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高一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39602528
  • 上传时间:2022-0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0.4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高一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人民礼堂有50排座位,每排有60个座位号,一次报告会坐满了听众,会后留下座位号为18的所有听众50人进行座谈,这是运用了(   )A. 抽签法 B. 随机数法C. 系统抽样 D. 放回抽样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各抽样方法的特点判断出所选的抽样方法详解】由于每相邻两个座位号为18之间间隔60个座位,属于等距离抽样,可知,所选的抽样方法为系统抽样法,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抽样方法的选择,解题时应充分了解各抽样方法所适用的基本情形,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2. 由直线y=x﹣1上的一点向圆x2+y2﹣6x+8=0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A.1 B. C. D.2参考答案:A【考点】J7:圆的切线方程.【分析】求出圆心(3,0),半径r=1,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切线长的最小值为:,由此能求出结果.【解答】解:将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得:(x﹣3)2+y2=1,得到圆心(3,0),半径r=1,∵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1.故选:A.3.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B=(    )A. 30° B. 60° C. 120° D. 150°参考答案:D【分析】由,化简得,由余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中,,化简可得,即,又由余弦定理得,又因为,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准确化简题设条件,合理利用余弦定理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4. 若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大值为(  )A. 0 B. 2 C. D. 3参考答案:C【分析】采用参变分离法对不等式变形,然后求解变形后的函数的值域,根据参数与新函数的关系求解参数最值.【详解】因为不等式对一切恒成立,所以对一切,,即恒成立.令.易知在内为增函数.所以当时,,所以的最大值是.故选C.【点睛】常见的求解参数范围的方法:(1)分类讨论法(从临界值、特殊值出发);(2)参变分离法(考虑新函数与参数的关系).5. 已知f(x)=(x﹣m)(x﹣n)+2,并且α、β是方程f(x)=0的两根,则实数m,n,α,β的大小关系可能是(  )A.α<m<n<β B.m<α<β<n C.m<α<n<β D.α<m<β<n参考答案:B【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与系数的关系.【分析】先设g(x)=(x﹣m)(x﹣n),从条件中得到f(x)的图象可看成是由g(x)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然后结合图象判定实数α,β、m、n的大小关系即可.【解答】解:设g(x)=(x﹣m)(x﹣n),则f(x)=(x﹣m)(x﹣n)+2,分别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其中f(x)的图象可看成是由g(x)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如图,由图可知:m<α<β<n.故选B6. (4分)经过点(﹣1,0),且与直线x+2y﹣3=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A. 2x﹣y+2=0 B. 2x+y+2=0 C. 2x﹣y﹣2=0 D. x﹣2y+1=0参考答案:A考点: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专题: 直线与圆.分析: 由垂直关系可得直线的斜率,进而可得点斜式方程,化为一般式即可.解答: ∵直线x+2y﹣3=0的斜率为,∴与之垂直的直线斜率为2,∴所求直线方程为y﹣0=2(x+1),化为一般式可得2x﹣y+2=0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的一般式方程和垂直关系,属基础题.7.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当时,,则函数的大致图像为(   )A.                     B.C.                      D.参考答案:C8. 已知集合,则A.                              B.  C.                           D.参考答案:C  9. 在△ABC中,若,则其面积等于A.                B.               C.            D.  参考答案:D10.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增函数又是奇函数的是(  )A. B.y=﹣log2x C.y=3x D.y=x3+x参考答案:D【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专题】计算题.【分析】A:y=﹣在(0,+∞),(﹣∞,0)上单调递增,但是在整个定义域内不是单调递增函数;B:y=﹣log2x的定义域(0,+∞)关于原点不对称,不是奇函数;C:y=3x不是奇函数;D:y=x3+x,f(﹣x)=(﹣x)3+(﹣x)=﹣x3﹣x=﹣f(x)是奇函数,且由幂函数的性质可知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解答】解:A:y=﹣在(0,+∞),(﹣∞,0)上单调递增,但是在整个定义域内不是单调递增函数,故A错误B:y=﹣log2x的定义域(0,+∞)关于原点不对称,不是奇函数,故B错误C:y=3x不是奇函数,故C错误D:y=x3+x,f(﹣x)=(﹣x)3+(﹣x)=﹣x3﹣x=﹣f(x)是奇函数,且由幂函数的性质可知函数在R上单调递增,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及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尤其y=﹣的单调区间的求解是解答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注意掌握.