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系疾病课件.ppt
133页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一节 感冒一、、概念((一))定义:: 由于感受风邪或其它时邪导致肺卫功能失调,,而以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而轻浅的外感病又称为普通感冒其中病情严重、、传变快而传染性强者,,称为时行感冒,,属温病范畴((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病名:: 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 部分较轻的流行性感冒 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外感六淫或疫邪 2.体质虚弱((正气不足))((二))病机:: 肺卫失调外邪中后期兼氣虚兼阴虚兼阳虚表证(风邪袭表)::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脉浮肺气不利(肺失宣降):鼻塞流涕,喷嚏,咽喉不适, 微咳风邪为主,,可挟寒、、热、、暑、、湿、、燥等邪从表而入三、、分型证治((一))风寒束表 1.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剧, 鼻塞, 流清涕, 脉浮紧2.治则::袪风散寒,,解表宣肺3.方药::荆防败毒散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 前胡、、枳壳、、桔梗、、茯苓、、甘草、、 川芎((二))风热犯表 1.辨证要点 恶寒轻((恶风)),,发热重,,少汗, 口干咽燥或肿痛,,舌尖红,,苔薄黄, 脉浮数。
2.治则::袪风清热,,解表宣肺3.方药::银翘散 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 薄荷、、荆芥、、牛蒡子、、淡豆豉、、 桔梗、、甘草((三))暑湿袭表 1.辨证要点 汗出而热不退,,微恶风, 头昏 重而痛,,胸闷呕恶,,小便短赤 ((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2.治则::清暑化湿,,和中解表3.方药::新加香薷饮 金银花、、连翘、、香薷、、白扁豆、、 厚朴((四))表寒里热((寒包火)) 1.辨证要点 发热恶寒, 无汗身痛,,鼻塞流涕,, 口渴心烦,,咽痛,,咳喘痰黄稠2.治则::解表清里,,袪风宣肺3.方药::双解汤 麻黄、、荆芥、、防风、、薄荷 栀子、、黄芩、、连翘、、石膏、、桔梗((五))气虚兼表 1.辨证要点 经常感冒或感冒迁延不愈,,恶寒重,, 发热轻,,神疲气短,,咳嗽无力, 痰 多而清稀2.治则::袪风解表,,益气宣肺3.方药::参苏饮 人参、、茯苓、、陈皮、、炙甘草、、 紫苏叶、、葛根、、生姜、、前胡、、 枳壳、、半夏、、桔梗((六))阴虚兼表 1.辨证要点 素体阴亏,,低热或五心烦热,,微恶 风, 口干咽燥, 头昏心烦, 干咳少 痰, 舌红少苔。
2.治则::滋阴生津,,解表宣肺3.方药::加减葳蕤汤 玉竹、、白薇、、薄荷、、淡豆豉、、 葱白、、桔梗、、甘草、、大枣四、、转归预后 1. 及早治疗,,感冒多可短期治愈 2. 老年、、体弱及婴幼儿患者,,病情 较重且恶化较快,,应高度重视五、、预防与调摄((一))感冒时常用的中成药 1.风寒型::午时茶、、风寒感冒冲剂 2.风热型::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冲剂 3.暑湿型::藿香正气丸((或口服液)) 4.时行感冒::板蓝根冲剂((二))防治感冒及时行感冒的中药 1. 清热解毒类::大青叶、、板蓝根、、 金银花、、蒲公英、、蚤休、、黄芩、、 贯众、、野菊花 2. 芳香化湿类::藿香、、苍朮、、石菖 蒲、、厚朴、、紫苏叶、、薄荷、、荆芥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二节 咳嗽一、、概念((一))定义:: 由于外感或内生病邪侵入肺脏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以咳嗽、、咯痰为主症的疾病((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咽 喉炎等以咳嗽为主症者。
