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设计)-试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doc
15页山东工商学院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学年论文(设计)ACADEMIC TIME ( DESIGN )论文(设计)题目Title Of Thesis (Design)试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分院(系别)Department专 业Speciality班级Class金融论文(设计)作者Author of Thesis ( Design )论文完成日期Date年08月论文(设计)指导教师Advisor指导教师职称The Title of Advisor试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摘要]我国信用卡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已悄然成为全球信用卡发展潜力 最大的市场我国信用卡业务高速发展的同吋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信用卡受理环境差, 特约商户普及率低导致刷卡消费受限,机械故障多、退货还款繁琐,服务落后等为此, 必须从外部环境和信用卡自身两方面入手,结合信用卡发展现状特征,改善受理环境,提 高信用卡安全性能,增强信用卡的信用度,引导消费考正确消费等,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 的健康发展[关键i司]:信用卡;信用卡业务;银行The Problems and Counter Measures of Credit Card Industry In ChinaAbstract: Although our country's credit industr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r ,it developed very rapidly, China has become the largest potential market in the global credit card world.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credit card business, a lot of problems arised. Such as: the environment of credit card accepting is disappoint, consume with credit card be limited・ And there are impediments in POS machine, returning merchandise is very troublesome ,and so on. Therefore, we must go to research with exterior and interior environment, and combin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s to prefect the credit card accepting environment. Improving credit card's security, enhancing credit card5s credit, leading consumer to use credit card. From this , credit card business can grow rapidly.Key words: credit card; credit-card business; bank目录一•现阶段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基本情况 5%1. 信用卡业务风险成因分析 5(-)外部因素 5(二)业务参与者的主体行为因素 6%1. 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防范 8(一) 体制制度方面 8(二) 银行内部信用卡风险管理体系 9%1. 促进我国信用卡发展的总体思路 10(-)对产业开发模式的创新 10(二) 对产品模式的创新 10(三) 对银行服务模式的创新 10%1. 推动信用卡业务规范发展的监管措施 11六•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创新发展的监管措施 12参考文献 14一、现阶段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基本情况自中国第一张银行卡诞生以来,中国银行卡产业已经走过了 20多年的发展历程,尤其 是信用卡,己经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成功典范。
中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道路, 就是中国信用卡的创新之路源于中国人的传统消费模式,一些专家认为,透支消费很难在中国行得通,因为群众 把信用卡看成是一种支付方式,普通用户通过自动还款,银行可能赚不到利息,因此,在 美国靠信用卡透支利息盈利的经营模式可能在中国无法复制但实际上,随着我国金融业 改革和金融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己经从简单模仿和复制新产品, 向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渠道创新、交易工具创新和交易市场创新的方向发展银行卡也从 简单的“存款、贷款、汇款”业务载体,发展到多层次、多品种的综合服务载体,增值服 务日益丰富,除存款、基金、证券、国债、理财等业务以外,公用事业缴费、购物、保险、 纳税、罚款等方面的服务,随着银行卡业务的创新发展而日益方便快捷截至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己发行银行卡21. 4亿张,其中信用卡1.7亿张(占比7%) 2010年一季度,银行卡交易总金额57. 6万亿元,其中消费金额2・3万亿元;信用卡交易金 额1・1万亿元,其中消费金额5774万亿元;信用卡的透支消费金额达到银行卡总消费金额 的20%;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3. 1%迅速上升至2010年一季度的 15. 9%;在GDP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1. 1%迅速上升至2010年一季度的7. 2%,对促进消费、 拉动内需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银行卡产业也而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伪卡欺诈、信用卡套现、虚假申请、 ATM资金诈骗、短信和转账等方面的风险案件与口俱增,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专业 化、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造成威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 行卡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二、信用卡业务风险成因分析受体制、经验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国内银行普遍存在对信用卡业务的特殊性认识不足,风险管理的慕础薄弱等问题,风险管理体系不能适应信用卡业务发展的问题己经 暴露出来1. 