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ppt
27页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采收与品质的关系采收与品质的关系】】 品质与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药品质的好坏取决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与产地、采收的季节、时间、方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方面早已被历代医家所重视如天麻茎未出土时采者为“冬麻”,有鹦哥嘴(红色芽包),质坚体重,质量为优;茎已出土时采者为“春麻”,无鹦哥嘴,质轻泡,中空,质较次这些采收的理论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由植物体的不同生长阶段、药用部分的成熟程度以及能采收的产量和难易所决定的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生药的采收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一)(一) 适宜采收期的寻找适宜采收期的寻找 要确定中草药的适宜采收期,必须把有效成分的积累动态与植物生长发育阶段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考虑,但这两个指标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研究,以确定适宜采 收 期 一 般 常 见 的 有 下 述 几 种 情 况 : 1、有效成分的含量有一显著的高峰期,而药用部分的产量变化不显著此时,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如蛔蒿( Artemisia clna Berg.)中含有的驱蛔成分山道年( Santonin),经沈阳地区采收经验,初步探索到山道年有两个含量高峰期。
因此,含量高峰期即为蛔蒿的适宜采收期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 第一高峰期在营养期,叶中山道年含量可达%,高峰期持续 4~5天,沈阳地区为 7月16日左右,过此期间含量迅速下降第二高峰期为开花前期,蕾中含量 为 2.4%,高峰期持续一周左右,沈阳地区为 8月25日 至 9月1日左右,过此期间含量迅速下降,含量高峰期,蛔蒿花蕾的顶端由尖而长变为圆而钝,颜色由绿色变为黄绿,手握已不发粘,此时采收最为适宜 又如在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甘草甜素( Glycyrrhlzin) 的含 量 测 定 , 故 甘 草 应 在 开 花 前 期 采 收 为 宜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2、有效成分含量高峰与药用部份产量高峰不一致时,要考虑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即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份%含量,总量最大值时,即为适宜采收期 例如强心新药灰色糖芥(Erysimum canescens Roth.)的地上部分,强心甙总含量在花谢及种子形成期最高,所以应当在此时期采收有时,利用绘制含量与产量曲线图,由二曲线的相交点直接找到适宜采收期。
如薄荷(Mentha hap1ocalyx Briq.)在花蕾期挥发油含量最高,而叶的产量高峰却在花后期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 若将二曲线图中的产量高峰与含量高峰以同一座标高度表示二曲线交点之对应点,即为适宜采收期 此外,有些中草药中除含有效成分外,尚含毒性成分,则采收时亦应予以考虑如治疗慢性气管炎的照山(Rhodoendron micranthum Turcz.)叶中有效成分总黄酮和毒性成分梫木毒素含量与生长季节的关系照山白的叶在6、7、8三个月生长最旺盛,产量最高,但此时总黄酮含量最低而梫木毒素(Grayanotoxin Ⅰ)含量却最高,故以往在此期间采叶似不合理,5、9、10三个月份叶的产量虽稍低,但总黄酮含量较高,梫木毒素含量较低,似在此期间采集为宜,至于何月为最适宜采收期,应根据叶产量,总黄酮含量,梫木毒素含量三着的数据,综合考虑确定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 (二二) )、一般采收原则、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根和根茎类: : 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一般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休眠期,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
•叶类和全草叶类和全草: : 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或在花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树皮和根皮树皮和根皮 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根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易于剥离根皮多在秋季采收皮多在秋季采收•花类花类 一般在花开放时采收一般在花开放时采收 在花蕾期采收,如槐米、金银花等;在花蕾期采收,如槐米、金银花等; 在花蕾半开放时采收,如除虫菊;在花蕾半开放时采收,如除虫菊; 在花冠由黄变橙红时采收,如红花在花冠由黄变橙红时采收,如红花•果实和种子果实和种子 应在已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应在已成熟和将成熟时采收;少数用未成熟的果实,如枳实等成熟的果实,如枳实等 种子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种子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菌、藻、孢粉类菌、藻、孢粉类–各自情况不一各自情况不一–如麦角在寄主如麦角在寄主( (黑麦等黑麦等) )收割前采收,收割前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茯苓在立秋后采收质量较好;–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则孢子飞散。
则孢子飞散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动物类动物类–昆虫类生药,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昆虫类生药,须掌握其孵化发育活动季节–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则在三月以卵鞘入药的,如桑螵蛸,则在三月收集,过时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收集,过时虫卵孵化成虫影响药效–以成虫入药的,应在活动期捕捉;以成虫入药的,应在活动期捕捉;–有翅昆虫,在清晨露水未干时便于捕捉;有翅昆虫,在清晨露水未干时便于捕捉;–两栖动物如蛤士蟆,则于秋末当其进入两栖动物如蛤士蟆,则于秋末当其进入“冬眠期冬眠期”时捕捉;时捕捉;–鹿茸须在清明后适时采收,过时则角化鹿茸须在清明后适时采收,过时则角化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三)采收方法(三)采收方法采挖收割采摘击落剥皮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四)、生药采收注意事项(四)、生药采收注意事项–保护野生药源,计划采药,合理采挖–凡用地上部分者要留根;凡用地下部分者要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合理轮采–轮采地要分区封山育药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动物药如以锯茸代砍茸,活麝取香–野生药用动物,如虎、麝、羚羊、穿山甲等严禁滥捕–同一植物体有多个部位入药时要兼顾各自的适宜采收期。