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若抛物线的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3, 且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则p=_______ ,a=______.参考答案:4   【分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可解得p的值;利用双曲线中 可解得a的值.【详解】抛物线的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3所以 解得p=4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的右焦点 解得a=【点睛】本题考查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解题中要熟练掌握和应用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性质.12. 计算:▲ ;▲.参考答案:2;013. 《莱因德纸草书》(Rhind Papyrus)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的一道题目:把个面包分给个人,使每人所得成等差数列,且使较大的三份之和的是较小的两份之和,则最小的份为               .参考答案:14. 求满足>4﹣2x的x的取值集合是        .参考答案:(﹣2,4)【考点】指、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先将指数不等式的底数化成相同,然后将底数跟1进行比较得到单调性,最后根据单调性建立关系式,解之即可求出所求.【解答】解:∵>4﹣2x,∴>,又∵,∴x2﹣8<2x,解得﹣2<x<4,∴满足>4﹣2x的x的取值集合是(﹣2,4).故答案为:(﹣2,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指数不等式的解法,一般解指数不等式的基本步骤是将指数化成同底,然后将底数跟1进行比较得到单调性,最后根据单调性建立关系式,属于基础题.15. 若函数对于上的任意都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参考答案:略16. 观察下列一组等式:①sin230°+cos260°+sin30°cos60°=,②sin215°+cos245°+sin15°cos45°=,③sin245°+cos275°+sin45°cos75°=,…,那么,类比推广上述结果,可以得到的一般结果是:      .参考答案:sin2(30°+x)+sin(30°+x)cos(30°﹣x)+cos2(30°﹣x)=【考点】F3:类比推理.【分析】观察所给的等式,等号左边是sin230°+cos260°+sin30°cos60°,3sin215°+cos245°+sin15°cos45°…规律应该是sin2x+sinxcos(30°+x)+cos2(30°+x),右边的式子:,写出结果.【解答】解:观察下列一组等式:①sin230°+cos260°+sin30°cos60°=,②sin215°+cos245°+sin15°cos45°=,③sin245°+cos275°+sin45°cos75°=,…,照此规律,可以得到的一般结果应该是sin2x+sinx)cos(30°+x)+cos2(30°+x),右边的式子:,∴sin2x+sinxcos(30°+x)+cos2(30°+x)=.证明:sin2x+sinx()+()2=sin2x+﹣+﹣+==.故答案为:sin2x+sinxcos(30°+x)+cos2(30°+x)=.17. 已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 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14分)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点P为DD1的中点(1)求证:直线BD1∥平面PAC(2)求证:直线PB1⊥平面PAC.参考答案:考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1)直接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到线线平行,进一步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结论.(2)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和勾股定理得逆定理得到线线垂直,进一步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得到结论.解答: 证明:(1)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点P为DD1的中点连接AC和BD,相较于O,连接OP,所以:OP∥BD1BD1?平面PAC,OP?平面PAC所以:直线BD1∥平面PAC(2)连接OB1,由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C⊥BDBB1⊥平面ABCD所以:AC⊥平面BB1D1D则:AC⊥PB1由于:所以:PB1⊥OP直线PB1⊥平面PAC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19.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PAD⊥平面      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PCD;(2)平面BEF⊥平面PAD参考答案:略20. 一个袋中装有四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1)从袋中随机抽取两个球,求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概率;(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m,将球放回袋中,然后再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该球的编号为n,求的概率.参考答案:(1)从袋子中随机取两个球,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共6个。

      从袋中随机取出的球的编号之和不大于4的事件共有1和2,1和3两个因此所求事件的概率为1/32)先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m,放回后,在从袋中随机取一个球,记下编号为n,其一切可能的结果(m, n)有:(1,1)(1,2),(1,3),(1,4),(2,1),(2,2),(2,3),(2,4),(3,1)(3,2), (3,3) (3,4),(4,1) (4,2),(4,3)(4,4),共16个有满足条件n≥ m+2 的事件为(1,3)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