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素材皇帝里的文艺青年才高又命薄的亡国之君.docx
5页提起亡国之君,一幕幕悲惨血腥的画面总会浮现于我们眼前在历史上,有这样几个亡国之君,他们不仅多愁善感,而且才华横溢,他们既是“文艺青年”,又是“高富帅”,不过他们的人生悲剧就在于生在了帝王家,还处于末世01李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若少了一个叫李重光的帝王应该是没什么遗憾的,但若缺少了这个叫李煜的词人却会失色不少他是承上启下的词人,他承接了温庭筠、韦庄所开创的花间词,又为苏轼、辛弃疾所代表的豪放词埋下了伏笔,同时还催生了宋初的婉约词派细观李煜的一生,我们不得不感叹命运的弄人、时运的无常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但由于李璟的第二到第五子均早夭,故他实际上是第二子因害怕长兄也即皇太子李弘冀的猜忌,李煜不敢参与政事,每天钻研诗书,以读书为乐因为李璟在继承人问题上处理不当,李弘冀与其叔李景遂的矛盾异常激烈,最后,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于是,本无心帝位的李煜被李璟选为后继者皇宫里没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有的仅仅是对帝位的追求,为了得到它,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惨剧不断上演生在宫中,又目睹了那么多惨剧的李煜还会有一颗赤子之心吗?这很值得怀疑但无论如何,这位本一心投身于文学艺术的柔弱青年,最终还是继承了南唐王位,史称李后主。
02梁元帝萧绎:韬于文士,愧于武夫萧绎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当皇子时,面对朝廷叛贼侯景的作乱,他有实力却坐观国祸不理,暗藏私心,在将威胁他登基的兄弟子侄逐个消灭、父亲梁武帝被外贼活活饿死之后才发兵平叛552年,萧绎在江陵即位,史称梁元帝萧绎当皇子时,正值太平盛世,他不贪慕醉生梦死的贵族生活,而是十分勤奋地读书、著书即使一眼失明不能亲自捧书观阅,他也要令书童读给他听,彻夜不停他博通典籍,著书以“成一家之言”为奋斗的目标他的文学创作,推动了梁代文学的兴盛在古代,编一部皇皇巨著预示着一个王朝的文明昌盛,而大多数皇帝只是巨著的赞助商可是萧绎对此嗤之以鼻,他立志要编一部书,且不假他人手,只靠自己金楼子”是萧绎号,也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名为了编这部书,他拒绝宴饮,滴酒不沾为了写作《金楼子》,他收书七万卷,加上做皇帝之后从南京运到江陵的七万卷内府旧藏,萧绎大约是当时拥有图书最多的人554年,当西魏军队攻到城下时,“帝犹赋诗无度”萧绎曾说:“我韬于文士,愧于武夫在大敌压境时他依然沉潜于文翰而不修武备,自然难逃国破身亡的命运03宋徽宗:不是好皇帝,却是艺术天才宋徽宗的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独出己意,创制出“瘦金体”。
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的书体,需要有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气定神闲的心境来完成,为后世书法家所钟爱除了自创的“瘦金体”之外,宋徽宗的草书也可谓炉火纯青流传至今的《草书千字文》就是宋徽宗草书的上乘之作,这些字写在整幅的描金云龙笺上,行笔如龙飞凤舞,风流潇洒,堪与“草圣”张旭之书法相媲美宋徽宗的国画造诣堪称登峰造极,蔚为大家,其《雪江归棹图》是山水画的杰作,意境清奇高远,不同凡俗宋徽宗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重用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欲他还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人渡过黄河,直扑宋都汴京,大宋江山岌岌可危但宋徽宗并没有积极抵抗,而是把皇位让给了儿子赵桓,即后来的宋钦宗,他却躲在后宫潜心于他的书画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再次南侵,攻破汴京,宋徽宗被金人俘虏公元1135年,54岁的宋徽宗在当了8年俘虏、受尽屈辱后病逝,死后7年,其遗骸才被运送回临安速用示范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命运错位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你自己的选择,是绝处逢生,反错为对,还是一错再错?一粒种子若是飘到肥沃的平原上,它可以顺利地生根发芽,成为茂密树林中的平凡一员。
若是它飘到悬崖绝壁上,虽然土壤贫瘠,但只要努力生长也能成为绝壁上独领风骚的植株,傲视群雄!?当然,不是所有人在错位的人生面前都能不留遗憾南唐后主李煜多才多艺,酷爱填词;梁元帝萧绎博学能文,工书善画;宋徽宗因在书画方面的不凡成就而留名青史他们都算是真正的才子,但是,他们都成了亡国之君这是因为,他们身处末世,其身份是皇帝而非文人,在人生角色错位时,他们没有接受现实,努力寻求改变之法,所以最终身死国亡,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串烧风暴命运就是这般捉弄人,偏偏让才子做了君王,人生角色的错位给他们个人带来了悲剧,但历史从来不会认为这些亡国之君是仁人君子,尽管他们的才学极高本组素材适用于换种眼光看历史、性格决定命运、角色错位等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