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ppt

22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75958941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08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七章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能量代谢与体温第一节第一节 能能 量量 代代 谢谢第二节第二节 体体 温温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2.熟悉:机体的能量来源和利用3.了解: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机制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物质代谢物质代谢 合成和分解代谢合成和分解代谢 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放、转移、储存和利用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能量代谢能量代谢能量代谢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来源和利用一、能量的来源和利用糖糖(70%) 脂脂(30%) H2O + CO2 + 能量能量 ( E ) 50%为热能为热能50%储存于储存于ATP维持体温维持体温肌肉收缩肌肉收缩 N冲动、腺体分泌冲动、腺体分泌…等等 外功外功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一一) )肌肉活动肌肉活动 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估肌肉活动强度的指标能量代谢率作为评估肌肉活动强度的指标(二)(二)环境温度环境温度 2020~~30℃30℃稳定,肌肉松弛稳定,肌肉松弛 ≤ ≤2020℃ ℃ 代谢率增加;代谢率增加; ≥ ≥30℃ 30℃ 代谢率增加;代谢率增加; ( (三三)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1 1、定义:、定义:由于摄入食物引起人体产生由于摄入食物引起人体产生““额外额外””的能的能 量消耗作用量消耗作用。

      2 2、机制:、机制:可能与营养物质在肝脏的代谢反应有关可能与营养物质在肝脏的代谢反应有关四)(四)精神活动精神活动 人处于紧张状态时,如激动、愤怒、恐惧、焦虑等,能量代谢可以显著增高 三、基础代谢率三、基础代谢率( (一一)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基础状态: 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 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 测定前至少禁食测定前至少禁食1212小时;小时; 室温室温20~25℃ 20~25℃ 体温正常体温正常 ( (二二)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BMRBMR)) 1 1、定义: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定义: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以单位体表面积来衡量以单位体表面积来衡量BMRBMR BMRBMR的测定的测定:(:(通常采用简易法通常采用简易法) )按下面公式计算出按下面公式计算出BMR:: BMR==20.195×耗氧量耗氧量/体表面积体表面积 2 2、、BMRBMR正常值正常值 ==±±1010%~%~±±1515%% >>±±2020%%→→可能是病理可能是病理 机体能量代谢率机体能量代谢率与体重相关性不明显与体重相关性不明显 而与体表面积基本上成正比而与体表面积基本上成正比人体表面积推算人体表面积推算: : ①①公公 式式 计计 算算 :: ==0.00610.0061××身身 高高 (( cm)cm)++0.01280.0128××体体重重(kg)(kg)--0.15290.1529 ②②体体表表面面积积测测算算图图测测出出。

        第二节第二节 体温体温一、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 (一一) )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表层体温和深部体温 1 1、表层体温:、表层体温: 2、深部体温:相对稳定、深部体温:相对稳定 3、体温: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正常值:正常值:直肠直肠—36.9~~37.9℃℃ 口腔口腔—36.7~~37.7 ℃℃ 腋窝腋窝—36.0~~37.4 ℃℃ (二)(二)体温的生理性变动体温的生理性变动 1 1、、昼昼夜夜变变化化::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 2 2、、性性别别差差异异::青春期后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而且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 3 3、、年年龄龄差差异异::儿童的体温比成年人高;老年人的体温偏低;新生儿易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4 4、、肌肌肉肉活活动动和和精精神神活活动动::肌肉活动和精神活动增强时,体温上升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一一) )产热过程产热过程1 1、主要产热器官、主要产热器官 ::肝脏肝脏、、骨骼肌骨骼肌2、产热形式、产热形式 ⑴⑴战栗产热:战栗产热:在寒冷环境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在寒冷环境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 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 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

      不做外功但产热量很高 战栗前肌紧张战栗前肌紧张 ⑵⑵非战栗产热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又称代谢产热 褐色脂肪组织褐色脂肪组织(BFR)的产热量最大的产热量最大 ( (二二) )散热过程散热过程  1 1、、散热部位散热部位:皮肤:皮肤 2 2、、散热方式:散热方式: ((1 1))辐辐射射散散热热::以以发发射射红红外外线线的的形形式式将将体体热热传传给给外外界的散热形式界的散热形式 散热量取决于散热量取决于 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有效辐射面积有效辐射面积 ⑵⑵传传导导散散热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取决于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与皮肤接触物体的温差 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与皮肤接触面积的大小 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与皮肤接触物体的导热性 临床临床: :冷水袋、冰帽为高热患者降温。

      冷水袋、冰帽为高热患者降温 ⑶⑶对对流流散散热热::通通过过气气体体进进行行热热量量交交换换的的散散热方式 ⑷⑷蒸发散热:蒸发散热:通过体表水分蒸发通过体表水分蒸发而散失体热的而散失体热的一种形式一种形式 当气温当气温≥≥体温时,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①①不感蒸发不感蒸发 低温环境中皮肤、呼吸道的水分渗出而蒸发低温环境中皮肤、呼吸道的水分渗出而蒸发 不显汗不显汗②②发汗,发汗,又称可感蒸发又称可感蒸发 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汗液的成分汗液的成分:: 水分水分::>>9999%% 固体固体::<1%<1% NNaClaCl 分泌等渗分泌等渗 经汗腺管经汗腺管 NaCl 被重吸收被重吸收 汗液为低渗汗液为低渗 大量出汗大量出汗高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三、体温调节三、体温调节 自主性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 行为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一一) )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 热感受器热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 冷感受器冷感受器 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1 1、、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 分布分布::皮肤、黏膜和内脏皮肤、黏膜和内脏 2. 2.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⑴ ⑴分类分类::热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热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   血温   血温↑→↑→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热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   血温   血温↓→↓→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冷敏神经元冲动发放频率↑ ↑ ⑵ ⑵分布分布:: 冷敏冷敏N N元: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弓状核元:脑干网状结构和下丘脑的弓状核 热敏热敏N N元:视前区元: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PO/AHPO/AH)) ( (二二) )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 PO/AHPO/AH在体温调节整合中枢中的重要地位在体温调节整合中枢中的重要地位( (三三) )调定点学说调定点学说 1 1、、调调定定点点::指指恒恒温温动动物物体体温温的的规规定定阈阈值值,,存在于视前区存在于视前区- -下丘脑前部。

      下丘脑前部 人体温调定点正常值人体温调定点正常值37℃37℃ 调定点调定点 体温调节体温调节 中枢中枢产热产热(肝脏、骨骼肌肝脏、骨骼肌)散热散热(皮肤血管汗腺皮肤血管汗腺)深部温度深部温度PO\AH外周中枢感受器外周中枢感受器2.体温调节过程体温调节过程 发热:调定点上移,体温才升高到发热水发热:调定点上移,体温才升高到发热水 平;产热平;产热↑中暑:体温升高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中暑:体温升高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失调 思考题思考题 1.何谓能量代谢?影响因素有哪些? 2.影响正常体温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