱贤强.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成因及趋势[J].经济纵横, 2013 (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