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自然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四 Word版含答案.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57822896
  • 上传时间:2023-07-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4 围绕地理环境变迁考查类 自然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某中学兴趣小组夏季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完成1~2题1.在考察过程中,有关橘子洲成因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水流平缓、泥沙堆积    B.河床宽阔、激流回旋C.洞庭湖水汛期顶托 D.河水冲刷下切而成2.在测江洲东西两侧的水流速度时,他们用两条皮筏沿直线在东西两侧自然漂移,同时每隔2分钟在相同的地图上记下它们的位置有关他们实验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①东侧先到洲尾 ②西侧先到洲尾 ③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东侧密 ④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西侧密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1.D 2.B 第1题,橘子洲为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形成,并非河流冲刷下切所致,即D项错误、A项正确河床宽阔为冲积沙洲的形成创造了空间,激流回旋为泥沙的堆积创造了条件,即B项正确顶托是指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壅水现象,由于洞庭湖水汛期顶托,导致湘江水流顶托,泥沙沉积,为形成冲积沙洲创造条件,即C项正确。

      综上所述,选不正确的答案为D第2题,湘江自南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岸为侵蚀岸,水流速度快,西岸为堆积岸,水流速度慢,所以东侧的皮筏先到洲尾,而西侧在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较密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如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绘制的一幅地图,首次准确地记录了某种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所面临的威胁据此完成3~4题3.该图示意的自然资源是(  )A.耕地资源 B.淡水资源C.森林资源 D.草场资源4.该资源在图中a区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水库建设 B.规模种植C.森林火灾 D.城市化解析:3.C 4.D 第3题,美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A项错误;美国的淡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流域,B项错误;图中颜色最深的地区是美国的东西海岸,那里森林密度最高,主要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和落基山脉地区的森林资源,美国中西部地区降水少,森林分布较少,故C项正确;草场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中西部,D项错误第4题,a区域无须进行水库建设,A项错误;该区域在五大湖周围,乳畜业发达,并非为规模种植,B项错误;该区域森林资源并不丰富,C项错误;图中a地区为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城市化水平高,森林被大量砍伐,故D项正确。

      2018届高三·江苏四市调研)如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 m,M1与M2的海拔均为3 500 m,读图完成5~6题5.甲地与乙地的高差可能是(  )A.90 m B.100 mC.200 m D.300 m6.该山地的基带可能是(  )A.云杉林带 B.温带荒漠带C.山地荒漠草原带 D.高山草甸带解析:5.C 6.B 第5题,由等高距为100 m和图中信息可知,从山顶向两侧的山脊线与等高线的交点高度依次是3 600 m、3 500 m、3 400 m,甲地海拔介于3 600~3 652 m之间,乙地海拔介于3 400~3 500 m之间,故甲乙两地高差可能是100~252 m之间,故选C第6题,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其基带为温带荒漠带2017·汕头质检)某游客在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考察时发现,园内海边一小山的东南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左图),而背海一侧植被高大而茂密(右图)读图回答7~9题7.该公园所处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高山草甸带 D.热带季雨林带8.山丘东南沿海一侧植被低矮而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过低 B.降水稀少C.光照不足 D.土层瘠薄9.该公园每年都会受某自然灾害影响而闭园几天,此灾害最可能是(  )A.火山、地震 B.台风、暴雨C.滑坡、泥石流 D.洪涝与干旱解析:7.A 8.D 9.B 第7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公园位于福建漳州市,地处亚热带地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第8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公园位于福建漳州市,山丘东南沿海一侧光热更充足、降水更丰富,但流水和风力侵蚀作用更强,使土层瘠薄,故植被低矮而稀疏第9题,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公园位于福建漳州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地区,每年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引发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不利于游客游览,导致公园闭园如图中的虚线为某自然带在图示地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完成10~11题10.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11.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解析:10.B 11.A 第10题,图示区域位于日本本州岛以虚线为界,岛屿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11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北界取决于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我国1月0 ℃等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一线,与北纬34°基本吻合读图可知,日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的北界明显偏北(北纬38°左右),说明本州岛冬季热量条件好于我国同纬度地区,主要原因是该岛受海洋和暖流影响较强。

