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docx
14页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幼儿游戏与玩具(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2(学习活动) 题目11.什么样的游戏才是幼儿的游戏 认真学习第一章中关于“幼儿游戏的特征”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幼儿园的活动室里,教师正在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活动室被分割为不同的角色游戏区,有娃娃家、医院、饭店、糖果厂、商店、公共汽车站等幼儿按照自愿报名的原则去了不同的游戏区教师在做巡视指导,当她发现“医生”闲着无事的时候,就赶紧跑到“娃娃家”,提醒“妈妈”:“宝宝生病了在教师的启发下,“爸爸”“妈妈”赶紧抱上小孩,坐上“公共汽车”,去“医院”找“医生”看病糖果厂”的“小工人”用糖纸包完“糖果”(橡皮泥)以后,坐着发呆老师不失时机地跑来,启发他们:“今天是周六,该大扫除吧?”答:通过例子,教师违背了幼儿游戏主动性的特征可以看出老师通过所谓的启发控制了幼儿的思维和活动,并控制游戏过程这并非是把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人,而是活动的被动参与者通过以下几个特征说明这些才是幼儿的游戏1自主主动选择或自愿参加2、自主决定3、无功利目的4、积极的情绪体验题目22.各种游戏理论的比较 认真学习第二章的各种游戏理论,选择三种游戏理论,按照以下表格的格式,用简短的语言对三种游戏理论进行总结和比较。
答案必须包含以下内容:三种游戏理论的名称,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三种游戏理论的共同点,三种游戏理论的不同点答: 理论名称主要观点三者共同点三者不同点剩余精力说1.生物体都有维持自己的生存能力,生物体进化所得到的越高级,这种能力越强2.儿童除了一般生活活动外,不需要谋生,所以除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外,还有剩余精力,同样高等动物除了维持生存所必须消耗、发散出去,,也还有剩余精力3.儿童和高等动物的剩余精力必须找到出路消耗,否则就像不透气的蒸汽锅要发生爆炸,于是就用自然的无目的的活动方式——游戏已获得快乐,所以就产生了游戏4.游戏就是儿童和高等动物对剩余精力的一种无目的的消耗二低等动物的精力只能用于保护自己,无剩余精力,所以不存在游戏因为他们把人类的游戏分成两种:一种是有目的的活动,被称为工作:一种是无目的的活动,被称为游戏即精力发泄都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游戏作的解释,奠定了以后游戏理论发展的基础缺点:只能解释儿童游戏的部分行为,不能解释儿童游戏的全部行为只是从生物学的角度对游戏进行了分析,没有能真正揭示游戏的本质在人类思想史上,严肃并思考的儿童游戏得出的结论从儿童生活的各种侧面提出理论。
对于游戏的定论不同都是主观性理论松弛说游戏不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1.人类在脑力和体力劳动中都会感到疲劳,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就产生了游戏2.对幼儿来说,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及生活经验的缺乏,而对复杂的外部世界难以适应,很容易产生疲劳,这就需要游戏来时其轻松一下,以便恢复精力3.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能够消除和恢复精力生活预备说游戏是为了将来生活做准备1.儿童具体天生的本能,但本能不能适应将来复杂的生活,要有一个准备生活的阶段,在天赋本能的基础上进行练习,锻炼自己为生存竞争所必须的能力2.游戏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是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3.越是高等的动物,将来的生活越复杂,所以游戏棋就越长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婴儿进入幼儿期,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与成人的不断交往,开始产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但是,因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还不能真正参加成人的活动,这是幼儿阶段心理发展上的主要矛盾游戏则是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活动形式,游戏是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幼儿有强烈的动机参与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地满足他的各种需要,发展各种能力。
