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国古典小 说对金庸的影响.doc
8页论中国古典小说对金庸的影响论中国古典小说对金庸的影响【内容摘要】“凡有中国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不仅有纵横江湖的侠骨柔情、催人泪下的儿女之情、忠肝义胆的江湖道义、耐人寻味的历史寓意,更是传承了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涉及武学、哲学、易经、五行、道家、儒家、佛家等传统中国文化,继承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经典古典小说的思想金庸的小说扎根在民族文学的沃土上,而民族文学的灵魂,就是对民族传统的深入诠释这种传统,是来自古典文学的熏陶和深厚积淀在批判、扬弃的同时,金庸在吸收着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本文就以中国古典小说对金庸产生的影响,从语言、结构、思想、古诗词引用的艺术效果和对中医、五行武术方面做专题研究关键词】金庸小说;古典小说;传统文化;文学精神第第 1 1 节节 古典小说对金庸作品语言产生的影响古典小说对金庸作品语言产生的影响金庸的武侠小说,多以古代为时代背景,因此每一部作品的语言都深有考究,符合故事中的古代背景,正真写出了汉语的神韵,在他的小说字里行间反映出来古代的诸多细节,是小说中最生动、最具体的表现,然而金庸小说所用的笔法,不是纯白话文,而是中国小说特有的笔法——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语言。
中国小说起源于话本,而话本又来源于口头文学的“说话”离“说话”最近的古典小说不可避免的带上了说话人的口语特征叙述时常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行文常是说书人的叙述口气,如“看官听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它的主要特点是:多用白话,通俗、明朗、流畅、传神,琅琅上口,富有表现力用最接近于自然形态的语言描写自然形态的生活用这种特征化的口语叙述故事,能达到场景化、生活化、细节化的艺术效果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古典名著金庸曾在《射雕英雄传》的后记中说“我所设法避免的,只是一般太现代化的词语,如‘思考’、‘动机’、‘问题’、‘影响’、‘目的’、‘广泛’等等‘所以’用‘因此’或‘是以’代替,‘普通’用‘寻常’代替,‘现在’用‘现今’、‘现下’、‘目下’、‘眼前’、‘此刻’、‘方今’代替等等这就使得金庸的小说在很多语言、对话上具有了一定的古代文化气息,也烘托出了故事发生的古代背景如《射雕英雄传》第十回冤家聚头中,有一段文字:“梁子翁大吃一惊,心想:“我瞧不见她半根寒毛,怎地她连我的武功家数都认了出来?难道她竟能黑中视物?这个女人,可古怪得紧了!”当下不敢轻忽,朗声道:“在下是关东参客,姓梁。
这小子偷了我的要物,在下非追还不可,请尊驾勿以阻拦那女子道: “啊,是参仙梁子翁枉顾别人不知,无意中闯进我洞来,已是罪不可赦,梁老怪你是一派宗师,难道武林中的规矩你也不懂吗?”梁子翁愈觉惊奇,问道:“请教尊驾的万儿那女人道:“我……我……”郭靖突觉拿住自己手腕的那只手剧烈颤抖,慢慢松开了手指,又听她强抑呻吟,似乎十分痛苦,问道:“你有病吗?”[1]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词“万儿”,“万儿”显然是古人使用的词汇,这一词出自清代小说“扬名立万”,随现代武侠小说而流行扬名立万”中“万”字是千、百、万的“万”,在江湖上很有声望、地位很高的人叫“大万”由此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充分运用了一些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在他所有小说里形成重要的写作特色,这就在客观上弘扬了中国古代汉语第第 2 2 节节 古典小说对金庸小说结构产生的影响古典小说对金庸小说结构产生的影响中国古典小说从结构上分析,大致可分为扇形结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冰糖葫芦式结构,代表作《水浒传》;“串”字形结构,代表作《西游记》;圆形结构,代表作《金瓶梅》;网状结构,代表作《红楼梦》金庸小说从整体结构上说,也深深地继承了古典小说的精髓例如:(1)《射雕英雄传》是扇形结构。
