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ppt课件.ppt
67页第第2篇篇 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 .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u 建筑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从各层标高以上约直立的人眼的高度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朝下看所得的该层的水平投影图表示建筑物在水平方向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并集中反映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关系以及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直观反映建筑的功能要求.学院建设图片平面图文本5-181F.jpg .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u组成平面各部分使用功能分类图2.1 主要使用房间:住宅: 起居室、卧室 教学楼:教室、实验室1.使用部分 剧院:观众厅 辅助使用房间:住宅:厨房、卫生间、贮藏室 教学楼:卫生间、资料室、教休室 剧院:化妆室、库房等2、交通联系部分:门厅、走廊、楼梯、电梯等3、房屋构件所占的面积:墙、柱、隔断.(1)主要使用房间 (2)辅助使用房间 (3)交通联系部分 图2.1 单元住宅的平面组合关系.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2.1.1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确定的主要依据: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
1、房间平面面积的主要组成:房间面积是由其使用面积和结构或围护构件所占面积组成的其使用面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家具和设备所占用的面积;图2.1.1.1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图2.1.1.2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图2.1.1.1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房间面积有面积定额面积定额,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项目项目建筑类型建筑类型房间名称房间名称面积定额面积定额 (m2/人人)备注备注中小学普通教室1.251.44小学取下限铁路旅客站普通候车室1.11.3图书馆普通阅览室1.82.546座双面阅览桌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部分民用建筑房间面积定额参考指标.图2.1.1.1.图2.1.1.2.2、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 平面形状主要由使用功能、周围环境、基地大小形状、以及结构施工方便、空间的艺术效果等方面因素有关设备及家具的数量及布置方式;图2.1.1.3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图2.1.1.4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家具数量、尺度和布置方式基本相同的卧室取不同的形状可影响使用的方式图2.1.1.3通道较宽通道较窄活动空间较大活动空间较小.教室中基本满足视听要求的平面范围和形状的几种可能性50座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3、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u设计的基本方法:与使用房间设计相同。
u卫生间、盥洗间的设计卫生间洁具数量的确定;卫生间洁具基本单元的布置设计;图2.1.1.5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图2.1.1.5厕所单间及组合常用尺寸厕所单间及组合常用尺寸.2.1.2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u 交通联系部分直接关系到建筑中各部分是否联系畅通便捷,平面组合是否合理,同时对房屋造价、建筑用地等均有影响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包括:1、水平交通 走廊、过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2、交通联系枢纽 门厅和过厅3、垂直交通联系 楼梯、电梯 、坡道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交通部分设计原则: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4、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5、力求交通面积节省.2.1.2.1 走道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1、作用: 走道是解决建筑水平联系和疏散的交通空间,是建筑物中使用最多的交通联系部分 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侧或尽端。
2、设计原则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要求 . 外廊. 外廊.内廊.内廊.550600单股人流3、走道宽度宽度的确定 满足通行的使用尺度要求1100最小双股人流 走道的净宽度净宽度一般都不得小于1100mm尚需考虑使用者的行为特点行为特点、使用模式使用模式以及日常使用密集使用密集的情况,如医院的设计规范规定,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其净宽不应小于2100mm;如利用走道单侧及双侧候诊者,其走道净宽分别不应小于2100mm和2700mm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疏散通道符合防火规范所规定的要求例如:住宅建筑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户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且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安全出口和户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 按需要满足无障碍设计等其他规范的要求例如:需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规定的室内走道,除了宽度应不小于1200mm(人流较多或较集中的大型公共建筑不宜小于1800mm)外,还应注意在门扇内外应留有直径不小于1500mm的轮椅回转的空间的要求.4、走道长度的确定走道长度的确定指到达消防出口的距离。
