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doc
25页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18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十二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加快推进建材工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概述 建材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基础原材料的重要行业之一,主要包括建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三大部分,涉及水泥、墙材、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化学建材、平板玻璃及深加工、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加工等行业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省建材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十二五”, 建材工业要抓住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围绕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依托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做大总量,着力调整结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建材产品的需求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和污染防治,转变发展方式,发挥建材工业消纳固体废物能力强的特点,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到2015年,全省建材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元以上;主要产品水泥产量8000万吨以上,水泥散装率达45%左右,墙材产量400亿块(折标砖,以下同)以上,新型墙材的比重达80%左右,预拌混凝土产量2000 万立方米以上,塑料管材、型材产量达50万吨以上;建材工业年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3000万吨以上2010年有关数据以省统计局发布的最终统计数据为准 二、发展现状 “十一五”,我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奖励政策、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等政策,推进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新型建材,建材工业取得较快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省水泥产能达6333万吨,比2005年增长1679%;墙材产能达260亿块,比2005年增长30%;预拌混凝土产能达2800万立方米;塑料管材、塑料门窗产能分别达20万吨、800万平方米2010年,全省水泥产量3695万吨,比2005年增长1371%,年均增幅为188%;墙材产量突破200亿块,比2005年增长15%;预拌混凝土产量1370万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电杆、混凝土水泥管产量分别为45万根、300公里;塑料管材、塑料门窗产量分别为14万吨、650万平方米;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总产值达150亿元。
十一五”期间,全省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水泥、墙材企业共利用工业废弃物3867万吨 (一)水泥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引进安徽海螺集团、法国拉法基公司等国内外大型水泥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上大压小、等量置换落后产能等方式,水泥工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产业技术结构调整基本完成截至2010年,共新建年产100万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线35条,从2005年的10条增加到45条,产能达4455万吨,占全省水泥总产能的比重从2005年的1776%提高到703%左右,达到全国2009年平均水平,水泥企业平均规模由2005年的1159万吨提高到30万吨;淘汰干法中空窑、湿法窑、小机立窑等落后产能8098万吨水泥生产的DCS控制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立磨、辊压磨等高效粉磨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共建成纯低温余热发电站7座,装机容量495兆瓦,年可发电25亿千瓦时,节约标煤825万吨,水泥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明显下降 (二)墙材工业取得明显进步 节能、节土、利废、环保的新型墙材快速发展,到2010年底,共建成具有较大规模、技术装备先进的新型墙材生产线近200条,产能达100亿块,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18条,产能360万立方米。
全省墙材企业4000余户,其中年产能2000万块以上的企业约300户,1000万块至2000万块的企业600户左右,企业平均规模比2005年有了较大提高墙材产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以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磷石膏和脱硫石膏(以下称化学石膏)砌块(板、普通砖)、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墙材制品等为主的非烧结类产品比重逐年提高,占全部墙材制品的35%左右;全煤矸石、高掺量粉煤灰页岩烧结空心砌块(多孔砖)在烧结类产品中比重提高;复合自保温砌块等产品填补了我省空白墙材工业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规模以上的企业装备了国内先进的主机设备,提升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形成了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亿块蒸压磷渣硅酸盐砖、贵州泰福石膏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平方米纸面磷石膏板、六盘水市恒远新型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35万立方米复合自保温(EPS)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一批规模化利用废渣的新型墙材骨干企业 (三)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 城市预拌混凝土发展迅速,基本覆盖了9个市(州、地)的中心城市,改变了2005年全省仅有贵阳、都匀有预拌混凝土的状况到2010年底,全省预拌混凝土企业从2005的13家增加到50余家,共建成混凝土搅拌站130余个,搅拌运输车辆890辆以上,散装水泥使用量占全省50%左右。