故事以宋金对峙为背景,反映当时中原百姓波澜壮阔的抗金斗争,以及金、宋、蒙古和花剌子模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故事中穿插江湖恩怨、武林纷争,儿女柔情,场面宏大,结构紧密2)《天龙八部》是冰糖葫芦式结构 书中以段誉离家出走为开端,引出诸多的武林故事可以说,一部《天龙八部》就是三位主人公的英雄史作者一一道来,有条不紊,其中人物纷繁,性格复杂,作者能将之严密地组织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便得益于这种冰糖葫芦式结构 (3)《鹿鼎记》是网状结构 小说以韦小宝的传奇一生为纵线,以八部《四十二章经》为横线,将宫廷秘闻,朝野争斗,满汉相争,社会发展,江湖恩怨严密的组织在一起,写尽了宫廷的腐败,江湖的诡谲,揭露了官场的黑暗,鞭挞了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同时暗示了清朝统治中原的必然性场面波澜壮阔,头绪纷繁复杂,而作者娓娓道来,舒缓有致,笔力收放自如与《红楼梦》以贾府的衰落为纵线,以宝黛爱情为横线构筑的小说结构的高峰相比,毫不逊色,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第三节第三节 古典小说对金庸小说思想产生的影响古典小说对金庸小说思想产生的影响在金庸的小说中,包含了很多儒家、道家、佛家还涉及诸多封建思想传统思想甚至讽刺了一些社会现象。
在《神雕侠侣》第十四回 礼教大防中杨过执意要取小龙女时,作者描写了郭靖的盛怒和众人的诧异:杨过给他一把抓住,全身劲力全失,心中却丝毫不惧,朝声说道:“姑姑全心全意的爱我,我对她也是这般郭伯伯,你要杀我便下手,我这主意是永生永世不改的郭靖道:“我当你是我亲生儿子一般,决不许你做了错事,却不悔改杨过昂然道:“我没错!我没做坏事!我没害人!”这三句话说得斩钉截铁,铿然有声厅上群雄听了,心中都是一凛,觉得他的话实在也有几分道理,若是他师徒俩一句话也不说,在甚么世外桃源,或是穷乡荒岛之中结成夫妇,始终不为人知,确是与人无损只是这般公然无忌的胡作非为,却是有乖世道人心,成了武林中的败类[2]此段展示了杨过个人的桀骜不驯,自我任性的性格,反衬了郭靖忠孝信义、伦理纲常的性格,在宋朝,师父便是师父,是不允许与徒弟有儿女私情,杨过与小龙女的行为有违当时的封建伦理、封建习俗,在如今的现代人眼中,也不过是师生恋而已,在当今社会上,也普遍存在,已被当做寻常的感情接受且不说郭靖杨过谁对谁错,在那个时代,师徒相爱,天理不容,并不是谁定下的规矩,确实整个封建社会所一致认为的纲常,正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一些不成文的习俗礼教,在眼下看来是多么天经地义,而过了百年之后呢?也许也将被后世笑话,将一些毫无意义的伦理习俗,较真的上纲上线。
还有便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性格中道家思想的体现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中,金庸这样评价张无忌:“个性比较复杂,也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虽然宽厚大度,慷慨仁侠,豪气干云,但不免也有缺点,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张无忌的一生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但对张无忌这一人物,金庸先生却青睐有加,认为他是自己小说中武功最高强的主角,并且是与他本人性格最接近的人物张无忌性格颇为优柔寡断,万事之来,往往顺其自然这一点造就了他的“无为”他练“九阳真经”完全是无意中得之,习“乾坤大挪移心法”是从小昭之请;当武林盟主,执掌屠龙刀,既是少林武当的高人的盛情难却,也是迫于军情紧急;与周芷若订婚是奉谢逊之命;不与周芷若拜堂又是受赵敏所迫从张无忌和小昭误入明教光明顶地道中练乾坤大挪移中就可看出,张无忌是道家,小昭是儒家(或者世俗);张无忌练不出第七层武功便作罢,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而小昭则是默默记下第七层心法,讲究尽善尽美金庸说自己和张无忌接近,显然他是倾向道家的,万事顺其自然,点到即止第四节第四节 古典诗词在金庸作品增添的艺术效果古典诗词在金庸作品增添的艺术效果在金庸作品中,经常引用唐诗、宋词、元曲、歇后语等,虽然篇幅很小,但却传神,烘托故事情节,对故事经常有承上启下作用。
在《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五湖废人中就有一例对岳飞的诗直接引用的例子:“黄蓉见书房中琳琅满目,全是诗书典籍,几上桌上摆着许多铜器玉器,看来尽是古物,壁上挂着一幅水墨画,画的是一个中年书生在月明之夜中庭伫立,手按剑柄,仰天长吁,神情寂寞左上角题着一首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筝,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词黄蓉曾由父亲教过,知道是岳飞所作的《小重山》,又见下款写着“五湖废人病中涂鸦”八字,想来这“五湖废人”必是那庄主的别号了[3]这里的诗句,即反应了当时的金宋之间的战争,渲染了故事背景,又为以下故事做了铺垫,侧面反映了陆乘风双腿断后为何隐居于此地的心境还有在《鹿鼎记》中康熙和手下大臣