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外邪入肺 2.飲食不节 3.勞累過度 4.情志不調((二))病机:: 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暑濕袭肺外感咳嗽內伤咳嗽实証痰浊阻肺痰热壅肺肝火犯肺虛証肺阴虛肺气虛((三))临床鉴别要点:: •突然發病•初期有不同程度的表证•变化快•病程短•以实证為主•逐漸發作•無表证•变化緩慢或反復發作•病程長•虚、、实证俱有外感咳嗽內伤咳嗽三、、分型证治◎◎外感咳嗽((一))风寒束肺 1.辨证要点 咳嗽声重,,咽痒气急,,咯痰色白 质稀量多或泡沫状,,伴风寒表证2.治则::袪风散寒,,宣肺止咳3.方药::(1)三拗汤合止嗽散((风寒表证兼痰阻)) 麻黄、、杏仁、、炙甘草、、荆芥、、白前、、 陈皮、、紫菀、、百部、、 桔梗(2) 杏苏散((痰浊重而表证轻)) 杏仁、、苏叶、、前胡、、枳壳、、半夏、、茯 苓、、陈皮、、桔梗、、生姜、、大枣、、甘草((二))风热犯肺 1.辨证要点 咳嗽较剧而咳声洪亮,,咽喉干痛,, 咯痰白稠或黄稠而不爽,,伴风 热表证2.治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3.方药::桑菊饮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芦根、、 杏仁、、桔梗、、甘草((三))燥邪伤肺 1.辨证要点 阵发性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 咯出,,口、、鼻、、唇、、眼、、咽、、皮肤 干燥。
2.治则::清燥润肺,,宣肺止咳3.方药::(1)温燥轻证--桑杏汤 桑叶、、豆豉、、杏仁、、川贝母、、沙参、、 梨皮、、栀子(2)温燥重证--清燥救肺汤 桑叶、、石膏、、杏仁、、西洋參、、麥冬、、 阿胶、、火麻仁、、枇杷叶、、甘草(3)凉燥--杏苏散去半夏、、陈皮,, 加百部、、紫菀、、款冬花◎◎内伤咳嗽((一))痰浊(湿)阻肺 1.辨证要点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沉闷,,咯 痰量多而白稠,,晨起、、食后咳剧,, 胸闷脘痞,,舌质淡胖,,苔白厚腻2. 治则::燥湿化痰,,宣肺止咳3. 方药::平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苍朮、、厚朴、、陈皮、、半夏、、茯苓、、 甘草、、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二))痰热壅肺 1.辨证要点 咳嗽气急喘促,,咯出黄稠痰,,或兼 脓血腥臭痰,,胸闷烦躁,,口苦而干,, 舌红苔黄腻2.治则::清热化痰,,宣肺止咳3.方药::(1) 清金化痰汤 (痰热壅肺) 黄芩、、栀子、、知母、、桑白皮、、贝母、、 瓜蒌、、陈皮、、茯苓、、桔梗、、甘草(2) 麻杏石甘汤合黄连温胆汤 (肺胃痰 热)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陈皮、、半 夏、、茯苓、、枳实、、竹茹、、黄连((三))肝火犯肺 1.辨证要点 阵发性呛咳或咯血,,伴咽干口苦,, 胸胁胀闷甚至掣痛,,烦躁易怒,,脉 弦数。
2.治则::清肝泻肺,,化痰止咳3.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青黛、、海蛤壳、、黄芩、、桑白皮、、地骨 皮、、甘草、、栀子、、牡丹皮、、瓜蒌、、贝 母((四))肺阴亏虚 1.辨证要点 久咳不止,,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 不易咯出,,潮热盗汗或五心煩热,, 舌红少苔2.治则::滋阴降火,,润肺止咳3.方药::(1)轻证--沙參麥冬汤 沙参、、麥冬、、玉竹、、天花粉、、桑叶、、 白扁豆、、甘草(2)重证--百合固金汤 百合、、生地、、熟地、、玄参、、麦冬、、 白芍、、当归、、川贝、、桔梗、、甘草四、、转归预后1.外感咳嗽突然起病,,病位浅,,病情轻,, 较易治愈;;若迁延失治,,可转为慢性咳嗽2.内伤咳嗽,,咳久可伤及脾、、肾、、心,,或致咳喘并作,,甚至演变成肺胀而难以治愈五、、预防与调摄 1. 忌生冷或燥热、、辛辣、、肥腻的食物,, 戒烟酒 2. 保持情志舒畅 3. 