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物理总复习测试力学综合二.doc
6页初三物理总复习测试力学综合二初三物理总复习测试力学综合二 一、填空题 1. 三个实心的铜块、铝块、铅块相比较,当它们的质量相同时,_________的体积最 大,______________的体积最小 2. 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最著名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实验 3. 一个容器里盛有15cm深的水,水中A点离容器底面的高度11cm,B点离容器底面的高 度为6cm,则A与B两点的压强比PA:PB =_____ 4. 质量分别为2Kg和1Kg的甲、乙两铅块,它们的体积比V乙:V甲=_____;它们的密度 比 ρ甲:ρ乙=_______ 5. 甲乙两辆车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 之比是______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6. 一架飞机的外壳用铝板制作,需要250Kg,若改用密度是铝的2倍而厚度不变的合金 制作,飞机的外壳重将是 __________N若要使飞机外壳保持原重,那么这种合金板的厚 度只能是铝板厚度的 ___________ 7. 浮在水面上的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3/5,若将木块全部压入水中,至少施加 0.588N的压力,则此木块的体积是_______dm3,木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8. 阅读下面方框中的新闻报道,其中出现了一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的字句下面画 上横线; 9. 用如1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货物,已知货物重G=400N,滑轮质量和滑轮与轴之间的 摩擦忽略不计,要把货物升高2m,F做的功是________ J,拉力F是_______N 10.我们看杂技演员从高处跳下落在绷床上,又被弹起的过程如图 2 所示,请你写出 演员在表演时涉及到 2 个物理知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如图 3 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 A 点, 重力为 500N,那么他将身体撑起,双手对地面的压力至少________N,若他在 1min 内做了 30 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 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_____W 12. 运动会上,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腾空而起,由于人具有__________,还要继续向 前运动,若离开地面时运动员水平方向的速度为 8m/s,在空中运动 0.7s,则他的跳远成绩 为______m不计空气阻力) 13. 有一种水笔,在笔杆的手握部分套着一圈比较粗糙而且上面有许多小凹坑的塑料。
因为这样做,可以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摩擦,使用起来感觉会 比较舒服的而我们常常给自行车的转动部分滴上几滴油,是可以__________(填“增大” 或“减小”或“不变” )摩擦,使我们骑起来轻松一些 14.一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__mm汞柱,等于_________Pa;如图4所示,四位同学在同 一地点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当时的大气值应为______cm汞柱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 6∶30, 本市 21 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 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 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 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 伤图 1图 2 图 3图 5图 6图 715. 利用如图 5 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 B 端固 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 A 端,使 A 端到达某一点 O 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 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 A 端,仍将 A 端拉伸到 O 点,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1)从右表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 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 弹簧 A 端拉到 O 点再读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施力情况大小方向F1=2.5N向右用两个测力计F2=1N向左用一个测力计F=1.5N向右二、选择题 16. 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 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 A. 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 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 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 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17.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 A. 为原来的一半B. 和原来一样 C. 为原来的两倍D. 不能确定 18. 如图6所示,天平左盘杯中漂浮着一木块,右盘放砝码后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将 在水面上的木块取出来,直接放在天平的左盘上,那么( ) A. 天平仍然平衡 B. 天平左盘要下倾 C. 天平左盘要下倾 D. 无法确定 19. 试判断质量为9.5×105mg的可能是下面哪种动物的质量( ) A. 一只蚂蚁 B. 一头猪 C. 一只大象 D. 一只鸡 20. 使用简单机械可以( ) A. 提高功率 B. 提高机械效率 C. 省力或省距离或便于工作 D. 省功 21. 在表面涂蜡的细木棒末端绕上适量的金属丝,把它分别放到甲、乙、丙三种不同 的液体里,如图7所示,则( ) A. 木棒在甲液体里受的浮力最大 B. 木棒在乙液体里受的浮力最大 C. 丙液体的密度最大 D. 甲液体的密度最小 22. 采取下列措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 B. 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 C. 