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pdf.pdf
6页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模板)一一、基基本本信信息息学校名称所涉学段幼儿园学校负责人:学校负责人:项目联络人:项目联络人:联系:联系:学学校校信信息息化化管管理理团团队队姓名年龄学历专业职务二二、学学校校基基本本情情况况分分析析中心幼儿园是唯一一所市级一类园,现开设大、中、小 3 个活动班,配备专职教师 9 名,园长 1 名,教师合格率达 100%,环境优雅,硬件设施齐全,幼儿活动空间充足为了保障教育活动的开展,我园建设音体室、美工室、图书室、卫生保健室等 6 个部室我园信息化环境属于混合教学环境,每个班都配有液晶电视机、旺豆 AR 综合主题课程相配套的播放设备,由于信息技术条件有限,所以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工作不够理想,大多数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都停留在简单的 PPT 制作方面,在教学资源的下载分享和整理方面,幼儿园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对专门的幼儿教育软件网络资源实行的研究、使用、学习不足,如何实行下载、如何录像、实行分享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实行分类整理,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学习三、学校发展三、学校发展 SWOTSWOT 分析分析(请利用 SWOT 工具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S S1. 本园现教师年龄段均为90后,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专业能力强。
2.能较好接受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融合W W1. 园所信息设备不够完全,技术支持不够,硬件设施不足2. 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认知不够完全O O在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2.0 的大背景下, 我园可以通过此次培训及学习交流,努力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抓住机遇,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T T1.我园较其他园所相比属于乡镇幼儿园,地理位置偏僻2.信息设备落后, 无专项资金支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认知不够完全,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四、学校发展愿景四、学校发展愿景1、结合研修课题有效展开线下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推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管理、教学活动、家园共育、幼儿发展评价及教师专业成长等2、结合我园的“教学观摩课”“微课制作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把信息技术与幼儿园五大领域实行深度融合3、年轻教师与中年教师结成互助小组,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五、学校绩效目标五、学校绩效目标1、通过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全员培训,初步建立校本资源库2、分层进行培训,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活动、家园共育、幼儿发展评价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改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设计应用能力。
3、每位教师均能掌握一到两个与幼儿活动相关的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切实可用的软件工具,认真参与学习,及时提交成果六、校本研修方案六、校本研修方案校本研修绩效目标(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愿景和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要求,确定学校在校本研修中的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应与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要求相吻合、具体、可操作基本的绩效目标:每个教师完成基本的绩效目标:每个教师完成 5050 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学时不少于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学时不少于 50%50%例: 每个教师要完成 25 学时的校本实践, 并通过三个能力点来证明这些实践,25 学时的学习学校层面要提交两个教研活动简报 )可选的绩效目标可选的绩效目标* *面向教师: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面向幼儿: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有效性面向学校:一年内提升全园整体信息化教学水平发展信息化素养研修主题(请从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确定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本校研修主题,这将作为之后学校能力点选择的依据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修内容学校的能力点范畴,以及选择理由:微能力名称选择理由H1 技术支持的情境创设能够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J2 技术支持的家园共育活动组织用新媒体技术与家长互动沟通,可促进家园活动的有效开展,采取线上家长会、亲子活动,便于家长参与。
F2 技术支持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利用拍摄视频、照片,记录幼儿活动过程,便于教师更好的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Y2 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提高演示文稿制作水平,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可采用动画效果、留白、互动游戏、超链接等方式丰富师生互动的形式Y3 数字教育资源的管理规范管理数字教育资源,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保存电子资料,有利于长期保存和资料共享Y4 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微视频具有易学习、易传播、易分享、易表现等特点,能够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果Z1 技术支持的专业自主学习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研修形式1. 线上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主动找资料进行学习或本园找寻相关视频,统一做要求后学习,记录学习要点和心得2. 线下研修: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全园统筹进行3. 对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内部群交流讨论或请求上级帮助解决研修安排时间内容负责人制定计划,明确路径( 2021.10.18 2022.1.28)1. 明确学校发展愿景,根据学校所处的信息技术环境制定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研修方案,研讨相应的信息化研修主题,确定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点范围。
2. 根据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研修主牟越题,教研组确定研修专题并制定教研活动方案教师根据教研组建议,拟定个人信息技术研修计划, 学习网络课程,掌握方法,聚焦能力突破点,形成教学时间计划 (每位教师选两个微能力点)整校推进,创新实践( 2021.10.28 2022.1.23)1. 学校管理和培训团队依据具体规划推动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工作,与专家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修正机制,共同促进教师能力发展2. 依托校本研修活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专项研讨活动,推动教师开展实践,通过研修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帮助教师解决困惑,发展能力3. 教师个人通过研修平台开展听评课活动,根据能力点考核要求,基于研修平台进行学习或整合多种非正式学习渠道,掌握相应的能力要求牟越能力评价应用考核(2022.1.232022.2.28)学校管理和培训团队明确校本应用考核材料提交要求,评价方法及指导案例,指导教师完成能力点材料提交,并组织教师互评和学校考核牟越考核要求(确定本校教师在本年度研修中应达到的考核要求,如研修活动参与、研修成果产出、考核微能力数量、测评通过率等1. 以评促学,以评促用收集教师形成案例成果的过程性资料, 促进教研组打磨优秀案例成果)2. 尊重差异,分层评价。
针对不同教师群体制定不同的考核要求与激励机制)注:每位教师要完成 25 学时的学习和 25 学时的园本实践;每月至少参加两次园本教研活动;每位教师通过两个微能力点的认证,提交相关微认证材料,测评通过率不低于 95%机制设计(为了使整校推进顺利开展,学校将采用怎样的机制?)1. 学校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及作为骨干教师认定的条件,将此作为评优选先的依据2. 互评互学教师之间对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评价,取长补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