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医学基础理论期末复习第三章 藏象.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ww****dl
  • 文档编号:167652316
  • 上传时间:2021-02-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4M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藏象● 藏象● 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藏 象● 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外在的现象和比象,一指表现于外生理病理征象;二指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界事物或现象相比类所获得的比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一、五脏(主化生和贮藏精气):心、肝、脾、肺、肾 (心包)“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二、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和排泄糟粕):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三、奇恒之府(形态中空,贮藏精气):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 1、解剖知识的积累●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有诸内必形诸外”● 3、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脏腑中具有气、血、阴、阳● 3、五脏是一些综合性的功能单位,与西医的同名脏器不同● 五脏● 心君主之官,与小肠相表里.● 生理功能● 主血脉推动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滋润的作用。

      ​● 主血 血液正常运行的条件: ① 心脏的正常搏动—— 心气推动、心阳温煦,心阴滋润,心血营养 ② 血液的充盈,心血充沛 ③ 脉道完整、通利 ● 血行——推动调控血液运行● 生血——血奉心阳而化赤● 主脉● 推动调控心脏搏动和脉管舒缩,● 维持脉道通利● 心主血脉表现● 生理﹕心气充沛→面色红润,脉搏和缓有力● 病理﹕心气不足→面白无华,脉细弱无力,节律不整,心血瘀阻→面色青紫,脉结代● 主神志(心藏神)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功能 (1)心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和人体心理活动的功能 (2) 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心有关 “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 ​ ● 心主神志的功能与心主血脉密切相关● (1)各脏腑的生理活动需要津血的滋养● (2)心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生理﹕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病理﹕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谵妄,昏迷● –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生理特性● 主通明● 心气下降● 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舌的功能有赖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 ​●● 肺肺在脏腑组织中位置最高——肺为华盖 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受邪侵—娇脏 肺与大肠相表里 ● 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肺主一身之气● 一身之气的生成● 一身之气的运行●● 肺主呼吸之气● 肺有吸清呼浊,进行机体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主呼吸的机能由肺气肺气宣发和肃降来维系● 主宣发和肃降● 宣发● 通过肺的气化,排出体内浊气● 将脾传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于皮毛● 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肃降● 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将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传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 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下输至肾,成为尿液的生成之源●● 调通水道● 概念● “肺主行水”“肺为水上之源”●● 朝百脉,主治节● 朝百脉● 肺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肺通过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运行● 主治节● 肺主呼吸,人体的呼吸是节奏地一呼一吸● 随肺的呼吸运动,调节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 肺的宣发和肃降,治理和和调节津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 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 肺为娇脏● 肺气宣降● 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脾•位置: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 •形态: 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 :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牛舌、犬舌 ● 生理功能● 主运化•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 主升清●● 主统血●● 生理特性● 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肝肝胆相表里 ● 生理功能● 主疏泄●● 主藏血●● 生理特性● 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肾肾与膀胱相表里● 生理功能● 主藏精指肾有贮存及封藏精气的功能 ​中医理论中的精,泛指人体内一切有用的精微物质,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

      广义之精包含精、血、津、液侠义之精指生殖之精(生长发育生殖) ● 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先天之精、生殖之精——构成人体和生命● 2.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3.基本物质——精=广义的“气”,精气学说● 肾中精气的功能● (1)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 (2)调节机体的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肾阴﹕滋养、濡润脏腑组织(元阴、真阴,真水,命门之水)● 肾阳﹕推动、温煦脏腑组织(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 肾阴肾阳主司脏腑气化,推动其功能与代谢● 主水● 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维持呼吸的深度,调节呼吸原理:肺肃降——肾闭藏,摄纳 ● 生理特性● 与体华窍液志的关系● 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恐伤肾● 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开窍于耳及二阴● 在液为唾● 六腑● 一、胆● 1、贮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参与精神情志活动)● 异常:肝失疏泄、肝气郁结: 排泄不利● 气郁化火、肝胆湿热:胆汁上逆,胆汁郁积日久或被火热所炼——胆结石● 心胆气虚: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恐惧,遇事易惊,心悸气短● 二、胃● 1、受纳和腐熟水谷——接收容纳水谷并将其消化成食糜● 异常:胃阴不足、胃火亢盛● 2、主通降,以降为和——把食糜向下输送至小肠● 异常:胃气上逆——嗳、呕、呃● 三、小肠● 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消化水谷,吸收精微,把糟粕下输到大肠● 异常:脾气虚弱,心火下炎小肠,小肠实热熏心● 四、大肠● 传化糟粕 ——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水液,形成粪便大肠排泄糟粕与肺气肃降、胃气降浊、脾主运化、肾阴滋润,肾阳温煦,肾气封藏有关● 大肠主津● 五、膀胱● 贮尿和排尿——受肾气(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调节● 异常:气化失常,开阖失司膀胱湿热● 六、三焦● 脏腑三焦● 功能:元气通行通道、水液运行的通道。

      ● 部位三焦(不是脏腑概念)与胸腔、腹腔、盆腔概念有异同● 上焦——横膈以上的部位(心肺头上肢)● 中焦—— 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脾、胃/肝、胆)● 下焦—— 脐以下的部位(大肠、小肠、膀胱、肾、下肢)● 奇恒之腑● (一)脑● 1、主宰生命活动(元神)● 2、主管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识神)● 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关系● 3、主管感觉运动● 异常:气血亏虚,气血不畅、脑髓失养;火、痰、风● (二)女子胞● 主月经和孕育胎儿● 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肾中精气● (2)冲任二脉的作用● (3)肾心肝脾4脏的作用●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 心主血,肺主气;气能行血,血能载气● 2.心与脾● 血液的生成与运行的关系● 3.心与肝● (1)血液藏血与行血 行血与疏泄 ● (2)情志● 4.肾与心● 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水气凌心● 5.肺与脾“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1)脾生气血,肺主气(2)水液代谢● 6.肺与肝● 肺主气,肝疏泄气机● 7.肺与肾(1)呼吸 (2)肾阴—肺阴—肺肾阴虚 (3)水液输布 ● (1)呼吸● (2)肾阴—肺阴—肺肾阴虚● (3)水液输布● 8.肝与脾(1)肝疏泄脾土,促进消化 (2)脾生血统血,肝藏血 肝脾不和,肝脾两虚 ● 9.肝与肾——精与血和“疏泄”与“封藏”两个方面 ​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肾阴—肝阴—肝肾阴虚 ● 10.脾与肾(1)脾——后天之本 肾——先天之本 (2)水液代谢——肾阳温煦脾阳 ●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阴阳表里,经络相互络属● 1、心与小肠心火下移小肠● 2、肺与大肠肺气推动、肺肃降-大肠排泄糟粕● 3、脾与胃 (1)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2)脾主升清,胃主和降——调节气机 (3)燥湿相济 脾属阴,喜燥而恶湿 胃属阳,喜湿而恶燥 ● 4、肝与胆(1)消化——肝主疏泄-调节排泄胆汁 (2)情志——肝疏泄,主谋虑,胆主决断 ● 5、肾与膀胱水液代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