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 D. 额外功一定,减少总功 23. 售票员和乘客都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们均以对方为参照物,下面正确的说76 厘米74 厘米73 厘米75 厘米甲乙丙丁图 4彼得教育彼得教育 免费资源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无需注册 彼得教育彼得教育 主动展示主动展示 彼得俱进彼得俱进 免费资源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无需注册图 8法是( ) A. 售票员认为汽车是运动的 B. 售票员认为乘客是运动的 C. 乘客认为售票员是运动的 D. 乘客认为车是静止的 24. 杯内装满水,若将手指浸入水面内,则水杯底的压强将( )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25. 容器内盛满水,A、B两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图8所示,那么A、B两点处水的压 强为( ) A. PA=PB=1960Pa B. PA=PB=980Pa C. PA =980 Pa,PB=0 D. PA=1.96×105 Pa,PB=0 26. 把一个油桶绕着支点C推上台阶,在无滑动时,图9中最省力的施力方向是( )A. M B. N C. P D. 以上三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是一样的 27. 甲、乙两台机器,甲做的功是乙的2倍,但乙所用的时 间是甲的1/3,比较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则( ) A. P1 : P2=3 : 2 B. P1 : P2=2 : 3 C. P1 : P2=1 : 2 D. P1 : P2=1 : 3 28. 用绳子把一个在空气中重60牛顿,体积为2dm3,浸没在10m深水中的物体匀速提高 2m,则拉力对重物做功为( )A. 39.2JB. 80.8 JC. 120 JD. 0 J 29. 同学们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了解到物体运动时所受空气阻 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有关,物体运动越快,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同 学们认真观察了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情况(如图 10 所示)并讨论了 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地面的过程中受力情况,下面几种看法中正确的是( ) A. 刚抛出时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B. 落地前瞬间篮球受到的合力最小 C. 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整个运动过程中,篮球所受合力先增大后减小 30.图 11 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 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 滑动(图 11 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桌面滑 动(图 11 丙)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 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 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 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三、实验题 31. 如图12所示,某同学做杠杆平衡实 验,杠杆上每小格表示4cm,每个钩码重1N.请根 据图填写表格中的数据,并通过分析得出实 验结论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F1 ×L1阻力F2/N阻力臂L2/cmF2 ×L2图 9图 10图 11图 12123 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我们知道,许多物理实验要求在水平面上进行,请你应用不同的物理知识,设计 两个简易实验,判断某狭长的直轨道是否水平,并完成下表;简要的操作步骤和判断轨道是 否水平的方法 该方法所依据的主要物理原理方法一方法二四、综合分析题 33.2003年10月15日上午九时正,我国“长征”二 号F型运载火箭带着神州五号飞船,更带着中华民族千 年的飞天梦想顺利升空,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 定轨道。
10月16日6时23分, “神五”返回舱在内蒙 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13所示根据你对飞船的发 射、运行、返回过程的了解,依照例子,提出3个与物理 有关的问题,并简要作答 例:火箭点火加速上升时,能量的转化情况如何? 答:内能转化为机械能34.有的跑车在车的尾部设计安装了一种 “气流偏导器” ,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 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如图14所示) , 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轮能更好地 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道理 力学综合力学综合(2)(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铝块;铅块 2、马德堡半球实验 3、4:9 4、1:2;1:1 5、2:12:1 6、4900;1/2 7、0.15;0.4×103 8、失去惯性 9、800;200 10、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②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③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④弹性 势能转化为动能 ⑤力改变物体的形状 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⑦物体具有惯性 ⑧力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300;60 12、惯性;5.6 13、增大;减小 14、760;1.01×105;73 15、(1)F=F1-F2(2)保证力F的作用效果与力F1,F2共同作用 的效果相同。
二、选择题:16、D 17、B 18、A 19、D 20、C 21、D 22、C 23、D 24、A 25、A 26、B 27、B 28、B 29、B 30、C 三、实验题:31、如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F1 ×L1阻力F2/N阻力臂L2/cmF2 ×L211882482212243824图 13气流偏导器 图 14彼得教育彼得教育 免费资源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无需注册 彼得教育彼得教育 主动展示主动展示 彼得俱进彼得俱进 免费资源免费资源 无需注册无需注册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