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贯通安全技术措施.doc
29页贯通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证我矿的安全贯通特成立贯通领导小组:贯通领导小组:组长:侯文富成员:谢利乾、马伍富、陈春权、能树荣、安建开一、贯通施工要求1、地测科:(1)地测科及时复查中线与方位角2)地测科在巷道贯通相距20m时,及时下达贯通通知单,并绘制贯通图纸2、通风科:(1)通风科在巷道贯通相距30米时负责被贯通巷道的正常通风2)通风科负责编制巷道贯通后风流方向调整措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3)贯通后通风队严格按照风流调整措施进行风量调节4)通风队负责给掘进队配专职放炮员和瓦检员,并配合掘进队在各个通道放置警戒3、调度室:(1)在贯通距离剩余20 m时,及时排出贯通时各科室、队干跟班表,并及时下发到科室及个人2)调度室根据跟班制度督促落实科室跟班人员执行情况4、掘进队:(1)贯通巷道相距30m时,由一队负责贯通,二队停止施工,切断巷道内所有设备电源(停止施工方),并保持正常通风,经常检查风筒的完好状况和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过1.0%时,必须立即处理;停掘工作面距迎头50m处设置一道栅栏,除瓦检员按规定检查瓦斯,安全员检查顶板支护情况外,其他人员严禁入内2)贯通相距30m时,掘进队每次放炮前后必须及时到被贯通巷道放置警戒。
3)贯通巷相距5m时,严禁用炮掘的方法贯通,用5m长的钻杆在巷道迎头中部探眼,直到探通为止,使用风镐小断面贯通,贯通面积控制在0.5㎡左右,然后扩刷至设计断面4)掘进队贯通施工期间,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按照以下《巷道挑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加强对棚架支护,旧巷充填,爆破作业的现场管理三、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掘进巷道临时支护棚距不大于800mm,工作面10m范围内(包括停掘工作面)采用工字钢或撑木加强支护,接顶背帮严实,遇破碎带、地质构造带必须按掘500mm支护一加工字钢,提高支护质量2、巷道贯通期间,施工人员应坚持敲帮问顶制度,特别是在支护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将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3、贯通时,局扇必须设专人管理,严禁出现无计划停风或其它故障,施工现场必须统一指挥,掘进工作面每次装药爆破前,必须指派专人和瓦检员共同到停掘工作面,检查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达到1.0%时,先停止掘进工作面的作业,然后处理瓦斯,只要在两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1.0%以下时,方可进行掘进工作和装药爆破4、每班开工前,班组长必须把甲烷传感器及瓦斯便携仪挂在迎头回风侧5m内,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帮不小于200mm位置处,不得随意乱放。
5、贯通余30m时,每班必须检查、加固被贯通点附近工作面10m范围内支护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整改,确保支架完好6、在贯通施工过程中如若发现底板松软或棚腿支设位置于原旧巷道上方时,支架棚腿必须穿鞋(根据巷道实际情况棚腿下垫枕木,增大柱腿的受力面积)或增大棚腿角度使棚腿支设到实体煤壁上7、贯通两巷警戒处必须安设直通调度,确保通讯畅通8、每次爆破前,在两个施工地点都必须设置栅栏或专人警戒,保证两头施工地点的人员全部撤出,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即爆破前,爆破工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亲自亲自派人警戒,并将爆破命令牌交给瓦斯员,由瓦斯员检查瓦斯、煤尘浓度符合要求后,将爆破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吹哨后爆破,警戒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0m9、严格坚持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检查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种瓦斯浓度的“一炮三检”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处理,只有等施工地点瓦斯检查完毕、异常情况排除、人员撤出警戒区域后,才允许施工地点的下一次爆破作业10、起爆前,警戒区域内所有人员必须撤到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点(附放炮警戒图)爆破后,警戒人员必须接到班组长亲自通知后,方可撤除警戒,不准私自脱岗。
11、巷道贯通前做好通风系统的调整准备工作,具体调整工作由通风科负责贯通后停止工作面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检查风流方向和风速,待风流稳定,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后方可恢复工作12、贯通时,安全员、瓦检员、班组、值班领导要佩戴便携式瓦检仪现场跟班,确保安全贯通13、其它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执行工作面初次放顶措施 为了保障初采和初次来压期间的安全,特制定如下措施:一、成立领导小组组长:马伍富副组长:郑少帮成员:侯虎全,严石刚、郑少帮、侯文富 跟班或带班领导小组跟班上、下井,处理安全隐患,严格按规程施工,发现顶板来压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工作面,待压力稳定后组织生产 二、安全技术措施 初次放顶期间顶板控制:控顶方式:见四回一保三,最大控顶距4.2米,最小控顶3.2米,排距 1 米,柱距 0.6米超前支护采用一梁二柱,超前距(10米双排柱)10-20米单排柱特殊支护采用木垛,工作面每10米架设一个木垛,木垛使用方木搭建成#字型,使用木垛必须打楔子丛柱(使用6-8根液压柱子打成);最后一排柱子打成密柱,作为切顶密柱,柱距:0.3米。