法律建设的滞后性目前,银行主要依据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1月5日制定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和《中国银行长城人民币信用卡风险管理暂行办法》开 展业务.该办法在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时,仅仅是一种行业规范和处罚,无形中使信用卡 业务风险敞口增多,不利于发卡机构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2•信用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仅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个人征信体系,个人信用评估技术处于探索阶段,全国性的统一完善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尚未形成, 没有实现全国联网和资源共享,个人信用状况很难掌握,无法从根本上堵住欺诈申请的源 头3•宏观经济影响经济周期影响是信用卡业务最主要的系统性风险源.香港2001年、 2002年整体信用卡业的撇帐率(Charge-off Rates)高达8 .3 %和9 % ,同期的盈利水 平也较其他地区低.而此前,香港是世界上银行信用卡业 务盈利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木原因就是香港的经济滑坡、失业率上升, 香港2001年7月的失业率达到4・7 % , 2002年7月达到7・8 % , 2002年底更是达到8・0 % , 失业率与信用卡的撇帐率成正相关关系[1]・4•管理理念的影响。
首先,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定位为中间业务,定位上的偏差使信用卡 无法发展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范化产业直接影响了信用卡风险控制政策的制定、风 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建立和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其次,我国国内各发卡机构采用分散化的 操作经营方式,形成了 “小而全、地区分割”的经营格局.这种组织体系和运作模式造成 信用政策不统一、授信分散、效率低下,给银行带来大量的操作风险和交易风险二)业务参与者的主体行为因素1 •外部风险2・2.1.1持卡人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由于持卡人的行为变化会随时发生;从时间的角度看,客户资信状态也会发生变 化;信用卡跨区域交易功能使得信用风险更加隐蔽.(1) 持卡人的行为不确定[2]①持卡人在办卡之初故意夸大自己的偿还能力、利用假资料或以循环担保方式获取超过授 信额度的信用卡;② 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持卡人违反信用卡章程,有意骗取银行资金, 以限额下多次消费压单等隐密手段进行恶意透支;③ 持卡人有可能隐瞒或转移自己的资产, 造成口己偿还能力低下的假象,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逃避还款.(2) 持卡人偿还能力的变化持卡人主观上并无诈骗企图,客观上因资信状况恶化从而无力偿还透支款.持卡人收入的可靠性、职业的稳定性、家庭结构的变化、未被预期到的开支等因素的变化 都会影响到他的偿还能力.如果偿还能力波动到不足以偿付应偿付透支额时,损失就会转 嫁给发卡行.(3) 流动性增强首先是人员的流动性引起预期收入的不确定导致偿债能力的不足,形成风险.其次是交易 的流动性,持卡人可以跨地区、超限额使用,进行恶意透支,往往使发卡银行难以追索.2・2・1・2特约商户操作或欺诈风险[3]形成特约商户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发卡行培训不足、商户管理不足而引发不规范操作•欺诈 风险是商户工作人员与犯罪分子串通,用公司卡套取现金或以分单压卡、限额下多次消费 等方式逃避授权的恶意行为造成.2 .2 .1 .3不法分子欺诈风险信用卡在限额内取款或消费时无需向发卡行索权,这样在方便持卡人的同时也给持卡人一 把打开银行金库的钥匙.不法分子利用偷窃、拾得或其他方式获得信用卡后,通过模仿持 卡人签名、伪造身份证等手段,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性消费或取现;通过更改持卡人的卡 号,或者使用伪造的信用卡进行诈骗,造成特约单位或发卡银行的损失;以假身份骗取发 卡银行的信任,领卡后大量地高频率使用,造成发卡银行无法追回被骗资金而蒙受损失.2. 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因其隐蔽性较强,不易防范,数额巨大,还可能涉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因此所 造成的风险比外部风险更具危害性.(1) 内控制度不健全引发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风险防范意识淡漠,管理松懈,没有建立严密的业务操作规程;岗位分工不明 确,责任不到位,岗位间的监督制约不足等方面.内控制度不完善极易形成管理漏洞,引 发风险.主耍表现为:缺乏专业风险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内控机 制.(2) 重点岗位风险[4]信用卡业务的高风险也充分体现在对众多岗位的机密要求上,如果银行不把好人选关、监 督关、制约关和检查关,就容易造成満露机密、内外勾结、串通作案等情况的出现,给发 卡行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另外,成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是降低重点岗 位风险的有力措施,同时也可以使人员动态的介入整个管理过程,使风险控制运作体系的 效果发挥更佳.(3) 业务操作风险为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各发卡行对密码信封的印制、授权操作、换卡条件、审查要素等都 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吋有发生,存在着风 险隐患.3. 技术风险1) 业务系统性能风险[5]银行因受网络条件和系统开发水平所限,现有业务系统的稳定性并不理想.尤其在业务高 峰期,单方扣账、重复扣账等问题很严重,不仅影响持卡人对发卡行的信任度,同时也形 成了业务风险.(2) 软件设计风险信用卡业务系统的设计格外注意各级别操作员的相互制约和资料的保密,不成熟的设计往 往容易造成机密资料的泄露和制约失控.(3) 技术设备固有的缺陷风险ATM受理业务只凭卡磁道信息和密码来识别卡片真伪,根本不能识别卡面上的信息.这便 使犯罪分子可利用“伪造卡”和“变造卡”在ATM上作案.三、信用卡业务风险的防范(-)体制制度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