如菘蓝、枸杞等–确定生药采收适宜期时应适当兼顾其繁殖器官的成熟期,以保证种群的繁殖生长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第二节第二节 生药的产地加工生药的产地加工(一)目的要求: 中药材采收后,除少数要求鲜用,如生姜、鲜石斛等外,绝大多数均需进行产地加工,中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是促使鲜药材的干燥,符合商品规格,保证药材质量,便于包装、贮藏、运输 中药材产地加工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都应达到形体完整、含水分适度、色泽好、香气散失少、不变味、有效物质破坏少等要求,保证药材质量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二)产地加工的任务1.纯净药材:去除非药用部分、杂质、泥沙等2.保证用药安全: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3.保证疗效:使药材有效成分稳定不受到破坏,符合标准4.包装成件:利于贮藏运输,到达目的地后便于炮制加工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三)常见的产地加工方法1.1.拣、洗拣、洗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2.2.切片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大多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 3.蒸、煮、烫蒸、煮、烫 含粘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
加热时间的长短及采取何种加热方法,视药材的性质而定如白芍煮至透心,天麻、红参蒸透,太子参置沸水中略烫等4.熏硫熏硫 有些药材为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在干燥前后用硫黄熏制,如山药、白芷、川贝母等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5.发汗发汗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等 6.干燥干燥 除少数药材,如石斛、紫花地丁等,有时要求鲜用外,大多数药材经加工后均应及时干燥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新鲜药材中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干燥的方法通常有晒干、烘干、阴干等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1).晒干 利用阳光直接晒干,但需注意: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采用此法,如薄荷;色泽和有效成分受日光照射后易变色变质者,不宜用此法,如白芍、黄连、大黄、红花及一些有色花类药材等;有些药材在烈日下晒后易爆裂,如郁金、白芍、厚朴等;药材晒干后,要凉透,才可以包装,否则将因内部温度高而发酵,或因部分水分未散尽而造成局部水分过多而发霉等。
2).烘干 利用人工加温的方法使药材干燥一般温度以50℃~60℃为宜,此温度对一般药材的成分没有大的破坏,同时抑制了酶的活性,但对含挥发油或保留酶的活性的药材,不宜用此法,如杏仁、芥子等要注意富含淀粉的药材如欲保持粉性,烘干温度须缓缓升高3).阴干 将药材放置或悬挂在通风的室内或荫棚下,避免阳光直射,利用水分在空气自然蒸发而干燥主要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花类、叶类及草类药材,如薄荷、荆芥、苏叶等在干燥过程中易于皮肉分离或空枯的药材,必须进行揉搓,如党参、麦冬等有的药材在干燥过程中要进行打光,如光山药等4).原红外微波 目前已有远红外加热干燥器、微波干燥器等远红外加热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脱水率高,加热均匀,节约能源以及对细菌、虫卵等杀灭作用近年来用于药材、饮片及中成药等的干燥微波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加热均匀,产品质量高等优点一般比常规干燥时间缩短几倍至百倍以上,且能杀灭微生物及霉菌,具消毒作用经试验对夜交藤、山药、生地、草乌及中成药六神丸等效果较好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四)、各类生药的产地加工l根和根茎类生药l一般于采挖后经过挑选,洗净泥土,去除毛须,迅即干燥;l有的须先刮去外皮使色泽洁白,如沙参、桔梗、山药、半夏等;l质地坚硬或较粗,需趁鲜切片或剖开后干燥,如天花粉、苦参;l需要抽去木心,如远志;l富含黏液质或淀粉粒,需用开水稍烫或蒸后干燥,如天麻、百部、延胡索、白及、郁金。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l皮类生药l一般在采收后修切成一定大小后晒干;l加工成单筒、双筒,如厚朴;l先削去栓皮,如关黄柏、丹皮l叶类及草类生药l含挥发油较多的,采后放通风处阴干;l草类一般先行捆扎,使成一定的重量或体积,而后干燥,如薄荷l花类生药l在加工时要注意花朵的完整和保持色泽鲜艳,直接晒干或烘干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l果实类生药l一般采后直接干燥;l经烘烤、烟熏等加工过程,如乌梅;l经切割加工,如枳实、枳壳等l种子类生药l通常采收果实干燥后去果皮取种子,直接采收种子干燥;l将果实干燥贮存,使有效成分不致散失,用时取种子入药,如豆蔻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第三节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与保管生药的贮藏与保管 •(一)药材的防霉 •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的表面上;在适当温度、湿度及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 –药材的防霉措施:•主要是控制库房的湿度在65%~70%为宜;•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二)药材的防虫 –虫害对药材的影响甚大,药材害虫的发育和蔓延情况,是依据:•库内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药材的成分•含水量而定。
•虫害的防治措施可分为:–物理防治方法:•太阳曝晒、烘烤、低温冷藏、密封法 –化学防治方法:•在塑料帐密封下,用低剂量的磷化铝熏蒸,结合低氧法进行;•探索试用低毒高效的新杀虫剂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杀虫措施的新进展:–高频介质电热、黑光灯诱杀蛀虫–利用药材挥发性的气味,防止同处存放的药材虫蛀 •陈皮与高良姜同放,可免生虫;•泽泻与丹皮存放一处,泽泻不易虫蛀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三)药材的其他变质情况及预防 1.变色 酶引起的变色:•如药材中所含成分的结构中有酚羟基,则在酶的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合,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使药材变色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 2.泛油 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等;•后者如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药材“泛油”,除油质成分损失外,常与药材的变质现象相联系•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冷藏–避光保存 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2.应用除氧剂养护中药•原理:利用其本身与贮藏系统内的氧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氧化物,将氧去掉,以达到保存商品品质的目的。
l试验证明采用除氧剂处理的贵细药材在长达3年多的贮藏期内,品质完好,无虫、无霉l除氧剂具有连续的除氧功能,可维持保管系统低氧浓度的稳定性,并方便检查,安全性强生药学本科中药采收加工和贮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