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经济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合作教育模式构建探索.doc
7页区域经济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合作教育模式构建探索摘要:为了探索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合作教育模式,更好地适应区域 经济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梳理工学合作教育模式的基础 理论,总结其教育模式特点,尝试探索区域经济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工学 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途径,以期为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性、职业 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关键词:教育模式;区域经济;工学合作一、区域经济视域下工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特点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的描述是:“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 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的实践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 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的教与学”黑龙江区域经济视域下工学合作教育模式的特点是从哈尔滨区域经 济发展战略切入,结合“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发掘 商务英语专业与下述产业的结合点,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新型装备 制造、材料产业、食品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服务等产业人才 培养要结合上述特点实行合作教育,学生到上述企业和社会参加社会实践 和企业具体工作,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毕业之后更加 适应社会;同时,大学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的学科建设和课 程体系,使其办学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合作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1 •语言经济学Jacob Marschak指出: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的东西:价值(value) 和效用(utility),费用(cost)和效益(benefit)主要的理论观点包 括: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是足以获得其他本钱(如知识和技能)的 本钱;学习第二种语言是一种经济投资,要考虑投资成本和预期效益;语 言的使用体现经济价值性,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的经济效用 取决于诸多因素2. 战略联盟理论战略联盟可以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 索水平式多向流动的合作伙伴关系产学研合作正是一种联合研制型联 盟,因此我们在研究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借鉴联盟成功运作的经 验和教训,使我们的产学研合作少走弯路,取得更快的发展,获得更大的 成功3. 战略协同理论20世纪60年代,安索夫(IL I.Ansolf)首次提出“1+1?2”这一最简 的协同概念产学研合作是不同组织之间的合作,合作的重要冃的就是获 得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合作的高效益4. 社会建构主义英国学者W订liais和Burden首先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社会建 构主义模式由影响教学过程的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四个方面组成。
任务应当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纽带社会生态系统是教学的促进因素,学 习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5. 社会认知主义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交际中使用语言, 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1 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耍语言教学应帮 助学生走进真实的话语场景或话语团体,而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语法结构的 练习或大量的语言输入材料三、区域经济视域下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合作教育模式构建的途径1.基于需求分析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学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能力指标体系等人 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应当基于需求分析来确定特别要调研分析用人 企业的实际需求,收集毕业生在岗工作信息的反馈,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 对性具体手段包括: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走访和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反 馈等2 •专业能力指标体系构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是否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满足工学合作 教育模式下合作企业的实际需要,关键在于根据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实际需 求,结合专业培养冃标来构建专业能力指标体系,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商务英语专业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专业能力指标体系应当围绕以 下四大能力展开:(1)语言知识与技能;(2)(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关的) 商务知识与技能:(3)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4)跨文化交际能力;(5) 人文索养。
具体可以分解为:(1)通识能力,包括:熟练的现代办公技术 和较强的办公自动化设备使用能力,具有熟练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及科技文 献检索能力,各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2)专业核心知识及能力,包 括: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语用知识与能力,基于专业体裁的商务英语 写作能力,国际商务语境中的语境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3)商务知识与 技能,包括:国际商务知识,跨文化商务沟通知识,商务英语教育知识;(4)元认知能力,包括:研究能力,终身学习能力;(5)从业能力,包 括:创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国际化视野及专业;(6)职业 操守,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3. 校企互动的课程体系建设在进行校企互动的课程体系建设时,要为校企联合培养提供课程平 台该平台的建设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便于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 程,鉴于这一特点,可以考虑将该平台建设在选修课程模块中具体的课 程设置可以根据区域经济与专业的结合点设置一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以 期更有针对性地为地方经济服务,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针对性地设置课 程4. 多元参与、多维互动的课程建设主体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要避免课程开发者的 单一性,不应该仅仅由校内专家进行,应当建立校内专家,企业专家,政 府职能部门专家,社会就业部门等多元主体参与,多维互动的课程建设主 体是工学合作模式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能否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是课程 开发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企业专家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岗位 任务与职业能力,提供需要的工作知识和为课程开发的具体问题提供咨 询5. 转变教师的角色 在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教师应当成为主 体角色,他们掌握肴课程开发理论和技术,是整个课程开发工作的管理者 和指导者,他们的水平会制约课程开发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他们的意愿与 能力决定着课程开发的进度与成效教师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被动 实施者,而应当成为课程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课 程体系建设中,教师应当主动积极参与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制订专业课程 标准、编制项冃教学方案、开发项冃课程教学资源和教材编制等主要环节6. 有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促进工学合作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建立有效的保障和激 励机制,高校、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就业部门等多元主体要共同营 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和效率7. 多元的教学评估手段90年代以来,Gardne的多元智能观评估理论成为美国教学评估重耍 理论依据,多元化教学评估开始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学科,成为评估学校 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策略该评估模式构成了全方位、多元化 教学评估的系统,打破终结性评估手段的单一性,做到更科学、更全而、 更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稈和成绩,因此该理论可以为工学合作模式下 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评估提供指导。
该理论包括诊断式评估(Diagnostic Assessment)>终结性评估 (Summalive Assessment)(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形成性评估或过程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Process Assessment )x 彳亍为表现评 估(Performance Assessment)(包括学习档案记录、课堂活动记录、访 谈和座谈)等 “企业工作任务外包式实践”和“企业真实案例虚拟实习”为加强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任务的体验,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应用 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可以采用“企业工作任务 外包式实践”和“企业真实案例虚拟实习”等手段进行专业实践企业 工作任务外包式实践”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企业日常性的工作任 务移植到学校,由企业导师带领学生来完成企业真实案例虚拟实习” 是在学校再现用人企业经历过的真实案例情景,学生进行具体操作,由企 业和教师共同指导完成并评判结果参考文献:[1] 严明•商务英语能力构念界定和测试[J]・当代外语研究,2012,(2)・[2] 平洪•商务英语木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外语,2009,(7).[3] 刘静•新模式下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合作策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