      自然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二)(2017·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如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          B.背斜C.地堑 D.地垒2.该区域主要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外力侵蚀 B.水平挤压、外力侵蚀、岩浆侵入C.外力侵蚀、水平挤压、岩浆侵入D.水平挤压、岩浆侵入、外力侵蚀解析:1.B 2.D 第1题,从岩层倾斜方向向上拱起可知,该区域地质构造为背斜第2题,该区域先受水平挤压形成背斜,然后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最后受外力侵蚀作用形成该地貌2017·衡水中学调考)左图为北半球M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OP实际水平距离为425 m右图为沿PQ一线所做地质剖面示意图M聚落分布于两边山脊对称的宽谷中,当一年中M聚落房屋的正午日影最长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与甲坡坡度相等,且该日M聚落的日照时间从北京时间8:10至17:50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已知:tan 30°=0.58 tan 35°=0.7 tan 40°=0.84)3.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 B.两广丘陵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4.下列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右图所示地形为背斜山B.乙处草坡因下渗强烈,表土含水少C.右图森林为落叶阔叶林D.M聚落居民发现,该日昼长夜短解析:3.A 4.B 第3题,由材料可知,OP实际距离为425 m,而OP高差是300 m,甲地坡度的正切值=300/425=0.7,故甲坡坡度为35°。

      当一年中M聚落正午日影最长时即冬至日,据材料可知M聚落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该地纬度约为31.5°N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可知该地昼长为9小时40分,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3时,故M聚落经度为105°,由此可知该地可能位于四川盆地第4题,根据岩层弯曲可知地形为向斜山乙处坡度小而且为石灰岩层,故下渗作用强烈,表土含水少该地为亚热带地区,森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根据昼长为9小时40分,昼短夜长,故选B2017·郑州质量检测)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 ℃持续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读我国局部地区积温分布图,回答5~6题5.M、N两地积温的差值可能是(  )A.1 000 B.1 500C.2 000 D.2 5006.导致M、N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海陆位置C.地形 D.人类活动解析:5.B 6.C 第5题,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计算,图中M地积温在5 500~6 000 ℃之间,N地积温在4 000~4 500 ℃之间,所以M、N两地积温的差值在1 000~2 000之间,1 500符合要求,所以B选项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M地积温较高同时纬度也较高,所以纬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排除A选项。

      M、N两地都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故排除B选项积温的大小可以从地形地势方面来分析,M地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积温大;N地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积温小,故选择C选项人类活动不会导致M、N两地积温发生较大变化,故排除D选项2017·广西三市调研)如图为某大陆西岸等高线分布图某教授对该区域进行地质地貌考察时,发现甲、乙两河中,只有一条河的下游河床分布有面积较大的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滩地)当他分别沿着两河溯流而上时,看到甲河两岸树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乙河两岸树木却苍翠欲滴,景色迷人读图,完成7~9题7.据图推测甲、乙两河不同河段的流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 m以下甲河流速快于乙河B.500 m以下乙河流速快于甲河C.500 m以上甲河流速快于乙河D.500 m以上乙河流速快于甲河8.面积较大的河漫滩主要分布在(  )A.甲河北岸 B.甲河南岸C.乙河北岸 D.乙河南岸9.乙河沿岸苍翠欲滴的树木最有可能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解析:7.C 8.D 9.B 第7题,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分布的疏密程度能够反映区域坡度的陡缓,坡度越陡,河流的流速越快。

      据图可知,500 m以上的河段,甲河流域的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大,流速快于乙河;500 m以下的河段,两河的干流流域内地形均较平坦,流速缓慢第8题,河漫滩是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滩地,故河漫滩容易在河谷地势较平坦的区域形成,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乙河下游河段的南岸地势更为平坦,利于河漫滩的发育第9题,据图可知,甲、乙两条河流分别位于40°纬线的南北两侧,由此可判断其中一条河流流域内为地中海气候,而另一条河流的流域内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材料“甲河两岸树叶在西风的吹拂下纷纷飘落,而乙河两岸树木却苍翠欲滴”可判断,甲河流域内为落叶林,乙河流域内为常绿林,乙河流域应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形成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气候要素是农牧交错带范围的主要界定指标之一由气候要素界定的范围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界线可称为气候界线通常根据主导指标(年降水量≥400 mm出现频率为20%~50%)、辅助指标(日平均风速≥5 m/s的年日数为20~80天)划分农牧交错带如图为北方农牧交错带西北段气候界线变迁图读图完成10~11题10.据图可知,农牧交错带(  )A.位置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一致B.向西北方向推移C.位置大致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D.范围变小,宽度变窄11.西北地区农牧交错带变迁的主要地理原因是(  )A.蒸发量增大 B.气温上升C.降水量增加 D.植被更加稀疏解析:10.B 11.C 第10题,比较现在和早期范围可知,农牧交错带向西北方向移动。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