可以说,游戏既适应了幼儿身心的发展,又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复演“,或消极适应生活的过程,也不是精力过剩或情绪发泄的表现题目33.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 在认真学习第三章关于“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部分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材料1)非游戏行为:幼儿0-2岁时,没有同任何事物或任何人进行游戏,在房间里闲荡或跟随成人2)旁观游戏:幼儿2岁以后开始观看其他幼儿的游戏,他的兴趣集中在别人的游戏上,而没有参与到游戏中去3)独立游戏:2岁半以后幼儿能自己玩玩具,进行游戏,不参与别人的游戏,似乎没有意识到其他幼儿的存在4)平行游戏:2岁半至3岁半以后的幼儿,在其他幼儿的旁边游戏,也许选择一个和旁边幼儿一样的玩具、材料和活动,虽然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游戏上,但其游戏的方式却类似于其他幼儿5)联合游戏:3岁半到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里与同伴交换材料,一起游戏,但事先没有确定游戏的目的6)合作游戏:4岁半以上的幼儿,在小组中大家共同游戏,有预期的目的和目标,如要搭建一个城堡或比赛谁跑得更快根据上面的材料,按照年龄段描述幼儿游戏的社会性发展,并标注出每种游戏类型的社会性表现; 根据材料和对幼儿游戏社会性发展的描述,总结3-6岁的幼儿主要是玩哪些游戏类型。
答:学前儿童的游戏多式多样,种类不一在学前教育中,游戏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手段,成人或教育者为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要鼓励和支持儿童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160;婴幼儿游戏主要处于感知运动性的认知水平,并满足于感官运用和机体活动的生理性快乐,游戏具有较突出的嬉戏性,多以四肢动作、身体的运动、愉快的表情(玩相)以及出声的言语等形式表现于外,其游戏活动具有较少的深度认知性成分,所以婴儿的游戏的开展要侧重于活动性,促进感知觉能力和基本动作能力的发展160;婴幼儿的随意注意发展还不完善,而且身体也易疲劳,游戏的目的性和坚持性较差,所以婴儿游戏活动的开展,每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不越过15分钟为宜,且要注意动静交替、灵活转变,以使婴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和器官得到轮流休息和放松160;根据3岁前小儿的教养目标以及婴幼儿身心发展和游戏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婴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60;一活动性游戏#160;活动性游戏侧重于培养小儿各种基本的动作操作的技能,促进婴儿眼手协调能力的发展,是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活动性游戏也有助于婴儿增强体质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此类游戏主要通过基本动作和机体运动表现出来,如抬头、翻身、抓握、蹬、坐、爬、站、蹲、行走、跑、跳、踮、攀登、投掷、平衡手指运动等。