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压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docx
9页临床压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复旦大学 潘金莲[摘要]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压疮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压疮至今仍是护理学领域的难题与重点防治压疮的核心之处在于如何加强对压疮的风险管理近年来,在压疮的管理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压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新的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核心词]压疮管理;存在问题;研究进展Objective:With the society aging problem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is in an upward trend.Pressure ulcer is still puzzle and focus in the field of nursing.In recent years,expert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new research advance in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and now it is reported as follows.Keywords: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existing problems; research advance 一、压疮的内涵 美国NPUAP(国家压疮征询委员会) 在2月的会议上对压疮定义为压疮是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一般发生于骨隆突出处,是压力损伤的成果,或者是压力和剪切力和/或摩擦力共同作用的成果[1]。
压疮是由于局部的组织长期受压,血液流经皮肤及皮下脂肪时被超过毛细血管压的持续压力所阻断,不能及时供应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导致组织坏死[2]压疮的避免及护理是临床基本护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发生率和患病率现已成为评价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护理质量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和基本,是体现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和护理效果的总和[3-5]二、存在的问题(一)护理人员对压疮新进展理解局限性 调查显示,护理人员普遍缺少对压疮有关理论知识及压疮管理知识新进展信息的理解[6]临床上,护理人员获取压疮知识的途径重要来源于教科书大部分护理人员并未随着临床护理的研究发现来及时汲取新知识及新进展新版《护理学基本》已更新部分知识,如剪切力的定义及对压疮的危害性,压疮还好发于股骨大转子[7]吸烟已被许多研究证明为压疮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调查发现只有很少护士知晓压疮与心理、吸烟有直接关系[8]精神心理因素可引起淋巴管阻塞,导致无氧代谢产物集聚而诱发组织损伤[9]目前国内外学者都较一致觉得压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但并非所有,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h内就可发生压疮[10]。
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对压疮的有关知识比较陈旧,并且自学能力比较局限性,无法随时更新压疮的照护理念,缺少压疮有关知识与技能如湿性愈合理论等新观念、新理论[11]二)护士对压疮危险因素评估现状欠佳病人发生压疮的风险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压疮避免的核心在于定期评估,及时进行避免干预[12]使用评估计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是避免压疮核心性的一步,是有效护理干预的一部分临床压疮管理始终以来,更多注重的是采用局部护理措施,而并未采用科学的措施,将患者全身的状况和压疮的状况进行具体、量化的评估,再根据评估来制定或修正护理措施 (三)临床中压疮治疗措施不规范 临床中,有关压疮的治疗大多是凭经验进行治疗,而缺少循证护理压疮治疗措施较多,但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关如何控制压疮的演变及增进压疮愈合,仍有相称多老式的、不对的的观念营养支持对增进压疮愈合非常重要,但护士的临床营养学知识有限,缺少对病人营养的对的评估,指引病人配备营养饮食的随机性较强四)皮肤观测护理不对的、欠客观在护理文献书写质量检查中发现护理人员对病人皮肤状况交接不到位,皮肤状况观测不严谨、记录不规范各班次交接班记录对压疮及周边皮肤状况记录相似,缺少相应的护理措施。
部分护士没有评估意识,对压疮发生没有预见,压疮发生前各项护理措施涉及评估没有贯彻发生压疮后,对压疮面积若增大护士没有分析因素,压疮创面没有渐进或好转过程的反映,采用护理措施没有记录 三、研究进展(一)转变压疮管理理念,建立非惩罚性压疮管理制度护理人员在一种非惩罚性的环境中工作,可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个人通过不断地观测,不断地分析、总结经验,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因此更能充足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非惩罚性的临床不良事件积极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了压疮管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管理的满意度二)强化护士注重压疮的避免,加强压疮过程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避免和注重意识是防治压疮的基本[13]对入院患者常规进行压疮危险因子的评估,及时筛选出高危患者,随后启动三级管理体系,各班护理人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加强了临床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她们对压疮的注重三)完善压疮监控制度,提高压疮管理质量针对不同压疮状况的患者实行不同的避免护理措施,既节省了护理成本,又有效地避免了压疮的发生[14]将持续质量改善运用于压疮风险管理中,着重于改善细化规范护理环节和流程,从主线因素上分析,使护理措施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