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直接影响火灾时紧急疏散人员所需要的时间(该时间限度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有关) 走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及防火规范来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最远房间出入口到楼梯间安全出入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走道的长度控制走道的长度控制.图图 走道的长度控制走道的长度控制.注:1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m2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最大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3 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计算:住宅应为最远房间内任一点到户门的距离,跃层式住宅内的户内楼梯的距离可按其梯段总长度的水平投影尺寸计算4.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5.0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0m2.1.2.2门厅和过厅门厅和过厅1.导向性明确 :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图12.兼有其它用途的门厅:仍应将供交通的部分明确区分开来,不要同其它功能部分互相干扰,同时有效地组织其交通的流线。
特别是用作交通部分的面积和用作通行部分的宽度,都应该根据该建筑物人流集中时所需要的尺度来进行设计,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疏散的安全图23.作为设计中的关节点:门厅和过厅的内部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体形、体量,往往可以成为建筑物设计中的活跃的元素,或者是复杂建筑物形态中的关节点图3 第第1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章建筑平面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图图1.图2.图3.4、门厅设计时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规模要求确定门厅的面积; (2)位置明显突出,一般建筑主要出入口面向主干道,便于人流出入;(3)门厅内部设计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同时交通流线组织简洁明确,减少干扰和人流交叉,因此,门厅与走道、主要楼梯应有直接便捷的联系;(4)门厅应设宽敞的大门以便出入,宽度按防火规范的要求不得小于通向该门厅的走道、楼梯宽度的总和,并采用外开门或弹簧门5)入口处应设宽敞的雨棚或门廊等,对于大型公共建筑,门廊还应设汽车坡道6)重视门厅内的空间组合和建筑造型要求,同时处理好采光和人工照明5、过厅 过厅常常起到交通路线的转折和过渡转折和过渡的作用 在过道和过道之间或过道与楼梯、过道与使用人数较多的大房间连接处一般需设过厅,有利于缓冲人流,保证交通通畅。
过厅也可用来处理空间与空间的关系 在几个大厅或大房间连接处,以过厅作为过渡联系空间,可起到烘托主体空间的作用n2.1.2.3 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 1.作用: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和防火疏散的重要通道2.设计要求: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层面3.设计内容:数量、容量、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及安全性 数量和容量:综合考虑各层使用人数和消防分区等因素来确定 平面分布: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或货流的主要出 入口布置 垂直分布: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不同的电梯分层(奇数/偶数等)或分段(高层建筑)停靠 安全性:应按各类建筑的设计规范中对于楼梯间的设置及其构造要求来设计(见下页 楼梯设计规范部分内容)4、楼梯的形式 楼梯形式的选择,主要以建筑性质、使用要求和空间造型为依据n楼梯的形式主要有单跑梯、双跑梯(平行双跑、直双跑、L型、双分式、双合式、剪刀式)、三跑梯、弧形梯、螺旋楼梯等形式n 根据楼梯与走廊的联系情况,楼梯间可分为开敞式、封闭式和防烟楼梯间三种情况 (1)开敞式楼梯间:楼梯间直接与走廊连通,没有任何分隔这种楼梯的防烟性能较差,一般用于四层以下的公共建筑2)封闭式楼梯间:楼梯间与走廊之间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
一般用于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旅馆和超过5层的其它公共建筑或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中3)防烟楼梯间:楼梯间与走廊之间设有前室、阳台或凹廊,能够防止烟气进入楼梯间一般用于一类高层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以及塔式住宅中5、楼梯的平面位置 n一般公共建筑通常在主入口处设置一个位置明显的主要楼梯;n在次入口、建筑尽端、房屋的转折和交接处设置辅助楼梯,供疏散或服务用n 为保证主要使用房间的好朝向,楼梯多布置于朝向较差的一面n 楼梯一般应有自然采光n 楼梯的位置要适中、均匀,其设置主要根据建筑交通流线的需要和防火规范的要求6、楼梯的宽度和数量 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1.1m,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但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小到0.750.90m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及防火规范要求来确定,必须满足关于走道内房间门至楼梯间的最大距离的限制.耐火等级耐火等级层数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每层最大建筑面积(m(m2 2) )人人 数数一、二级2、3层5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2、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设置一个疏散楼梯的条件 通常情况下,一幢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
对于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以外的二、三层建筑,当其符合下表的要求时,也可以只设一个楼梯7、电梯 n 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其它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多层建筑,如大型宾馆、百货公司、医院等,除设置楼梯外,也需设置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的问题n 一类公共建筑、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还应设置消防电梯n电梯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消防电梯、客货两用电梯、杂物梯等类型n确定电梯间的位置及布置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电梯间应布置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如门厅、出入口等,位置要明显,电梯前面应有足够的等候面积,以免造成拥挤和堵塞2)按防火规范的要求,设计电梯时应配置辅助楼梯,供电梯发生故障时使用布置时可将两者靠近,以便灵活使用,并有利于安全疏散3)电梯井道无天然采光要求,布置较为灵活,通常主要考虑人流交通方便、通畅电梯等候厅由于人流集中,最好有天然采光及自然通风8、自动扶梯及坡道自动扶梯及坡道n自动扶梯用于频繁而连续人流的大型公共建筑n自动扶梯是一种在一定方向上能大量、连续输送流动客流的装置。
n在具有频繁而连续人流的大型公共建筑中,如百货大楼、展览馆、游乐场、火车站、地铁站、航空港等建筑,自动扶梯是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