收敛止咳药如五味子、、乌梅、、诃子等 不可用于外感咳嗽或实证,,只能用于 虚证咳嗽或久咳不止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三节 喘病一、、概念((一))定义:: 由于内、、外多种因素导致肺失宣 降、、肺气上逆而表现出以呼吸急促、、 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 能平卧为主症的疾病。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矽肺、、心源性气喘、、 肺结核、、癔病等以气喘为主症者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外邪犯肺 2.饮食不节 3.情志失调 4.其它疾病影响及肺((二))病机:: 肺气上逆(肺失宣降)实証肺气壅塞外邪犯肺风寒风热暑湿內邪入肺痰湿阻肺痰热壅肺肝气犯肺水飲凌肺虚証腎不納气肺气虚弱肺脾气弱肺腎气虚※※上述各证型严重者均可引起喘脱,,甚至导致死亡((三))临床鉴别虚、、实喘证的要点:: •發病急驟,,病程短•呼吸急促、、粗糙、、深長、、有力•声音洪亮,,胸中脹悶,,以呼出為快•常伴有明显痰鳴、、咳嗽((痰鳴音))•舌深暗苔厚,,脉滑有力•發病緩慢,,病程長((或反复發作))•呼吸微弱、、淺表、、无力无力,,難以接續•声音低弱,,胸不脹悶,,以吸入為快•少有痰鳴咳嗽•舌淡嫩苔少,,脉細无力实喘虚喘三、、分型证治◎◎实喘((一))风寒闭肺 1.辨证要点 突然咳喘气促,,胸闷痰鸣,,咯吐大 量白色清稀泡沫痰,,兼恶寒、、无汗2.治则::袪风散寒,,宣肺平喘3.方药::麻黄汤合华盖散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桑白皮、、紫苏子、、茯苓、、 陈皮 ((二))痰热壅肺 1.辨证要点 咳喘气急,,胸中胀痛,,咯吐大量黄 稠痰或脓血腥臭痰,,烦热面赤,,渴 喜冷饮,,舌红苔黄腻。
2.治则::清肺化痰,,降气平喘3.方药::(1)桑白皮汤 (痰热壅肺) 桑白皮、、黄连、、黄芩、、栀子、、 杏仁、、贝母、、半夏、、紫苏子(2)麻杏石甘汤加味(肺热兼表寒) 麻黄、、石膏、、杏仁、、甘草、、黄芩、、 桑白皮、、葶苈子、、瓜蒌((三))痰浊(湿)阻肺 1.辨证要点 咳喘胸闷窒塞,,咯痰量多色白质稠,, 易咯出,,尤以清晨为甚,,脘痞呕恶,, 舌淡胖,,苔白厚腻2.治则::化痰燥湿,,降气平喘3.方药::平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苍朮、、厚朴、、陈皮、、半夏、、茯苓、、 甘草、、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四))水饮凌肺 1.辨证要点 咳喘气逆不能平卧,,咯痰色白量多 而清稀或呈泡沫状,,小便不利,,面 浮肢肿,,畏寒肢冷,,舌淡紫而胖,, 边有齿痕,,苔白滑2.治则::温阳利水,,降气平喘3.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茯苓、、附子、、白朮、、生姜、、白芍、、 葶苈子、、大枣((五))肝气犯肺 1.辨证要点 突然呼吸急促、、困难,,胸中憋闷,, 咽喉梗阻,,常因情志不遂而诱发或 加重,,平素常忧郁、、善太息,,脉弦。
2.治则::疏肝理气,,降气平喘3.方药::五磨饮子加味 沉香、、乌药、、枳实、、木香、、槟榔、、 杏仁、、厚朴、、旋覆花 ◎◎虚喘((一))肺脾气虚 1.辨证要点 气喘而声低息弱,,气短不足以息,, 咯痰量多色白清稀,,自汗畏风2.治则::补益肺气3.方药::补虚汤合玉屏风散 黄芪、、茯苓、、炙甘草、、五味子、、陈皮、、 厚朴、、半夏、、干姜、、白朮、、防风((二))肺肾气虚 1.辨证要点 气喘而声低息弱,,呼多吸少,,气不 接续,,动则加剧,,腰膝酸软,,咳则 遗尿2.治则::补肾益气,,纳气平喘3.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 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蛤蚧、、 五味子、、冬虫夏草、、胡桃仁((三))喘脱((因喘急而气脱)) 1.辨证要点 喘息加剧,,张口抬肩,,鼻翼煽动,, 面唇青紫,,汗出如油,,肢冷烦躁,, 脉浮大无根或脉微欲绝2.治则::回阳固脱,,补肾纳气3.方药::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人参、、附子、、黑锡、、硫黄、、川楝子、、 胡芦巴、、木香、、炮附子、、肉豆蔻、、 沉香、、阳起石、、茴香、、肉桂、、补骨脂四、、转归预后 一般实证易治,,虚证或虚实兼夹证较难治,, 喘脱则病危重而需抢救。
