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的创新.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7304121
  • 上传时间:2017-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6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的创新大长山小学 冉俊教了这些年的书,也学了,试着尝试了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生. 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呢? 原本以为,花样翻新的课堂教学,现代媒体的合理利用,学生对各种活动的踊跃参加就是所谓的创新教育.以为这就是在传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可最近看了一则寓言故事, 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寓言是这样的:一位仙人练成了“点仙术”,无论什么东西只要轻轻一点,就会变成他想要的东西一天,仙人遇到了一个乞丐,顿生怜悯之心,便为他点出了许许多多的衣服和食物,可乞丐似乎并不满足仙人问他:“你还想要什么?我会满足你的乞丐望着仙人,怯生生地说“我想学你的‘ 点仙术’ 这则寓言不难看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分两个层次的其实,过去我们也一直承认有两个层次,但我们所说的两个层次与这两个层次是有明显区别的这又让我想起了我们经常打的一个比喻:说对贫困山区的最大支援不是多少资金与物资,而是给他提供一个好的项目,并且我们常常把这比喻为鸡和蛋的关系的确,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它说明我们思想已经形成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高层次的认识可是,我们顺着这一个思路往下想时,就会遇到一个问题:一只鸡能下多少蛋呢?当鸡老死或病死时又会怎么办呢?因为他们没有学会孵化的方法,即使有种蛋也无济于事。

      所以,他们不得不再次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并没有把孵化的方法这个最根本的东西教给他们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三个层次”:鸡、蛋、孵化方法这也正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自以为把“孵化”方法教给学生,而学生最终却没有形成能力的根本原因其实,蛋和鸡是同一层次的东西,而孵化方法,也就是过程才是能力层次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认识问题的误区我就此想起了自己曾经设计的一堂课,课题是六年级美术课本上的“纸公鸡”设计思路是:原原本本的或者请学生讲解有关“鸡”的知识,并自认为这是知识的介绍第二步,当学生了解了鸡的一般知识和身体结构之后,再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已有材料制作纸公鸡的方法,步骤,并自认为这就是能力的提高现在想来,这两步传授的都是知识,那我们为什么会主观感觉他们不属于同一层次呢?原因就在于它们是价值不同的两种知识鸡”的身体结构,羽毛的知识,属于“鸡”类的知识,属于价值高的知识,通过它可以推导出“纸公鸡”的制作步骤、制作方法等等,“蛋”类的知识,而被推导出来的知识属于价值低的知识价值低的知识是价值高的知识的具体应用而我们平常教学中容易犯的错误,不是把价值高的知识当成最终目标就是把价值低的知识当成最终目标。

      而这两者其实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只注重了教学的结果,只注重了知识教学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呢?我认为正确的应该是注重教学的过程,注重智慧教学智慧教学就是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利用价值高的知识推导出价值低的知识的过程这个推导过程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而不是教师的包办代替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很多人都熟悉: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人们对爱因斯坦的智力很感兴趣有人拿出当时十分流行的“科学知识测验”中的一些题目来考他:“您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您是把所有东西都记到笔记本本并且随身携带吗?”爱因斯坦回答:“我从来不带笔记本我常常使自己的头脑轻松,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到我所要研究的问题上至于你问的声音的速度是多少,我必须查一下资料才能回答,因为我从来不记在资料上能查到的东西我在上学时,就对那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公式、人名、事件的教育十分不满其实要想知道这些东西,在书本上很容易翻到,根本用不着上什么大学,人们解决问题依据的是大脑的思维能力和智慧,而不是照搬书本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教学模式通常为低层次教学只传授价值低的知识比如,告诉学生音速是多少中层次教学,同时传授价值高的知识和价值低的知识。

      比如,告诉学生音速是多少,同时告诉学生用音速可以测量距离这两种模式都没有实践教育的新,没有达到智慧教学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手段,都只是知识的学习,只是教给学生音速是多少和如何用音速去测量距离,却没有达到创新的目的 而按照爱因斯坦的观点,这种教学是不成功的成功的教学应该是学生知道音速是多少以后自己“研究”出应用的知识因此,高层次的教学应该是“两点一线”式的教学两点”指“价值高的知识”和“价值低的知识”,“一线”指由“价值高的知识”到“价值低的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站在教学过程的起点应该首先把价值高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用接受到的价值高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不管是学生上网查资料也好,还是课后问别人也罢,只要他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自己想办法,动脑筋解决一些挡住去路的问题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就会有质的提高而现在这一过程不是由教师代替了,就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讲得太多,认为只要把推导出的知识告诉学生,就算是创新了这正是我们重视创新教育而又没有创新结果的主要原因这也正是那位仙人在怜悯乞丐时只给乞丐点化衣服和食物的原因——教师的心都是好的,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叫做“费力不讨好。

      整堂课下来,教师累得够呛,学生的能力提高却收效甚微那么完成创新教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我认为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求每位教师像前面的“仙人”一样有“点化”物品的能力,即教师的本身素质要高,这也是一位人民教师最基础的东西否则就是骗子二是学生要像“乞丐”一样有求知若渴的强烈愿望和不安于现状的远见卓识我想,这样的仙人碰上这样的乞丐定有奇迹发生所以,创新教育应该从根本上改变,去除以前单纯的知识教学的教育理念,重新树立以新课标为准绳的不仅是知识传授,也是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决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个人简历:冉俊,女,出生于 1979 年 5 月2000 年毕业于四川省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专业,2007 年毕业于大连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0 年 10 月至 2004 年 2月在四川省宣汉汉毛坝镇中心小学任教2004 年 3 月至 2011 年 7 月在长海县大长山小学任教2011 年 9 月开始在长海县第八中学教美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