贵阳市已建成两条预拌砂浆生产线,将率先在全省城镇推广应用预拌砂浆此外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和城镇通信、电力、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以混凝土水泥电杆、混凝土水泥管和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的水泥制品也得到较快发展 (四)化学建材取得较快发展 城市商品房和城市地下通信、电力、燃气等管网设施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业推行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等政策,使我省塑料管材、型材和塑料门窗为主的化学建材得到较快发展,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达80户以上,形成了联塑科技发展(贵阳)有限公司、贵州森瑞管业有限公司、贵州铭腾塑胶有限公司、贵州普定金铭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塑料管材、型材和塑料门窗生产的骨干企业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形成了PVC、PE、PPR给排水管、双壁波纹管、螺旋缠绕管、冷热水管等产品系列形成了贵州水晶有机化工公司年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15 万吨、内外墙涂料1000吨生产线等建筑涂料骨干企业五)其他建材产品渐次发展 由于受资源、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我省无机非金属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近年来中空隔热门窗玻璃、钢化玻璃、镀膜玻璃等玻璃深加工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年加工能力10万平方米以上、技术装备较先进的企业。
贵阳新型保温材料厂综合利用铁合金渣年产岩棉1万吨、钢丝网架岩棉夹芯复合墙板100万平米生产线建成投产,贵阳金石石材产业园、龙里“珏石屋石材开采加工”等一批规模较大的石材项目开始建设 但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结构单一,档次较低,落后产能比重大,特别是墙材生产、水泥制品和门窗加工等行业,作坊式企业多,工艺装备简陋,产品质量无保障,存在着安全隐患二是产业集中度低布局不尽合理三是行业标准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除水泥工业外,缺乏对墙材、化学建材等其他建材工业较完善的行业准入标准及市场监管等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对利用废渣生产的建材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的地方标准新建项目有关环节的管理不规范,存在着低水平的无序发展现象建材工业只有水泥、墙材两个专业协会,缺乏全行业的统一管理和自律 三、发展条件 (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建材工业加快发展带来机遇 “十二五”期间,中央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量投资将向西部地区倾斜我省将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使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17万公里,建设高速公路4500公里,改造国、省道3000公里,建设村通油路33万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乡镇、县乡、村通油路;建设以贵阳—广州、贵阳—成都、贵阳—重庆、昆明—贵阳—长沙4条高速铁路为骨干的“两横两纵两环”铁路体系。
将加快以黔中水利枢纽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比2010年增加15倍,城镇化率从2009年的299%提高到37%据测算,“十二五”要完成4万亿投资,需水泥4亿吨,是“十一五”期间水泥产量的34倍;仅房地产施工就需塑料管材74万吨、塑料门窗75万吨,是“十一五”的23倍以上,对其他建材产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为建材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对建材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升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份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等文件明确,国家将根据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要求等确定淘汰落后产能阶段性目标任务,按年度制订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每年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淘汰时限等,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关于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和《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公布了建材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的新目录,对水泥工业项目建设条件、工艺装备、淘汰落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国家关于建筑节能、墙材革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等政策将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十二五”我省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规划和引导建设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的新型建材企业,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变我省建材工业长期以来落后的面貌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建材工业寄予更高的期望 建材工业是资源型产业,尤其水泥行业是主要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行业之一,我省传统的建材工业技术装备落后,非金属矿采选基本处于人工采选状态,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仍然是建材工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内涵同时,建材工业也是消纳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重要行业我省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工业比重较大,每年产生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7000万吨左右,累计堆存量约3亿吨,城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急剧增长,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增大,其中大部分可作为水泥生产原料、燃料、混合材和墙材生产原料,矿渣微粉还是生产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十二五”建材工业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条件,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还能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建材工业发展,努力扩大总量和市场份额,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升级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提高新型建材比重;加快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传统建材升级换代;发挥建材工业消纳固体废弃物的优势,加强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节能利废建材,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行业指导,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建材工业做大做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省建材产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元以上;水泥产量达8000万吨以上,水泥散装率达45%左右,墙材产量达400亿块以上,其中新型墙材比重达80%左右,预拌混凝土产量达 2000 万立方米;塑料管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