若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而转成肺胀者,,很难治愈五、、预防与调摄 1. 多食清淡食物,,忌食生冷、、辛辣炙煿 及肥甘味厚之品,,戒除烟酒 2. 保持情志舒畅 3.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四节 哮病 (哮喘)一、、概念((一))定义:: 宿痰伏肺,,常因多种诱因而发 作,,而以严重气喘伴哮鸣为主症 的发作性疾病((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过敏性疾病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或 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嗜酸性细胞 增多症等二、、病因病机((一))病因::宿痰伏肺加以下诱因:: 1. 风邪外袭((天冷、、花粉、、尘埃)) 2. 服用某些致敏的饮食、、药物 3.过度劳累 4.情志失调 5.继发于其它疾病后((二))病机:: 喘脫::亡阳、、亡阴肺腎阳虚肺腎阴虚反复發作((肺、、脾、、腎))气虚兼痰阻間歇期((虚中夾实))痰((兼寒、、热、、瘀))阻气閉,,息道阻塞宿痰伏肺++誘因發作期((偏实証))三、、分型证治◎◎发作期((一))寒哮(寒饮阻肺) 1.辨证要点 呼吸急促伴哮鸣,,胸膈满闷、、窒塞,, 面色青紫晦暗,,多因天冷或饮冷诱 发,,肢冷畏寒,,舌淡紫苔白滑。
2.治则::温化寒饮,,降气平喘3.方药::(1) 射干麻黄汤 (气逆重而不兼表证) 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生姜、、 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大枣(2) 小青龙汤 (寒饮重兼风寒表证) 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 甘草、、白芍、、五味子 ((二))热哮(痰热壅肺) 1.辨证要点 气喘息促伴哮鸣,,胸部胀闷,,咳呛 阵作,,咯痰黄稠,,烦渴喜冷饮,,面 红汗出,,舌红苔黄腻2.治则::清热化痰,,降气平喘3.方药::定喘汤 黄芩、、桑白皮、、白果、、半夏、、苏子、、 款冬花、、麻黄、、杏仁、、生甘草((三))喘脱 见“喘病”相关内容◎◎间歇期(缓解期)((一))肺气虚 1.辨证要点 气短声低,,咯吐清稀痰涎,,易感冒 2.治则::补气益肺,,实卫固表 3.方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 黄蓍、、白朮、、防风、、桂枝、、白芍、、 生姜、、大枣、、甘草((二))脾胃气虚 1.辨证要点 平素痰多,,易吐出清稀痰涎,,食少 纳呆,,便溏,,常因饮食不当或劳累 而发作。
2.治则::健脾益气,,理气化痰3.方药::六君子汤 人参、、茯苓、、白朮、、甘草、、陈皮、、 半夏((三))肾气虚 1.辨证要点 气短常感不能接续,,動則加重,,腰 膝酸软,,头晕耳鸣,,尿频、、遗尿,, 甚至小便失禁2.治则::补肾固精,,益气纳气3.方药::都气丸合人参蛤蚧汤加减 五味子、、熟地黄、、山萸肉、、山药、、 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蛤蚧、、胡桃仁、、冬虫夏草四、、转归预后 多数儿童、、青少年至成年时,,辅以药物 治疗,,可中止发作;;中老年、、体弱病 久、、发作频繁者不易根除當哮喘呈现持续状态或大发作时,,谨防喘脱长时间反复发作,,可转成肺胀五、、预防与调摄 1. 多食清淡而富营养的食物,,忌食生 冷、、辛辣炙煿、、肥甘厚味及海膻发 物,,戒除烟酒 2. 保持情志舒畅 3.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及易导致过敏的 灰尘、、花粉、、药物和其他可疑异物 4.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五节 肺痈一、、概念((一))定义:: 热毒挟痰瘀蕴结于肺,,导致部分肺叶腐败化脓而产生的以发热、、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浊痰乃至脓血痰为主要表现的急性肺病。