商量要不要削藩,几乎所有的大人都像康熙陈述削藩的坏处,说明留藩的好处然而韦小宝却支持康熙,这段情节显然脱胎于《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前夕,面对强大的曹操,东吴阵营主降派占了上风的形势下,鲁肃和周瑜的对话:孙权沉吟未决张昭等出,鲁肃入见曰:“适张子布等又劝主公休动兵,力主降议,此皆全躯保妻子之臣,自为谋之计耳愿主公勿听也[4]金庸通过在武侠小说中移花接木的方式,来学习、传承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许多优秀桥段,确实是金庸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
所以,金庸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萃取、激活、弘扬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实是其他任何题材的小说家,甚至是同时期的其他新派武侠小说家所难以企及的第五节第五节 金庸对五行、中医、武学方面的弘扬金庸对五行、中医、武学方面的弘扬金庸写武侠小说之所以闻名中华,还有是因为他将五行、中医和武学的完美融合一起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对于这五位武侠宗师的人物定位以及诸多安排与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有着明显的联系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在方位上对应着东、西、南、北、中而且黄药师的“药”字也属于“木”一类;南方丙丁火属红色,根据“五行”理论的说法,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其中南火所克的是西金另外,这样的方位安排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地位,方位在人们心中从来就不仅仅单纯的空间概念,它跟人们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日常生活等息息相关[5],反映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对医学一道,金庸小说也用了大量篇幅进行介绍,尤其在《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射雕英雄传》等书中,对中医理论、药物学、针灸经络学等中医药文化的描写非常详尽同时,金庸将医药学知识放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加以描述,读来颇有趣味性,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能够对中国传统医学有一个感性的、粗浅的认识。
除了武功以外,还有一门技术是武林人士的必修课,这就是医药知识《射雕英雄传》中指出:“初练粗浅功夫,须由师父传授怎生挨打而不受重伤,到了武功精深之时,就得研习护身保命、解穴救伤、接骨疗毒诸般法门[6]与金庸齐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也认为:“古代凡习武之人,多少懂点中医的道理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金庸.射雕英雄传[M].广州出版社,2013.04. [2]金庸.神雕侠侣[M].广州出版社,2013.04. [3]金庸.射雕英雄传[M].广州出版社,2013.04. [4]罗贯中. 三国演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5]杨琳:《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年,第 1 页 [6]金庸.神雕侠侣[M].广州出版社,2013.04.论文写作说明论文写作说明一、对论文选题的认识一、对论文选题的认识根据本年专业写作专题课程论文所给的题目中,我选择了《论中国古典小说对金庸的影响》首先是因为金庸是所有华人中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几乎每一个人都看过他的作品,尤其是 80 后一代,从小看着金庸作品改变的电视剧长大,对金庸的作品较为熟悉其次,金庸是当代知名作家、新闻学家、政治评论家等,有“香港四大才子之首,武侠小说绝代宗师”的美誉。
有人评价他:“为文可风行天下,为商可富比陶朱,为政可参国论要他少年游学,中年游侠,老年游仙一生可谓传奇因此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其作品,认真品读他每一部作品中所含的寓意,以及他的作品和我们传统文化间的联系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