四)提高护士长的风险管理能力,规范压疮上报制度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种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涉及对风险的评估、量度和应变方略在压疮管理中,规范风险事件上报制度,是实行压疮风险管理的核心和核心商丹英等研究者觉得,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能明显缩短骨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压疮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且得到患者及其家属承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15]五)对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量化避免压疮最核心的一步是发现压疮高危患者,患者入院、病情变化时应用量表对患者皮肤进行评估筛查,并拟定压疮高危患者,对压疮高危患者重点采用压疮避免措施,而发现压疮高危患者的重要手段是量化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对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率,美国卫生决策与研究管理署 (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AHCPR) 推荐使用 Braden评估表和Norton评估表作为临床人员进行病人发生压疮风险性高下的指引[16]在临床上获得承认及使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有Waterlow评分量表[17]、Norton评分量表、Braden评分量表、WCUMS评分量表等[18]。
六)科学地实行压疮护理管理为了科学地实行压疮护理管理,实行压疮三级监控管理流程,建立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监控网络是很有必要的[19]贯彻入院评估、压疮高危筛查,及时发现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及时上报,管理小组避免指引、压疮追踪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避免压疮几种重要环节的管理,均可有效地避免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率莫桂英[20]报告实行三级监控管理流程前后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由6.14%下降到2.14%七)加强压疮管理知识培训以达到最大避免效果加强压疮管理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使护理人员熟悉并执行新的压疮管理制度,提高压疮避免与干预的水平和效果[21]同步,护理人员也应积极地通过多种渠道来学习有关知识、提高有关技能,不仅要熟知皮肤正常生理、压疮形成的原理,在护理患者时还要能对的执行评估,并采用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来达到最大的护理效果 (八)运用目的管理方略避免压疮目的管理是1954年由美国管理学家皮德•德路克提出的,目的管理是组织内管理人员与下属在具体和特定的目的上达到合同,并写成书面文献,定期以共同制定的目的为根据来检查和评估目的达到状况的一种管理措施护理安全质量目的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九)采用压疮风险性预警管理减少压疮发生率近年国内报道了针对不同压疮高危人群实行的危险评估和护理避免,成果表白压疮预报能有效减少压疮发生率[22]对压疮发生危险患者,特别是高危患者予以更多的注重和规范科学的避免护理[23]在规范压疮护理制度、普及压疮知识、培训压疮护理实践技能,传授压疮护理新技术、新进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压疮护理理论与技能[24]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压疮高危患者的管理,建立压疮风险管理流程,对高危皮肤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与分析、辨认风险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风险的认知限度,有效减少护理风险,避免压疮的发生[25,26]压疮评估常规化、规范化,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移到事前避免,把影响护理质量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四、 结论 总之,科学、有效的护理规范和护理管理制度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准则和行动指南,是保证患者得到安全、高质量护理的前提[27]健全的压疮管理组织构造是压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通过完善压疮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使护理管理目的明确、措施得当,不仅提高了护士对压疮管理的风险预测能力,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率,并且提高了院外带人压疮的治愈率[28]。
建立压疮管理制度和流程,从高危患者的筛查、预报、压疮上报、会诊解决等方面进行了全程有效、科学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29]因此,加强压疮管理,保证护理护措施贯彻到位,是防治压疮的有效手段但目前,难免性压疮的避免工作仍是压疮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如何更好的完善压疮护理工作,是护理工作者此后研究方向的重点[30]参照文献[1]丁雪清.压疮的临床护理新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18):137~138.[2]段磊.护理学基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16.[3]陈长英,田丽,曹小琴,等.护理质量持续改善的国内外实践与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12(1):14~17.[4]O′Neill SM,Hempel S,Lim YW,et al.Identifying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publications:what makes an improvement intervention“CQI”?[J].BMJ Qual Saf,,20(12):1011~1019.[5]Solomons NM,Spross JA.Evidence-based practice barriers and facilitators from a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Perspective:an integrative review[J].J Nurs Manag,,19(1):109~120.[6]李英珍.临床压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科,,3(4):626~628.[7]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78~283.[8]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3~195.[9]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17(1):20~21.[10]张水兰,时红梅.压疮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18(11):215~216.[11]Falanga V.Classifications for wound bed preparation and stimul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