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肺脓肿、、化脓性肺炎、、肺坏疽及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空洞等伴化 脓性感染者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外感风热、、热毒及风寒化热 2.体质因素:: (1)阳热体质 (2)痰浊伏肺 ((二))病机:: 恢复期(气阴两虚兼热毒)脓成破潰,热毒痰瘀稍减潰脓期热毒痰瘀炽盛,腐败肺叶血肉酿脓期风热犯肺挟痰热毒犯肺++痰瘀蕴结初期((兼表証))三、、分型证治((一))初期(风热犯肺挟痰) 1.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咳嗽,,咯吐白稠痰或 黄白相兼的稠痰,,痰量逐渐增多,, 胸痛2.治则::清热解毒,,宣肺化痰3.方药::银翘散加減 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桔梗、、 竹叶、、芦根、、荆芥、、豆豉、、甘草、、 黄芩、、鱼腥草、、石膏 ((二))酿脓期(热毒壅盛兼痰瘀) 1.辨证要点 壮热,,咳嗽加剧,,伴气喘、、胸痛明 显,,咯出大量腥臭浊痰,,色黄绿2.治则::清热化痰,,袪瘀消痈3.方药::千金苇茎汤合黄连解毒汤 鲜芦根、、冬瓜仁、、薏苡仁、、桃仁、、 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三))溃脓期(热毒痰瘀减轻兼肺络受损) 1.辨证要点 咯出大量腥臭脓血痰或咯出大量鲜 血,,烦躁胸痛,,口干喜饮。
2.治则::排脓袪瘀,,清热解毒3.方药::加味桔梗汤加減 金银花、、薏苡仁、、浙贝母、、橘红、、葶 苈子、、白芨、、桔梗、、甘草、、败酱草、、 牡丹皮、、蒲黄((四))恢复期(气阴两虚,,余热未尽) 1.辨证要点 身热渐退或五心烦热,,咳吐脓血痰 量少而质稀,,精神好转,咽干气短2.治则::益气养阴,,清热生肌3.方药::沙参清肺汤加味 沙参、、太子参、、黄芪、、桔梗、、甘草、、 冬瓜仁、、薏苡仁、、合欢皮、、白芨、、 金银花、、蒲公英四、、转归预后 本病及早治疗,,一般可在两星期内治愈, 而溃脓期为病情顺逆的转折点.治疗过程中应防脓液流入并堵塞气管或支气管而发生窒息,,亦应防脓液流入胸膜腔导致化脓性胸膜炎((脓胸))五、、预防与调摄 患者多宜食具润肺化痰作用的水果和蔬菜,,忌油腻味厚、、辛辣炙煿之品,, 戒除烟酒 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六节 肺痨一、、概念((一))定义:: 由痨虫侵入肺脏,,导致肺阴不足、、虚火亢盛,,而产生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日渐消瘦为基本表现的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外结核等 出现前述症状者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痨虫侵入肺脏 2.肺痨患者传染给周围的人群 3.正气虚弱(先天不足、、营养不良) ((二))病机:: 气阴兩虚(肺、、脾)阴阳兩虚(肺、、腎)中期--阴虚火旺后期初期--肺阴不足痨虫犯肺三、、分型证治((一))肺阴亏虚 1.辨证要点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痰中带血, 不易咯出,,手足心热或低热,,口干 咽燥2.治则::滋阴润肺,,宣肺止咳3.方药::月华丸 北沙参、、麦冬、、天冬、、生地、、熟地、、 百部、、川贝、、獭肝、、桑叶、、菊花、、 阿胶、、三七、、茯苓、、山药 ((二))阴虚火旺 1.辨证要点 咳呛阵作,,痰少而粘,,不易咯出,, 咯血较重,,潮热、、盗汗、、颧红明 显,,胸痛烦躁 ,舌红少苔或剥蚀苔2.治则::滋阴降火,,润肺止咳3.方药::百合固金汤加減 百合、、玄参、、麦冬、、生地、、熟地、、 白芍、、当归、、川贝、、桔梗、、甘草、、 百部、、白及、、黄连、、功劳叶 ((三))气阴两虚((肺脾两脏)) 1.辨证要点 久咳不止或痰中带血,,气短声低,, 自汗盗汗,,食少纳呆,,口干咽燥,, 潮热消瘦 ,脉细弱而数。
