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pdf
166页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新)-整理版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 xx年版本)目 录第 1 课 春 景 致春天教学设计 春到沂河教学设计 小鸟 小鸟教学设计 春雨蒙蒙的下教学设计第 2 课欢乐的村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打起手鼓唱起歌教学设计 巴塘连北京教学设计 迷人的火塘教学设计第 3 课飞翔的梦 飞越彩虹教学设计 飞翔的女武神教学设计 小白船教学设计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设计第 4 课 你 好!大自然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 溪边景色教学设计 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 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第 5 课 京 韵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教学设计 京调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京调教学设计第 6 课 百 花 园 花之歌教学设计 对花教学设计 采花教学设计 编花篮教学设计第 7 课爱满人间 爱的奉献教学设计 大爱无疆教学设计 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教学设计博乐市第三小学教学设计单元:第一单元 课题:春景 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 表演:小鸟小鸟聆听:致春天教 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乐曲,感受春天的来之不易和多姿多彩的景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音乐作品中活泼可爱的小鸟形象,启发学生热爱、保护动物教学重点:感受歌曲中八分休止符对于歌曲情绪所起的作用,在表现歌曲时注意情绪的把握,并有情感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根据节奏和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段落,并感受不同段落的情绪教学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导语:老师: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 小鸟小鸟,听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二:新授1、感受歌曲: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带问题去欣赏歌曲,提高欣赏效果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欢跃、亲切地;活泼地.师总结:这样一首欢快的歌曲描绘了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树林里,小鸟在自由地飞翔,迎着春天歌唱抒发了作者对小鸟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人们渴望自由的心情2、唱准歌曲:出示歌曲总谱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给乐曲分段两个乐段)这首歌是6/8拍的,6/8是什么意思?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同桌讨论)音乐小知识:6/8是一种常见的拍号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六拍6/8的强弱规律是:强 弱弱 次 强 弱 弱 歌 曲 旋 律 可 以 分 为 两 个 乐 段,按乐段来学唱。
第一乐段有两个乐句:教师范唱第一乐段,学生找出相同的地方(节奏和旋律)1.节奏学习: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6/8 x x|x O x x x O x x|x O x x x O爱 春 天 爱 阳 光 爱 湖 水 爱 花 香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6/8 x x|x x x x x x|x.x x x小 鸟 小 鸟 迎 着 春 天 歌 唱教师带学生一起练习节奏,在熟练的基础上按节奏把歌词念出来强调注意6/8拍的强弱规律2、学唱旋律:教师范唱,注意两个乐句的后半句不同的地方用旋律线帮助学生掌握)1=F 6/8 3 4|50123021|60715034|5 1 2 3*35 4|3*1 3 2 01=F 6/8 3 4|50123021|60715012|3 3 4 54 4|3*1 2 1第二乐段有两个乐句两个乐句就在最后不一样,学习较简单1 1 1 6 6 6 4 6 15654345651 40543043|2 3 2 1 7 1 2 1 1 1 6 6 6 4 6 1565434565|4 0 5 43 0 4 3|2 3 2 1 7 2 1教师范唱,学生分小组自学,可以借助课堂乐器帮助。
学生集体随教师弹琴练唱第二乐段旋律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3、填词演唱学生朗诵歌词,再听歌曲,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4、学生轻声跟琴演唱歌曲,教师适当指导注意休止符)5、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四、唱美歌曲:完整欣赏录音范唱教师提问1、演唱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2、用什么样的表情表现歌曲?引导学生从旋律上想象: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小组讨论,你根据歌词和旋律能够联想这能表现小鸟的什么动作和生活画面?小组交流,教师总结第一乐段表现小鸟在草地上蹦蹦跳跳的啄食,唱歌、跳舞、嬉戏的情景第二乐段展现小鸟展翅高飞,根据你的想象,这两个乐段分别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力度演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唱一唱,比一比,选择一组设计恰当的统一下来总结:全曲 可 用m p -f-m p的力度来处理聆听:致春天一、导入:师:同学们,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一个词语或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生:畅谈感受师:听,太阳的暖流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了一个个晶莹的水珠,宣告春天的来临P P T:播放一一引子)师:请你说说你听到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它仿佛模仿了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诉我们春天来临了?设计意图:通过辨赏聆听,让学生能初探到这段引子的旋律,采用柱式和弦的演奏手法来预示春姑娘踏着欢快的脚步悄然而至了。
3、拓展欣赏师:格里格描绘大自然的曲目还有我们熟悉的 培尔金特组曲之 一 晨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不同乐器演奏的 致春天的版本吧!四、小结师:春天,象征着美丽,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春天,她有事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最美的对象我们在课余生活中也可以多留心类似的音乐作品,回来和同学们分享此刻,让我们在春的颂歌 致春天钟来结束这愉快的四十分钟吧!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表演:小鸟小鸟聆听:致春天教学反思:春到沂河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教学内容是一首柳琴独奏曲 春到沂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蕴含希望的季节这首柳琴独奏曲正是描绘位于山东的沂河两岸春光明媚、流水潺潺、万物生辉的动人景象;表现了在田间愉快劳动的人们对丰收的展望,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乐曲采用了浓郁的山东风味的旋律,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曲中的引子和第一部分就是以山东民歌 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加以提炼和发展而成的民歌音调分别在引子和第一部分中作节奏拉开和紧缩的处理,描绘了沂河两岸的大好春色,以及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的旋律由中板转慢板,以山东琴书和山东柳琴戏为基调,加以演变发展。
