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课堂革命更有“生命的味道”——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静悄悄的革命”.pdf
5页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而言, 我们如何发挥好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力、批判力等方面的特有功用呢?那就必须像佐藤学教授所说的那样, 来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共创一种润泽心灵的大课堂 佐藤学教授笔下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发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里的“静”是指这一场教学改革并不是一场热热闹闹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场文化的浸润,而文化的变革是缓慢、渐进、生发出来的过程教学改革不也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状态,是默默地渗入到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中去 一、综合实践活动应打造“在家的课堂”,真正润泽学生的心灵 左藤学教授提倡“润泽的教室”他说,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综合实践活动更创设“润泽的活动”,让学生在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活动中感受家一般的温暖如此,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的心灵完全打开,综合实践的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1.在“润泽的教室”里,需要师生建立“无敌意”关系 润泽的教室里, 应该流淌着教师和学生共度的愉快时光, 而尊重和承认是营造“润泽的教室”的基础。
当我们走进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面对他们,作为学习引导者、活动组织者的我们,更应该关注课堂里的革命我们要怀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和他们一起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进行默契的眼神交流,润泽他们的心灵,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教师要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和情感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情感产生共振,用幽默丰趣的语言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亲切地交谈中迸发智慧的火花,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自如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构筑美妙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生命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导创造,让综合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巴学园 2.在“润泽的教室”里,需要师生创造“有意义”的生活 这种“润泽”不仅仅停留在教室中,它应渗透到教育的每一处,丰富有趣的生活往往来自于这样的润泽记得学校“小跳蚤市场”的活动前夕,我放开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我觉得这样的“小跳蚤市场”才更有意义,才会让人记忆深刻 当学生们提议 “小跳蚤市场” 的主题是做手工时, 他们的想法可谓五花八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放手不是完全撒手这时我轻轻一点,他们的灵感就来了学生们的目光都落在了教室里吊着的纸偶上 最终经过大家的商量, 确定了那次小跳蚤市场的主题——纸工 DIY。
学生们用稚嫩的双手制作出许多精美的纸偶学生在这种相互信赖和相互交流中,即使拿不出好的意见,做不出好的作品来,都没有关系,至少他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 3.在“润泽的教室”里,需要教师接纳“慢成长”的制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他们都有自己的花期佐滕学教授曾说过:“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们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一个艰苦、困难,甚至是缓慢的过程在我们班开展的有关“偶趣”的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带着学生们一起放慢脚步,从了解木偶开始, 到一起制作手偶, 再到观看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皋杖头木偶的表演,最后分小组写剧本, 搜集剧中的动物玩偶, 进行手偶表演 学生通过了解、 欣赏、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感受到中国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在活动中寻找到存在于自己身边的美学生在慢成长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创造能力大大增强,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会放慢追逐的脚步,润泽学生的生命,在慢成长中守候他们悄然绽放 二、综合实践活动应练就“可凡倾听的耳朵”,成为最能读懂心语的人 孩子要成长, 还需要营养 怎样才能将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营养注入到学生的生命里去呢?佐藤学认为在润泽的教室里,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学生认真倾听,有时会因为他们的开小差而感到郁闷我们往往担心教室里的沉默,害怕课堂上出现冷场躬身反省,我们自己做到认真倾听了吗?正如佐藤学教授所说: “多数的教师只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没有想去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往往习惯牵着学生按照自己预设的路线走, 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他们引向我们所希望表达的方向 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并没有为学生树立一个认真倾听的榜样其实,教师应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让自己成为读懂学生心语的知音 1.做个善于倾听的可凡,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提供“精神支持” “可凡倾听” 栏目中的可凡是个最善于倾听的人, 是佐藤学所欣赏的善于倾的人极为吻合佐藤学教授说: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由此可见倾听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学会倾听,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与他们展开对话,并适时作出恰当的引导与评价,这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更应该倾听他们心里的想法教师做到认真倾听,就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做个接住语言之球的高手,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提供“跃升能量” 佐藤学教授把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成接住学生的“球”,他说:“明确地控制教学的进程是教师必要的工作,而在此之上,首先让教室里的‘投球’成为愉快的事情,不是更加重要吗?再说深一步的话,不擅长接球的教师,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直对学生,去接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是以为只有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这种“接球”本领尤为重要在学生发言时,如果教师没能理解学生话语中渗入的且没明说的想法,就无法体味学生潜在的复杂的想法,更不可能与学生心灵共鸣 3.做个全息捕捉的能人,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提供“定制服务” 以倾听为基础的相互探究、 交流、 启发, 这些是佐藤学教授所言的 “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既包含了“服装裁剪”似的个性发展,又包含了“交响乐团”般的互动活动他告诉我们,当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应多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他们的课程引导他们在的活动中相互碰撞,以达到共鸣的效果,这乃是教学的最大妙趣所在。
三、综合实践活动应实现“KMF”系统升级,培养适才适性的全人 课程即是过程, 是教师有目标地引领学生穿越的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就应该考虑如何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课程?如何更好地实现课程(K)、魅力(M)、方式(F)的组合升级(KMF 系统升级)? 1.课程:阶梯型升级为登山型 佐藤学教授认为:应该将“阶梯型”课程改为“登山型”课程他说:“在学校教育的单元有必要设计为以‘主题·探求· 表现’ 为单位的‘登山型’ 课程在这种模式中,要创造这样的学习,即设定作为教学内容核心的主题,学生能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展开活动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并能相互表现和共享学习的成果由此看来,课程不是内容,而是通过这些内容去穿越的一段路程既然是一条路,那一定会经历平坦和崎岖,这一路上也一定会伴有欢笑和泪水而我们在穿越的时候,要有达到终点的坚定信念,这样才会有努力向前的毅力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旅程中,对于学生来说才是具有吸引力的,而综合学习实践正在成为“静悄悄的革命”生长的舞台 2.魅力:从套装版切换到生活版 综合学习最大的魅力就在于从活生生的现实出发进行学习, 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学习摒弃“套装版”的“循规蹈矩”,追寻“生活版”的“自由时空”。
往往是一个问题解决了,马上又会出现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在等着去解决,学习呈现出无限的张力在《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中,佐藤学教授列举了不少的教学实例如:“海洋中的生物”主题教学、关于“水”的研究、“向残疾人学习”的体验活动、“老人福利”的志愿者活动、综合活动与学科的整合、校本课程的建设等佐藤学所提供的综合实践样本,充分体现了套装知识向流动学力转变的努力,值得我们借鉴为此,我们需要像佐藤学先生学习,启动“生活思维”,全力拓展更为广阔的自主创新空间,更有效地释放综合实践活动的迷人魅力 3.方式:从勉强转化为学习 所谓“勉强”,就是指学生需要与任何事物接触,单靠坐在教室里,开动脑筋就可以了 而学习是需要和人、物、 工具及素材的接触,进行 “媒介化的活动”而实现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可以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组织观察、调查、实验、讨论等媒介活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但并不是为了还原到“自我解决”上去,而是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学生组织到合作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效,使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更高效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以“学”为中心,把“勉强”转化成“学习”,实现与他人的合作,并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转变为“表现”的、“共有”的学习。
通过“表现”和“共有”而进行反思性思考,这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 我们的教育不必追求轰轰烈烈的场面, 我们应该崇尚冷静地思考, 要的是那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生命才能日渐丰满,我们的旅程才会充满生命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