2.治则::益气养阴,,润肺止咳3.方药::保真汤加减 黄芪、、党参、、白朮、、茯苓、、炙甘草、、 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白芍、、当 归、、地骨皮、、知母、、陈皮、、百部、、白 芨((四))阴阳两虚(肺肾两脏) 1.辨证要点 咳喘无力,,气短不足以息,,痰少而 白粘,,夹有血丝,,盗汗自汗,,肢冷 畏寒,,心悸浮肿 ,极度消瘦,,舌淡 紫少津少苔2.治则::滋阴温阳,,肺肾双补3.方药::补天大造丸 黄芪、、党参、、白朮、、茯苓、、山药、、 熟地、、枸杞、、龟板、、鹿角胶、、紫河车 、、白芍、、当归、、酸枣仁、、远志四、、转归预后 本病长期正确治疗可逐渐康复若病情趋向恶化,,损及脾肾心肝,,由阴虚损及阳气,,则预后不良;;若病情迁延或反复发作,,亦属难治五、、预防与调摄 本病具传染性 , 应防重于治 平素保精调神,,增强正气 ; 若发现患者应尽早隔离治疗 , 保证充足的饮食营养,,坚持长期调治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七节 肺胀一、、概念((一))定义:: 由于多种慢性肺系(呼吸道)疾病长期或反复发作,,导致肺、、脾、、肾三脏严重虚损,,以致肺气壅塞,,息道不畅,,而以喘、、咳、、痰多、、胸部憋闷胀满、、胸廓变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二))西医对应的常见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 管扩张、、矽肺、、重度肺结核等病合并 肺气肿、、肺心病者(二者合称“慢性 阻塞性肺病” COPD )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1.继发于多种肺系疾病 2.外感六淫入肺 3.饮食不节 4.劳累过度((二))病机:: 虚实夾杂本虚肺初期气虚,,后期气阴兩虚脾初期气虚,,后期气虚、、阳虚腎初期气虛(精亏),,后期腎阴虚或腎阳虚标实痰浊阻肺可兼寒、、热、、瘀血、、水飲、、表邪 ※※上述各证型严重者可引起气脱,,或亡阴、、亡阳三、、分型证治((一))外寒内饮 1.辨证要点 咳喘不能平卧,,咯吐大量清稀或泡沫状痰 涎,,胸部膨胀、、憋闷,,恶寒,,无汗,,舌淡 胖,,边有齿痕,,苔白滑2.治则::温肺化饮,,解表散寒3.方药::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細辛、、干姜、、半夏、、炙 甘草、、白芍、、五味子 ((二))痰热壅肺 1.辨证要点 咳喘胸闷,,唾黄白稠痰而难于咯 出,,目珠外突,,烦躁口渴,,舌暗 红,,苔黄腻。
2.治则::清热化痰,,降气平喘3.方药::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石膏、、麻黄、、生姜、、大枣、、甘草、、 半夏、、黄芩、、鱼腥草、、浙贝母 ((三))痰瘀阻肺 1.辨证要点 咳喘痰多,,色白而稠或呈泡沫状,, 胸部胀满憋闷,,甚至胸痛,,不能平 卧,,面色青灰,,舌紫暗或有瘀点瘀 斑,,苔白腻2.治则::涤痰袪瘀,,降气平喘3.方药::桂枝茯苓丸合葶苈大枣泻 肺汤 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牡丹皮、、 葶苈子、、大枣((四))痰蒙心窍(神窍) 1.辨证要点 咳喘胸胀,,咯痰多或喉中痰鸣,,烦 躁或嗜睡 ,神志不清,,甚至神昏惊 厥,,舌暗红而胖大,,苔厚腻2.治则::涤痰开窍,,清热宣肺3.方药::涤痰汤合至宝丹 茯苓、、半夏、、陈皮、、甘草、、枳实、、 竹茹、、人参、、石菖蒲、、胆南星 , 送服至宝丹((五))肺肾气虚 1.辨证要点 呼吸浅表,,气短难以接续,,呼多吸 少,,咯痰清稀色白如泡沫,,胸闷自 汗,,舌淡或紫暗,,苔白而润2.治则::补肺益肾,,纳气平喘3.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 黄芪、、茯苓、、五味子、、甘草、、干姜、、 厚朴、、半夏、、陈皮、、人参、、蛤蚧。
((六))阳虚水泛 1.辨证要点 呼吸急促,,咳喘不能平卧,,小便不 利,,面目、、四肢、、甚至全身水肿,, 肢冷畏寒,,舌淡紫胖大,,边有齿痕 ,,苔白滑2.治则::温阳化气,,利水消肿3.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 附子、、茯苓、、白朮、、生姜、、白芍、、 桂枝、、猪苓、、泽泻四、、转归预后 上述各证型间可互相兼夹转化,,其预后受患者体质、、病情及环境等因素影响若体质强、、症状轻、、环境有利、、医疗措施得当,,则病情基本稳定,,反之则迁延恶化一般而言,,后四型预后较差五、、预防与调摄 1. 重视导致肺胀的原发病的治疗 2. 预防感冒 3. 平素宜适寒温,,节饮食,,调情志,, 戒烟酒,,加强体育锻炼。





