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辛亥革命定稿.ppt

17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8324988
  • 上传时间:2024-08-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5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辛辛 亥亥 革革 命命 武 昌 起 义1911年10月10日 攻占楚望台军械库 辛亥首义第一枪-------纪念辛亥革命100年•百年风雨,百年沧桑,•当我们打开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寻找辛亥的风云激荡;•此时此刻,那射落皇冠的枪声,仿佛在我们耳边回响•一百年前,那个浑浑噩噩,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啊!•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战争,推毁了天朝上邦天下太平的美梦一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这些不平等的妥协使中华的衰败雪上加霜•长袍禁锢着中华儿女的健康体魄,长辨缠绕着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长长的裹脚布,包裹着我苦难母亲的辛酸血泪,茫茫的黑夜里,革命党人从四面八方集结武昌•10日凌晨5时,彭刘杨三烈士血祭信仰,烈士的鲜血,点燃了革命的火光•公元1911年10月10日晚9时,武昌工程八营革命新军悲愤激昂:•“起义!起义!起义!起义!”一个来自鄂州的勇士程正瀛举枪高亢:•“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一击!”砰!一枪打死了镇压革命的士兵排长,•打响了武昌首义敢为人先的第一枪,枪声召唤革命党人矢志报仇,斗志昂扬•此时,这支仓促起义的队伍不足三百人啊!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清军无情的镇压导致夭亡, 辛亥首义第一枪(续)•零星的枪炮声过后,武昌城一片恐慌,起义军次序混乱,革命面临着生死存亡。

      •一位来自鄂州的将军吴兆麟登上楚望台,毅然接过武昌首义临时军事指挥棒,•他临危不乱,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振臂疾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烈,覆清必楚;三烈在前,我们在后口号声在楚望台回响•革命队伍一呼百应,轰轰烈烈,威震八方•此刻,1000多名鄂州志士摇旗呐喊,奔赴战场,鄂州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浴血奋战,锐不可挡,•清廷爪牙,如丧家之犬,逃命仓惶改天换地的首义枪声奏一曲英雄的壮歌,成为推翻几千年封建帝制走向共和的绝唱•这一声枪响,振奋了鄂州勇士驱除鞑虏的雄心,这一声枪响,唤起了鄂州志士振兴中华的希望;•这一声枪响,掀起了鄂州儿女革命思想的浪潮,这一声枪响,激发了鄂州群英民族复兴的力量:•“我们要独立!我们要自由!我们要富强!”•让我们缅怀鄂州革命先烈,铭记辛亥百年沧桑,•让我们继承和发扬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开拓进取,奋勇向前,胸怀富民强市的期望,•团结拼搏,奋发图强,为人民带来幸福安康,•书写国运隆昌、盛世太平新气象!新世纪!新篇章! 武昌首义,举国揭竿,千年帝厦一朝倾 思考:满清帝国为什么在一个多月时间便土崩瓦解?满清帝国为什么在一个多月时间便土崩瓦解? 中 华 民 国 成 立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推翻清朝的统治。

      •2、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思考:为什么袁世凯能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七嘴八舌100年(1911-2011)•1、有人说:辛亥革命,革来革去,只革去一条辫子•2、辛亥革命,解放了男人的头,解放了女人的脚•3、黄花碧血,首义枪声,辛亥掀开民主史• 革命洪流,先锋号角,中华奠定共和基•4、天下为公匡赤县• 人间博爱拯黎元•5、碧血横飞悲草木,帝制誓推翻,七二英魂垂史册• 黄花怒放变风云,民权齐建立,万千浩气贯神州•6 辛亥革命之火,将腐朽的王朝燃烧• 辛亥革命之光,把中华的黑暗照亮•7、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为什么?•你有什么看法?试一试 为历史人物撰写颁奖词•百年中国,救亡图存,英雄辈出,以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位巨人的影响为最请在全面了解孙中山事迹的基础上,为其撰写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颁奖词•课后欣赏:辛亥之歌(纪念辛亥革命100年诗选)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会议讲话•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孙中山先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民国二十年:•公元1919年: 天下为公革 命 尚 未 成 功同 志 仍 需 努 力“和平-----奋斗-----救中国” 达标练习•列举孙中山革命活动大事年表•新课堂习题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