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学设计《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43605764
  • 上传时间:2023-1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海高原一株柳》合肥市 胡老师◆ 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第15课写了在青海高原这个以狂风、干旱为常态的恶劣环境中,生长着一株粗壮挺拔的柳树作者由此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以家乡灞河的柳树作对比,想象青海高原上的柳树怎样克服重重苦难、怎样突破重重障碍,穿过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这篇课文介绍了在寸草不生的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神奇的柳这株柳树干有两合抱粗,叶子绿得苍郁、深沉,这株柳粗实而坚硬可以想象,这株柳冻死了又复苏,被劈断了枝干又抽出新条,它经受过无数次摧毁,但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作者还介绍了家乡灞河边的柳树,这里的柳树极易生长,随意插一条柳枝下去就能发芽、生长,很快就能长出像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的那株柳和家乡灞河边的那株柳,同是一株柳,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却相差很远课文中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因为不怕高原风雪,因为不怕雷轰电击,因为它不怕任何艰难限阻,才成就了这片绿阴;但是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舒适幸福的环境下,只要遇到困难很容易缩退,所以也很容易错过了明天成就的阳光,浪费了大好的思考时间然而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总不能很好地坚持下来。

      这株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冻死了又复苏,复苏了又冻死;而现在的我们往往承受不了打击,一次失败便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信心,很难像柳树一样振作起来这株柳树需要付出艰苦卓越的努力之后才长得如此粗实、坚硬;而现在的我们似乎在这方面远远不如柳树,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付出实在太少太少 这虽然仅仅是一株柳树,但是这篇课文带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启迪,告诉我们从小遇到失败时要学会坚强、学会面对,即使起点比别人低,但只要比别人更努力就能战胜苦难成为一名成功者,要笨鸟先飞就能超过他人这株不同一般的柳树具备的品德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积累用于描写柳树姿态和周围环境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3、总结课文中青海高原的特点,理解课文中青海高原上没有其他柳树的原因,从而感受这株柳树的不易与特殊性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激发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了解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顽强生命力,与作者一同感受柳树的坚强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巩固和学习写作技巧和手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写作能力;2.感受情感表达的多种方式。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青海高原特点;2.并且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在现实生活中的象征意义,分析其象征意味◆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与预习字词,养成预习的好习惯;2、制作多媒体课件;3、 生字词小黑板、范文朗诵录音◆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诗,叫《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什么整体精神?谁来背诵一下学生自由答)(“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这篇课文写的也是一个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2、作者简介陈忠实(1942年8月—2016年4月29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创作生涯迄今已历49年历任毛西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市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2006年12月15日,“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

      二、整体感知:1、按要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出示生字词覆盖 伫立 嶙峋凝滞 艰苦 卓绝 铁铸 覆盖 抑制 严酷3、检查读课文情况,并相机正音4、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对于这株柳树的喜爱之情?课文主要是运用大量富有厚重感的语言和插叙的叙述方式,结合生动的技巧,表达了作者对于青海高原这株柳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从而全方位体现出作者对于青海高原上还能有这样一棵柳树的惊讶于敬佩之情三、精读领悟:(一)分段理解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都说了什么?全文一共有九个自然段1、第一、二自然段共同用排比和反复强调的句式,赋予了这株柳树情感,使后文的感情流露更加自然、顺畅并运用悬念的手法,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第三自然段叠加了大量的写景词语,着力描绘了青海高原对于植物来说的恶劣环境反衬了这株柳树的生存艰难度作者不由得的惊讶,也给读者透露了这个高原上一棵柳树的突兀3、第四自然段写这株柳树是“我”视线所及唯一的一株柳树,连天的大地上没有任何其他的树了渲染了青海高原苍凉的壮观景色;也更加引起了“我”的疑惑,为下文的猜测埋下伏笔4、第五自然段总写了这株柳树的整体样貌说它绿的苍郁,绿的深沉,使人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生命力量的强大。

      5、第六和第七自然段描绘了作者见到这株“不应该”存在的柳树时,脑中联想出的一连串画面讲的是这株柳树从种子到现在的过程,这其中还有与其他柳树的对比,反衬出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并且由青海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联想到这株柳树在过去的岁月里可能经受的磨难,由此及彼,自然延伸到人生,与读者建立起心灵的共鸣6、第八自然段是一段插叙,写了家乡的柳,以及它们生活环境的优越更与这株柳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7、最后这个自然段总结全文,对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进行总体赞颂二)总体领悟1、仔细读课文,本文开头就说这是一株平常的柳树,却又为什么紧接着说这株柳树令我望而生畏?本文前两段先说平常,又说望而生畏,因这株柳树之所以特殊,不在它的形态上,而是在它所生长的地理环境上也有设悬的意味2、既然这篇文章写的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什么作者还用整整一段的笔墨来描写家乡的柳树?因为家乡的柳树生存环境优越,自然成活率高与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形成鲜明对比,更增加了语言的冲击力3、你觉得这株柳树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存活的?又会经历了什么?和大家讲一讲学生自由说教师适当引导即可4、你觉得哪一段最能体现作者对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敬佩之情?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更有感情。

      5、让我们带着对带着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来分组朗读这篇课文,并把青海高原上的这个生命力顽强的柳树告诉给其他人四、总结拓展:1、思考问题:读了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之后,你想到了哪些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学生自由说如:新疆戈壁滩上的胡杨(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腐撒哈拉大沙漠中的仙人掌……2、课堂练习:(1)为下列字组词:铸( )虐( )摧( )遂( )滞( )茬( )(2)造句:①伫立②艰苦卓绝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并流利的熟读课文;2.课后生字词每个写五遍,下次课听写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写的是青海高原上的一株柳树,主要用情感饱满的叙述方式加上排、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凸显文章的内涵在教学本课时,我从逐段分析课文入手,顺着文中作者思维变化的顺序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探索课文深层意义的同时,增加语言审美情趣,增强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心理使教学过程更具深度和意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