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活动性游戏在户外的开展的比例逐渐增大,并且在家庭中,家长应逐渐多提供和其他小同伴在一起活动的机会160;游戏实例:#160;⒈抓抓、蹬蹬(1岁内)#160;在小儿床上方,挂彩色玩具,高度以孩子手、足能碰到为宜,成人一面说话引导,一面触动玩具,逗引孩子手抓、足蹬,训练孩子转头和手足协同动作⒉练爬(半岁以后)#160;先让孩子俯卧,成人用两手抓住孩子的脚关节,然后慢慢举起,让孩子背呈弓状这时孩子头部会反射性地后仰反复做4—6次帮助孩子练习向后弯腰、挺胸以及两手臂的支撑然后将孩子双脚放下,成人用手推孩子的双脚掌,使其借助成人力量向前移动,让孩子爬行成人用力要轻柔,并不断讲话160;⒊走小路(1岁半左右)#160;成人用粉笔在室内或走廊上画一条“小路”,要求孩子不越线,稳当地独自走完小路开始“小路”可以画宽些,再逐渐变窄,以逐步训练孩子的平衡力160;⒋上楼梯取物(1~2岁)#160;用玩具引导儿童练习上楼梯可把玩具放在第五、六台阶上,成人跟在儿童后面保护,让儿童自已上,初次可让儿童上三台阶便把他(她)抱下来,再重复练习,熟练后可以再增加上的台阶级数160;⒌跳高高(2岁左右)#160;练习从约15公分高的台阶上下跳。
成人站在孩子跟前,鼓励儿童跳下,跳下后成人抱住儿童,并予以表扬160;⒍球出山洞(2~3岁)#160;让孩子双脚跨开,身躯向前弯曲,把球从双脚中间向站在身后的成人滚去然后,要求孩子马上站直,转身,向成人走去,取回球再来开始成人可站在孩子的正后方,渐渐地可以向左右移位,站在孩子的斜后方,看孩子能否将球滚到成人跟前160;⒎打狐狸(2~3岁)#160;成人画一个狐狸头,挂在墙上,或挂在树上,让孩子拿沙包,距离1~2米远处,左右手轮流交换打狐狸头,训练手的动作及投掷能力160;⒏写写画画(3岁左右)#160;给孩子找个可以写写画画的地方,如一块水泥地,再给孩子几支粉笔,也可以给孩子几张纸,让孩子画各种种样的东西尽管孩子乱涂乱画的东西歪歪斜斜,什么也不像,但也要鼓励他(她)去自由地画不过,要让孩子知道不能在门上、墙上或其他地方乱涂乱画160;⒐假装活动(3岁左右)#160;给孩子提供条件,玩假装的游戏,如做饭,开火车,抱洋娃娃等,在3岁时,孩子已非常喜欢此类假装的游戏,可让孩子和其他小同伴在一起玩,成人不必过多干涉160;⒑撕纸放风筝(3岁)#160;用一张纸来回撕成纸条,然后用线结上,让孩子到室外去放“风筝”。
尽量让孩子自已动手制作可训练手肌肉,锻炼走、跑动手的协调等160;二发展语言的游戏#160;婴儿的语言游戏是发展儿童口语能力的有效形式它主要训练小儿正确的发音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使儿童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能较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情感160;游戏实例:#160;⒈模仿乐器声(1岁前)#160;成人手拿乐器,一面玩一面逗引孩子说:“打鼓咚、咚、咚,敲锣当、当、当,吹号哒、哒、哒”等160;⒉指五官(1岁左右)#160;成人(妈妈)指自已的眼睛说:“妈妈的眼睛在这里然后把住孩子的手,指着他(她)的眼睛说:“宝宝的眼睛在这里同样的方法教孩子指出自已的鼻子、嘴、耳、手等随婴儿年龄增加和认知的发展,可加上左右的分辨,并训练其快速地自已指出自已的某个部位160;⒊找玩具(1~2岁)#160;成人和孩子面对面坐着,玩具摆放在两人中间,让孩子说出每个玩具的名称然后,让孩子闭眼,成人藏起一件玩具,再叫孩子睁眼,说出少了什么玩具,说对了要鼓励160;⒋简单的儿歌或绕口令(2岁左右) 题目44.游戏的观察 在认真学习第四章内容的基础上,阅读下面的游戏定点观察记录,分析活动情况,写出观察结论大一班的娃娃家区域里有锅、碗、杯子和勺子。
一段时间以来,在这个游戏区域的活动一直比较平淡这天,在大一班幼儿进行分组游戏时,欣欣和云云又跑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拿起杯子和勺子,用勺子在杯里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喊道:“卖豆浆了!卖豆浆了!谁喝热豆浆?”云云走近他,问道:“你在干什么?”欣欣回答:“我在熬豆浆呢云云说:“豆浆也不好喝啊?”欣欣说:“豆浆可有营养了,小朋友都得喝云云说:“你做火锅吧火锅里有肉还有菜也有营养欣欣说:“好吧,我给你做火锅欣欣于是拿起锅放在炊具台上,一边做一边说:“可是没有菜啊!我去买菜去说完就离开了娃娃家区域这时宁宁走过来,看见炊具台上有锅,就问:“这是谁做的菜啊?”云云回答说:“我们在做火锅呢哦,那我来拌调料吧宁宁高兴地拿起一个小碗拌起了调料好一会儿,欣欣都还没回来云云于是去找他,原来欣欣被理发店的游戏吸引住了在排队等着理发呢云云叫上欣欣去找了些蔬菜(绿色的玩具),回来将这些蔬菜倒进了锅里,云云又找来了肉片(红色的纸片)放到锅里,还对两个同伴说:“这是羊肉片,可好吃了说着就要捞起来吃欣欣这时拦住了她,说:“还不行,水还没开呢又过了大约两分钟,宁宁说:“可以吃了,我都闻到香味了于是,三个小朋友就“吃”了起来小玉和鹏鹏也来到了娃娃家区域,欣欣、云云和宁宁。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