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五:与消费同行,与权益相伴文档.pdf
3页1 与消费同行与权益相伴热点链接1、3 月 1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瘦肉精事件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要求迅速核实,查明事情真相,严格追究违规违纪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2、3 月 17 日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打击造谣惑众哄抬食用盐价格的行为 3月 18 日,河南省发改委召开打击哄抬盐价新闻发布会,要求全省加强食盐价格检测,把食盐价格列入临时检测品种,并会同盐业管理部门启动专项应急预案3、2011年 3 月 1 日,卫生部等部门正式发布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自 2011 年 5月 1 日起,禁止生产、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剂两种物质4、最近,网络上流行一副对联,上联是:日本是“大核”民族,下联是:中国是“盐荒子孙”,横批是:有“碘”意识,虽是搞笑的段子,但不能不让人对这两个事件和这两个民族进行对比和思考,其中的悲剧色彩越来越浓让人欣慰的是, 各地出现抢盐风潮后, 不少地方政府及时出现辟谣, 盐业公司紧急调拨碘盐,保证碘盐市场供应工商、物价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市场监管,对擅自涨价的商家进行了处罚由于政府及时做出反应,有关部门及时采取行动,加上市场供应充足,这股席卷全国的抢盐风潮很快平息了。
这时候,那些盲目大量抢购食盐的民众也开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抢盐风潮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民众对核辐射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缺乏客观判断事实的能力由于人民对核知识的匮乏,加上人民的盲从心理,导致人民失去了理智,这也给了谣言可乘之机类似的抢购风波在国内屡屡发生,说明我们需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轻信,不盲从,是每一个公民应该补的一课堂强盐潮闹剧至少暴露出部分国人的四大劣根性1、轻信至缺少基本独立判断能力2、无知至缺乏基本科学常识认知3、盲从至人云亦云亦步亦趋4、缺德至借灾难强发不义之财我们应该从“谣盐”事件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1、添加“瘦肉精”“面粉增白剂”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 人生财产安全权 ) 、知情权、公平交易权2、请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或其它商品)的企业的行为做出简要评析?(1) 、企业生产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是一种违反产品质量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违法行为2) 、企业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不但违反了诚信原则, 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知悉权等,应受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3) 、企业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的有关产品质量的各项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3、制假售价有哪些危害?(1) 、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2) 、损害其他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秩序3) 、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了社会稳定4、严禁添加面粉增白剂,依法惩处添加瘦肉精行为,有什么意义?2 (1) 、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1) 、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3) 、有利于推定诚信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5、如果你发现这些问题,你认为可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可利用书信、 电子邮件、 等向有关部门或人大代表反映;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到媒体反映6、党和政府对相关负责人严肃查处,这说明了什么?(1)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是为人民服务2) 、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伤害他人生命, 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依法行政,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7、了营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国家、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各应该怎样做?(请你就双汇瘦肉精及上海染色馒头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发生?)国家: (1) 、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 的良好环境 (2) 、切实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 品行业市场秩序,确保食品安全 (3)健全与强化行政问责制,严格追究责任人的实质违法行为 (4)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 为 生产者、经营者:(1) 、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制 假、不售假; (2) 、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法制意识,依法自律,合法经营; 消费者: ①应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如商品、服务、市场及消费心 理等方面的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的途径;②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④要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作斗争; ②当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可向商家要求退换或是赔偿损失,或是向工商、消费 者协会投诉,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8、面对如此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式,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1) 、通过合法渠道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 可依。
(2) 、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 别能力 (3) 、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违法行为,净化我们的食 品安全环境 9、如果在你的周围有人购买了有害食品药品,请你告诉他该怎么办? 要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通过下列途径使问题得 到公平、合理的解决 (1) 、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3) 、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0、中国政府为什么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1) 、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保 证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2)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社会诚信度和国民素质,关系中华民族在 世界上的竞争力 11、我国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违法行为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有何重要意 义? 答: (1) 、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2) 、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3) 、有利于推动诚信社会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4) 、有利于使人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 、有利于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3 练习题 1、双汇有限公司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 双 汇冷鲜肉 18 道检验、 18个放心,可是 18道检验中并没有瘦肉精检测这一项 (1) 、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的检验漏洞会给双汇集团带来怎样的危害2) 、请你为双汇集团尽快扭转局面提几条合理化建议2、为了让消费与民生这一年主题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人民的消费维权意识, 引导消费者特别是农村消费者科学文明合理消费,不断改变消费环境,创建和谐安 全的消费环境,某市消费者协会决定开展一次“消费知识知多少”主题系列宣传活 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次系列宣传活动有何意义?(2) 、你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3、一段时间内地群众在香港、澳门大量购买进口婴幼儿奶粉,造成香港、澳门 一度出现奶粉供应紧张 此后,有媒体报道内地有不法企业, ,将皮革下脚料溶解后 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一时间,国产奶粉和整个乳制品行 业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近日, 国家乳制品工业协会委托国内权威的检测机构对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过 长和进口婴幼儿奶粉进行了抽样检查。
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国产品牌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一些强化营养的数据,和国外品牌没有明显差距,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奶 粉信心不足,近七成受访消费者表示不会选择国产奶粉 (1) 、企业将皮革下脚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提高牛奶蛋白含量的行为损害了消 费者的哪些权益?(2) 、在消费过程中应怎样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3) 、为怎样才能恢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4、材料一、 2011年盐荒这个词即将成为一个里程碑的字眼,它让“给里”“我 勒个去”黯然失色 无论是微薄上还是论坛上, 这个词的传播速度不亚于2002年的 非典,也是这个词让人民的生活必须品食盐成为荣登本月最佳畅销食品从3 月 16 日起,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市民纷纷前往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抢购食盐,导 致这些地区的食盐销售量相较平时猛增了10几倍随后,这股恐慌性的购盐潮从东 部沿海开始向内陆和中西部地区蔓延,并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 材料二、中新社北京 3 月 17 日电,中国盐业总公司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 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 地立即开展市场检查,坚决打击招摇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 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稳定商品价格。
各地方政府也对此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方式 劝导民众理性消费,勿信谣言,并核实中国沿海未出现污染现象 (1) 、食盐经营者哄抬价格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2) 、你如何看待抢眼风潮的出现?(3) 、国家为什么打击造谣惑众、而已囤积、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4) 、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怎样做到理性消费? 5、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多起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激发的火灾,2010年 11月 15 日,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施工的28 层居民楼起火,共 造成 58 人遇难2011年 2 月沈阳大厦发生火灾, 持续 10 个小时、 、 、 、 、央视 3.15 晚 会,曝光了武汉市江汉区多个在建小区施工利用易燃外墙保温剂素板 (1) 、你如何看待高层建筑使用依然板代替阻烧板的现象?(2) 、请简要评析 3.15 晚会揭露生产、销售假冒位列产品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