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化和异化多维选择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docx
7页归化和异化多维选择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张翼飞 (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 吉林132002)[Reference]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片名是其第一形象标志在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既要体现出艺术价值,又能实现其商业价值,成为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的重点归化和异化作为处理文化差异的两种翻译策略,对指导电影片名翻译、展示电影艺术魅力、吸引观众欣赏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理论入手,采用例证法,从多角度阐述当代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的选择与应用[Keys]归化;异化;电影片名翻译;选择;应用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随着世界电影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英[来自wwW.lw5U.coM]文电影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片名是电影的第一形象标志,将外文片名准确生动、精彩贴切地翻译成中文,对影片的成功推介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既要体现出艺术价值,又能实现其商业价值,成为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的重点。
归化和异化作为处理文化差异的两种翻译策略,对指导电影片名翻译,展示电影艺术魅力,吸引观众欣赏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一、归化和异化翻译法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 归化(domestication)翻译法是“译者尽量不干扰读者,让作者向读者靠近”,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要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法是“译者尽量不去干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旨在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我们在翻译中,经常会面临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对立翻译策略的选择,但无论选择哪种翻译策略,都要遵循一条原则: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也就是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我们应坚持对语言表达形式采取归化的策略,对其文化背景因素采取异化策略,使译文取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让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电影片名既是电影艺术性的直观体现,又是激发观众观看愿望的主要因素,所以电影片名翻译既要契合原影片的内容,反映原影片的主题,又要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适合我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吸引观众,便于记忆,耐人寻味因此,电影片名的翻译应灵活运用归化和异化理论,合理处理源语和译语的文化差异,运用异化理论,保留原有语言和文化特点,运用归化理论,用观众易懂的语言形式表达原片名的内容信息和文化要义 二、归化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归化,又可称为“改译”,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A.Nada) 指出“翻译并不意味着从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表层结构,而是应该经过一个分析、转换和重新组合的过程,达到概念的等值”,是最自由的翻译方法。
将归化应用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就是要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采用归化法进行翻译,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原片名的信息翻译时可借鉴一些汉语习语典故和大众流行语等,尽可能地减小语言文化障碍对观众理解影片内容的影响,使目的语观众放弃对源语机械的翻译,真正领会原片名的内蕴,理解其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运用增词、减词、转类、扩展等方法进行翻译,从而起到深入传达原片内容、增强片名感染力的作用很多经典电影的译名都运用了归化的手法例如,曾荣获第67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Legends of the Fall被译为《燃情岁月》,该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校父亲厌倦了战争,带着全家来到西部荒原,开垦一处偏僻的山区牧场,独自养育着三个儿子,过着与世无争的祥和生活然而父子在大草原的生活随着小儿子未婚妻的到来而发生了改变该片名也被直接译为《秋日传奇》,但远没有《燃情岁月》能调动观众的想象力,甚至可能会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一部风光纪录片经典音乐喜剧片 Bathing Beauty 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出水芙蓉》,这是一个非常迎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和思维习惯的译名出水芙蓉”来自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比喻美人出浴,正好体现了“bathing”“beauty”在片中的真正含义。
这样的例子还有: Lolita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Mission Impossible译为《碟中谍》、Good Fellas 《盗亦有道》、Sabrina《情归巴黎》、Airport译为《九霄惊魂》等三、异化法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异化,又可称为“直译”,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作为异化翻译的代表,认为“异化的观点不仅可以改变翻译的方法,而且可以改变人们阅读的方式”异化的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翻译理论和实践,突出源语文化的地位,使翻译要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让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从而丰富目的语文化,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运用异化来翻译片名就必须使语言特征与文化信息等方面都与原片名基本对应,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片名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不刻意回避因为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疏离感,使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还给观众一个原汁原味的异域风情,所以当源语与目的语在功能上达到重合时,异化翻译是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也是我国传统译界普遍认可的最佳译法例如,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小说改编的爱情经典大作Romeo and Juliet译为《罗密欧与朱丽叶》;荣获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等四项大奖的冒险喜剧片Rain Man译为《雨人》;荣获第67届奥斯卡奖三项提名的浪漫爱情电影Four Wedding and a Funeral译为《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由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动作大片True Lies译为《真实的谎言》,荣获第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故事、最佳服装设计三项大奖的 Roman Holiday译为《罗马假日》;曾一度引来大量争议的悬疑情色电影Basic Instinct译为《本能》;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Pride and Prejudice译为《傲慢与偏见》;根据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改编,荣获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配乐和最佳音响四项大奖的经典音乐歌舞片The 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Schindler?s List译为《辛德勒的名单》;获得第69届奥斯卡奖最佳编剧奖,由比利·鲍伯·松顿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Sling Blade译为《弹簧刀》等。
这些译名既符合原名的外貌,又保持了原名的精髓,在形式、意义等方面都达到了近似原名的效果 四、归化和异化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结合应用归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消除翻译的痕迹,容易让观众产生文化共鸣,但是不能较好地表达源语文化风格异化能很好地保留原文的内涵,使译文更具有异国情调,但会造成观众的理解困难归化和异化相结合,即保留源语的一些成分,又加上一些目的语成分这种译法在传统翻译界通常被视为翻译的下策,但在电影片名的实际翻译中,由于此种译法往往能最大限度上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观众口味,经常被采用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风靡全球的经典爱情片Ghost讲述的是一段超越生死的恋情,剧中男主人公死后化身幽灵,游荡于女主人公的周围,时刻保护着她,译成《人鬼情未了》,从片名就可以知晓这是一段感人的隔世情缘,生动地再现了原片内容美国惊险动作大片Speed讲述的是在一列高速奔驰的巴士上排除一颗定时炸弹的故事其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将片名译成《生死时速》,贴切地反映了影片中“生”与“死”全系于列车之“时速”的主线,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引起观众的好奇心,堪称片名翻译的上乘之作作为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爱情影片之一Waterloo Bridge讲述的是一对年轻人在战争中的爱情悲剧。
滑铁卢桥是剧中的关键,若是译为《滑铁卢桥》,显然是不够雅致的,甚至容易让人误认为是与拿破仑有关的战争影片,译成《魂断蓝桥》,不仅完美地诠释了剧情,而且极具艺术价值,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Midnight Cowboy中的cowboy本意为“牛仔”,是美国特有文化,与汉文化中的“牛郎”并无关系,但“牛郎”是确被我们所熟知,所以译为《午夜牛郎》,既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又能较好地体现原名的内容此外还有很多片名佳译,例如: Madison County Bridge译为《廊桥遗梦》,Pretty Woman译为《风月俏佳人》,The Apartment译为《桃色公寓》,The Lord of the Rings:The Two Towers 译为《指环王 2:双塔奇谋》,Affair译为《天罗地网》,The Net译为《网络情缘》,It Happened One Night译为《一夜风流》,等等 总之,翻译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在电影片名翻译中,无论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都要认真理解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内涵,吐故纳新,扬长避短,使“归化”与“异化”相辅相成,兼收并蓄,不要过分地注重某一种原则使翻译走向极端。
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与区域差异性,与现实结合起来,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既要忠于原名的内容,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又要符合观众的语言习惯和审美观点,从而使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更加出色[Reference][1] 张沉香.论归化与异化的动态统一[J].语言与翻译,2006(04).[2] 辜正坤.翻译主体论与归化异化考辩——序孙迎春教授编著《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1).[3] 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和方法[J].外语教学,2001(01).[4]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5] 何跃敏.当前本片译名中的问题对策[J].中国翻译,1997(04).[作者简介] 张翼飞(1973—),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北华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翻译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