背板采用厚度为5厘米,宽20公分,长1.5米的木板背顶(背严背实),断面支架质量必须达到排直、行齐,确保有足够的支撑力并防止串矸伤人规格达不到要求的支架必须立即更换 2、初次放顶期间,放炮后要及时挂梁,挂梁时必须停炮停溜顶板破碎时必须首先先维护顶板再进行出煤,并坚持洒水降尘 3、初次放顶期间,溜子不得连续开起不停,每20分钟停一次溜子,以便观察顶板 4、初次放顶期间,必须打齐临时支柱(超前柱)顶板破碎时要接实顶,临时柱不得任意挪作它用 5、初次放顶期间,坚持敲帮问顶,严禁空顶作业工作面内无空缺支柱,严禁缺梁少柱 6、初次放顶期间,每班坚持二次注液放炮前将工作面初排支柱重新注液,整改不合格支柱,整改时先支后回加强泵站的管理,泵压达到18MPa以上,系统不得漏夜,乳化液配比达到2-3% 7、放炮后,先挂好挂好梁,先整改打倒歪斜支柱,打好临时支柱攉面前煤时,攉出柱窝要及时挂梁支柱,随攉随支,不得空顶作业攉煤过程中要及时找掉活矸伞檐 8、初次放顶期间,切顶排加强密集支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酌情在切顶线一排棵棵打上戗柱加强支护 9、初次放顶回柱时,严格两人一对,先支后回,使用长把工具按由下到上、由外到里逐架回撤。
顶板不好,可打好替棚或护身柱,回出的柱子及时支好,不得空载回柱时,时刻观察后退路线及周围支架牢固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0、严格按措施施工 三、其它未尽事宜按审批意见和工作面作业规程执行探放水措施1.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认真落实好探放水工作,真正杜绝水患事故,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编制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如下:2. 成立探放水领导小组:组长:矿长 :王知高 成员:马伍富 侯文富 熊树荣 严石刚3. 采掘过程中,若经过采空区,必须先探明采空区内是否有水,如果有水,必须先放后施工探放老窑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窑水体的空间位置,积水量和水压,老窑积水区高于探放水位置时,只准用钻机探放水. 探水孔超前距离,煤巷30m,岩巷20m4. 先从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确定采空区的准确位置,然后设计《探放水方案》,方案中明确探放水钻孔的各种参数(超前距30米、准掘距20米、钻孔角度与中孔角度偏离12度,3个钻空呈扇形布置、预计存水量、详细说明透水的避灾路线)5. 放水前必须将水流经的地点水沟清挖畅通,如果需用排水泵排水的,事先必须准备好排水泵,排水管道,并保证能正常运行。
6. 打钻前必须将探水钻稳固好,安装在顶板好(或支护稳固的地方),不能有松动现象,在探水过程中,若钻机松动要随时进行加固,操作钻机时,人员不能站在钻机的后方,只能站在侧面,并严格按照钻机操作事项进行操作7. 要加大探水地点的供风量,并将风筒末端接到探水工作面迎头,对着钻孔,及时吹散瓦斯,避免积聚.8. 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如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胁地区的人员.9. 钻孔接近老窑时,必须有瓦斯检查工现场值班,检查空气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矿调度室.10. 钻孔放水前,必须估计积水量,根据排水能力,控制放水流量11、. 如钻孔无水流出,可用黄泥.木塞等将钻孔临时封闭12. 钻机必须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13. 严禁无风、微风以及瓦斯超限作业14. 放水期间,每班必须派管理人员现场值班,观察透水预兆,按时向调度室汇报15. 如果有透水预兆,现场管理人员必须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点的所有人员。
16. 技术人员要现场收集放水过程中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入档 防治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1. 为防止矿井火灾,特别是自然发火引起的火灾,针对我矿的具体情况,特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如下:2. 成立防治自然发火领导小组:组长:王之高 成员:马伍富 侯文富 杜秀书 侯光灿3. 每个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都必须对采空区进行及时封闭4. 通风方式尽量采用“U”通风,采煤方式、后退式开采,开采时尽量避免留设煤柱5. 封闭采空区时,其上下平巷的密闭必须设置夹层密闭,中间充填不小于500mm的水泥浆,按质量标准化要求施工,密闭内必须留放水孔和观测孔(放水孔必须是反水孔),每星期测定一次密闭内的气体成份、空气温度,若密闭内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减少,温度升高,就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7. 布置通风系统要合理,对有火区的地方,要采取“均压”通风,防止火区内复燃8. 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井下现场,发现有自然发火预兆,必须立即组织撤出所有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9. 现场瓦检员、安全员每必须清楚自然发火预兆,若发现任何有预兆,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听从指令10. 井下必须安设消防洒水管路,地面设有不小于200m3的水池,各地点必须按规定设置足够数量的三通和阀门。
11. 井下机电硐室和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保证能正常使用 过断层及破碎带安全技术措施成立过断层及破碎带领导小组:组长:马伍富成员:谢利乾、侯光灿、严石刚、郑少帮、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大小不同的断层,在断层附近,煤层变软、倾角变化、淋水增大、顶板比较破碎,在工作面过断层期间应严格执行以下安全技术措施1. 遇断层时,必须加强断层带的支护密度,将断层带的柱距缩小至500—600mm.2.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酌情在切顶线一排棵棵打上戗柱或戗棚加强支护,必要时在第二排柱上打戗柱加强支护,戗柱要迎着顶板来压的方向戗3. 必须严格加强断层带及破碎带的顶板插背,顶上木板必须插背完好,顶板破碎时,顶上木板必须插背严实,出现顶空必须用大料(圆木)插背接顶,严禁顶空4. 断层及破碎带打眼放炮时只能采用密打眼(眼距为400--600mm),少装药(每个炮眼装1-2个药卷),放小炮(一次最多起爆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