通过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演奏上用推、挽、吟、揉的技巧润饰曲调,使音乐更富韵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优美如歌的段落同其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热烈、快速,以活跃、强烈的音响,表现了欢腾的场景柳琴在乐曲尾部充分发挥了“夹扫”技巧的威力,使旋律在强而有力的和音衬托下,渲染了异常热烈的气氛2.本课学习认知了高音弹拨乐器一一柳琴,它外形如琵琶,略小是山东、江苏、安徽一带流行很广的民间乐器,也是柳琴戏及泗洲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柳琴的音色清脆、明快,音域广,音量大,效果热烈、粗犷,在乐队中担任主旋律声部,有很佳的效果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五年级“欣赏课”,根据学生年龄、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我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学生生理及心理认知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学生的音乐需求,采用了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赏析之中三)教学环境分析本节课欣赏内容丰富,需要视听结合完成教学内容,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二、教学目标:(-)通过欣赏 春到沂河,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从而加深对 春到沂河的理解与感受)通过欣赏 春到沂河并认识民族乐器柳琴,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提高音乐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并感受 春到沂河所表现的内容二)通过师生欣赏探究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四、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唱歌曲激发兴趣 欣赏乐曲多维感知 创设情境了解沂河 复听乐曲划分段落 吹奏竖笛熟悉主题 知识拓展理解标意 课堂反馈自我评价 课堂小结深化德育(-)教学过程设计1.教唱歌曲激发兴趣(1)教师表演,创设情境:教师现场演唱歌曲 沂蒙山小调,创设音乐情境设计意图:教师现场演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交流听后感受,回答歌曲情绪3)教唱歌曲4)初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2.欣赏乐曲多维感知(1)初听乐曲 春到沂河利用课件进行展示点击课件,只有音响,没有图象)【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聆听乐曲,充分发展学生的联想力和想像力】(2)感受情绪(3)根据乐曲的快慢、强弱,发挥想象4)听辨演奏乐器5)多维感悟,体验新知为乐曲命名教师:你们能根据乐曲所表现的情景为它起个曲名吗?(学生回答)刚才大家起的曲名与乐曲的意境都很贴切,这首乐曲作者起名为 春到沂河,你是怎样理解春到沂河的?这个春不仅表示四季中的春,还表示一种喜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渴望。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知柳琴在刚才的欣赏中谁听辨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略)它是用弹拨乐器柳琴演奏的,为了让大家对柳琴有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就请到我的乐器收藏室来认识认识柳琴吧!(进行课件展示)【设计意图】: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认知柳琴】教师提问:柳琴的音色是怎样的?有几根琴弦?你能模拟演奏一下吗?(生略)实物展示,丰富体验: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柳琴)今天教师为大家带来一把柳琴,请同学们近距离的来观看、触摸设计意图:通过近距离接触弹奏乐器,丰富学生的理解和体脸】3 .创设情境了解沂河刚 才我们联想的这么多的美景,下面我们就听着 春到沂河 这首乐曲到沂河去看一看!(点击课件,观赏沂河风光,教师进行讲解设计意图:设置这一教学环节是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4 .复听乐曲划分段落在了解沂河、认识柳琴的基础上,复听柳琴独奏曲 春到沂河,并通过模拟弹奏、舞蹈、打击节奏、哼唱等表现形式来进行表演,充分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力度及音的高低变化,进行乐曲的分段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表演,使学生的聆听、感受能力在体验、参与中得到提高】5.吹奏竖笛熟悉主题教师让学生利用竖笛学习音乐主题,熟悉巩固乐曲主题,加深对柳琴独奏曲 春到沂河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利用吹奏曲谱的学习方法,加深对音乐主题的熟悉】6.知识拓展理解标意向学生讲解音乐的标意性设计意图:向学生说明音乐的想像是多维的,是没有唯一答案的】7.课堂反馈自我评价(1)学生谈收获(2)师生谈感想:(师)20 xx年天津民族乐团还走出国门,走进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了这首柳琴独奏曲 春到沂河,让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并领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风采,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生 略)【设计意图:为了对学生所学知识有所巩固,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梳理,另一方面,也锻炼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8.课堂小结深化德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民族音乐及民族乐器有了一定的认识,张老师希望大家不仅是民族音乐的欣赏者和表演者,更应是它的传承者和创造者,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民族音乐文化,让我国的民族音乐之树永远常青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反思: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 是 缺 少 发 现 我 想,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音乐中认识美,在生活中寻找美,在未来里创造美,让美融入每一个孩子的心里在 春到沂河这一课中,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复习歌曲,感受春天,游戏活动这三部分组成。
其中 感受春天 又包括了:看春天、说春天、赞春天三环节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的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歌唱美、创造美这一系列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首先我采用提问的方式开课:“同学们,请看窗外,现在是什么季节呀?”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