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2017中考物理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学案(无答案).doc
8页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一)考纲要求(1)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了解热量的概念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了解热机的工作过程典例剖析一:机械能及其转化例1.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A”或“B”)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理由是:两球 相等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得出的结论是: 3)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 的关系,理由是:两球 相等,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_________(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5)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_________(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6)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答:______________例2.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____和图_____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3)图2和图3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 一中学生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他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二:内能的改变例4.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例5. 下列现象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会变热 B.夏天,柏油马路在烈日下会被晒热C.远古时代,人们采用钻木的方式来取火 D.冬天,两手相互搓一搓就会暖和例6.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下图中物体的内能减少的是( )三:热机例7.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例8.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例9. 下图是汽油机工作时各种冲程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 )难点突破例10. 如图所示,“套圈”出手后,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套圈”由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大B.“套圈”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C.“套圈”由b到c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变小D.“套圈”由a到b再到c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例11. 关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的能量越大,它做的功一定越多 B. 一个物体没有做功,它就没有能量C.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 D. 具有能量的物体一定正在做功例12.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D.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拓展训练 1.地震灾害一般不容易预测,所以我们都要掌握一些防震减灾常识。
在不幸碰上强烈地震时,若你处在较高的楼层上,不能轻易跳楼,是因为人具有较大的 _______能,在落到地面时极易受伤假如在山坡上发生泥石流,由于其自身能量的转化,会使其速度 ___(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我们不能选择与泥石流赛跑,而是立即向垂直的方向逃离危险区域2.“十次车祸九次快,还有喝酒和超载”,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超速、超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这是因为速度越大,_________越大;质量越大,__________越大3.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效应”活动(按一定距离拌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它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其中的物理原理是:骨牌倒下时, 转化为 ,这部分能量就转移给下一张骨牌,下一张骨牌倒下时具有的能量更大,骨牌被推倒的速度越来越快4.火山爆发是由于炽热的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突破地壳,喷涌而出,这说明流出的岩浆具有动能,它是由 能转化来的岩浆冲上山坡,又将其动能转化为 ______能5.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飞轮转速为1200r/min,那么汽油机每秒钟内完成 个冲程,活塞往复 次,燃气推动活塞做功 次。
6.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所引发的大规模海啸,冲毁了建筑,卷走了村落,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海啸具有极大破坏力的主要原因是海啸形成的海浪具有巨大的( )A.电能 B.机械能 C.核能 D.内能7.我市为了杀灭美国白蛾调动了直升飞机,在灾区上空喷洒生物农药,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飞机的(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8.“嫦娥一号,返回舱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需要打开降落伞减速,以便安全着陆,在返回舱减速下降的过程中( )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9.对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的分析(不考虑雨滴质量变化和雨滴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 )A.雨滴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雨滴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C.雨滴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雨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10.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热,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冬天晒太阳身体感到暖和11.2010年1月1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承载卫星的火箭竖直向下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了向上的巨大推力,火箭和卫星一起加速上升,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 )A.火箭对卫星的推力大于卫星的重力,卫星的机械能增加B.火箭对卫星的推力大于卫星的重力,卫星的机械能减少C.火箭对卫星的推力小于卫星的重力,卫星的机械能增加D.火箭对卫星的推力小于卫星的重力,卫星的机械能减少1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13.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 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 C.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D.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二)考纲要求(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能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2)了解热值的概念,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会用公式Q = cm△t计算热量,会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简单计算典例剖析一:比热容例1.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实验中,小明选用了两个火焰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食用油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中,小明用 表示水和食用油吸热的多少3)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5)实验表明,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例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例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二:热值例4. 近几年煤炭价格较高,少数不法商贩将煤渣石、破碎石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煤的( ) A.温度 B.质量 C.热值 D.比热容例5. 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
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1)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先调整固定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